专栏名称: IC实验室
从品牌看商业。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牛叔科技  ·  13199元的安卓机皇来了!2K屏+2亿像素 ... ·  8 小时前  
牛叔科技  ·  13199元的安卓机皇来了!2K屏+2亿像素 ... ·  8 小时前  
读嘉新闻  ·  深夜,暴涨! ·  17 小时前  
读嘉新闻  ·  深夜,暴涨! ·  17 小时前  
机智猫  ·  春季手机市场格局或将出现逆转 ·  昨天  
机智猫  ·  春季手机市场格局或将出现逆转 ·  昨天  
老铁股道  ·  A股:真牛逼,杀疯了! ·  2 天前  
老铁股道  ·  A股:真牛逼,杀疯了!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IC实验室

奶茶之所以这么卷,是有原因的

IC实验室  · 公众号  ·  · 2024-07-27 18:00

正文

只有回归本质,把标准抬升到新高度,才能带来商业的恒纪元。






2012年以前,卖一杯奶茶很简单,打开冰箱,舀一勺珍珠,舀一勺勾兑奶茶,封口给到顾客就结束了。


2024年,卖一杯奶茶依然很「简单」。


只要标明你用的奶,蛋白质含量每100毫升3.8克,你用的茶叶来自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区,年均日照1634小时,年均降雨量1720毫米的高山茶园,你用的糖采用了低升糖指数的L-阿拉伯蔗糖。


以上原料都需要附带一份印满了公章的第三方机构检测报告,并且在产品上标明每一杯热量小于200大卡还是高于400大卡。


就奶茶市场卷的这个程度,让我觉得喝奶茶已经变成了一项综合娱乐活动。


奶茶好喝固然开心,更大的乐趣,来源于看这些奶茶品牌一个个绞尽脑汁,费尽心思,变着花样,挠秃脑门来讨好我的样子。


「客官啊,我们今天又做了个联名,赏光来喝一杯呀,送你全套周边哦。」


「客官啊,我们又有九块九活动,新店开到你家楼下了,顺路来一杯嘛。」


而我只会淡淡地说一句:这个不新鲜了,下次吧。


为了争夺我这个顾客,它们会继续卷出天际,学习更多姿势来讨好我。


现在,这些奶茶品牌又开始卷健康了。 它们敏锐察觉到,消费者如今已经阅尽千帆看遍世间繁华,花花世界迷人眼,但他们只想拿着保温杯泡一壶养生茶,回归朴素与日常。于是开始推出各种「无负担」、「透明配方」之类的玩法。


带起这一波的,没错,又是喜茶。


喜茶是个有特殊体质的品牌,从2012年创立开始,它基本就是整个奶茶行业的团战发动机。


喜茶的特殊之处,就在于它总能定义茶饮行业未来的竞争主题。只要看喜茶有什么大动作,就大概能知道整个奶茶行业未来三五年的团战怎么打了。


喜茶最近有个大动作,它提出了一套「四真七零」的健康茶饮标准。


所谓四真,指的是真奶、真茶、真果、真糖。


七零,指的是零奶精、零香精、零果葡糖浆、零植脂末、零氢化植物油、零反式脂肪酸、零速溶茶粉。


对比一下同行,不难发现,这套标准就是目前现制茶饮行业最严的健康标准。


表面上看,喜茶是在给自家饮料定规矩,让消费者可以放心喝。但实际上,喜茶是在给整个行业上眼药,相当于发个信号,我要开团了,各位自己考虑跟不跟吧。


只不过,大多数同行没有不跟的选项,因为喜茶是一个有能力定义行业标准的公司,而健康就是未来整个现制茶饮行业的竞争关键所在。




01


为什么要让喜茶来定这个标准,还是要回到整个现制茶饮行业的发展史来看。


奶茶=不健康,这个观念由来已久。你都不能说它是刻板印象,很长时间里,奶茶确实不健康。


90年代到00年代初,那时候茶汤是大包大包的茶叶粉煮出来的,奶呢?是四五十块钱五十公斤的植脂末,也就是俗称的奶精。


在我的童年里,校门口小店的冲泡奶茶就是我零花钱的归宿,我每天上学的动力,我最廉价的快乐。


因为总给奶茶店充值,我爹妈也没少唠叨我。


00年代中期,随着时代发展,情况好一点了,奶精还是用的,但好一点的奶茶店开始放弃茶粉,用真正的茶叶来煮了。


更重要的是小料大升级,除了传统的珍珠奶茶,也开始出现仙草,芋圆,红豆,椰果了。突出一个口感浓郁,成本低廉,依旧是和健康不沾边,充斥着科技与狠活。


可以说,这20年的发展为中国奶茶市场奠定了基础,但也是这20年的时光,在消费者认知里,刻下了「奶茶=不健康」的思想钢印,把一道天花板焊死在奶茶赛道的头顶。


那么对这样一个行业来说,健康化这场战役,就不存在要不要打的问题,唯一的问题是怎么打,以及谁来开团。


而历史证明,喜茶是最适合来开这个团的品牌了。


因为它之前就干过一次了。


2012年,一家叫皇茶的小奶茶店在广东江门开业,主打真茶鲜奶、现打的芝士奶盖和现切的新鲜水果等高端配置。


这样的原料水准,让这家小店在遍地廉价奶茶的市场上显得独树一帜。靠着口口相传,皇茶成了江门当地的排队王,甚至出现了许多山寨版。


2016年,因为仿冒店太多,商标注册不下来,皇茶改名为喜茶。


也就在同一时期,如今我们熟悉的一批奶茶品牌接连诞生和壮大,这些奶茶品牌普遍开始升级用料。


一部分还在使用奶精和香精茶的品牌,就被归为了传统奶茶,而跟随喜茶诞生的这一波品牌,我们称之为新茶饮。


作为新茶饮时代的领军品牌,在珠三角做大以后,喜茶逐渐积累了很强的品牌认知:


擅长做芝士茶和鲜果茶,真材实料,用料讲究,味道也不错。


可以说,那几年,全国奶茶爱好者都在盼着喜茶开出广东,布局全国。


2017年,喜茶来到上海,在人民广场来福士开出门店。说来也巧,喜茶刚开业那几天我正好来上海出差,正好就逛到人民广场,目睹了上海人民的排队盛况,在我幼小的心灵里刻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喜茶引爆上海市场,这次事件,可以说是新茶饮的小刀拉屁股时刻,是这场商业团战的开团信号。


此后喜茶连连攻城略地,每开进一座新城市,必然引发排队狂潮。而新茶饮行业的其他玩家也顺势而进,大举扩张。


在一波新茶饮团战过后,虽然不是所有品牌都跟随喜茶的步伐,全面放弃奶精、香精果酱、香精茶等不健康的原料。但喜茶第一次让行业看到了健康原料的价值,中国消费者的奶茶阈值直接被拔高了一个档位,大家意识到可以有更好更健康的选择。


可以说,喜茶能有如今的江湖地位,正是因为它定义了新茶饮,带动了一波浪潮。推高了整个行业的平均水准线。这波浪潮过后,再有品牌想说自己用料好,产品新鲜,就只能去卷更小众的赛道了。


到这个阶段,消费者对喜茶建立了一个认知:喜茶就是奶茶品质和健康升级的推手。




02


这还没完,既然号称奶茶行业的团战发动机,后面几次奶茶行业的浪潮,肯定也少不了它带节奏。


2018年,无糖概念开始火爆,喜茶先是推出原创的「无糖甜菊糖」,后来又推出独家调配的0卡糖。你不是喝奶茶有负罪感吗?那0卡糖就是你的救赎。此后,0卡糖也成了许多品牌产品菜单上的标配。


引领了奶茶的控糖潮流以后,2022年喜茶又发布《喜茶品质真奶标准》,倡议全行业一起拒绝使用奶精。此后,喜茶又推出了3.8g/100mL的蛋白质含量的「新茶饮专用真牛乳」。


喜茶这波操作下来,一场围绕真奶的团战又被喜茶点燃。有品牌宣布更换0植脂末、0反式脂肪酸的奶基底,还有品牌亮出权威检测报告证明自己没有植脂末……


2023年,喜茶主动公开所有在售产品的配方原料、营养成分和原料溯源信息,另附加第三方检测报告。此后,公布产品配方原料,也成了许多茶饮品牌的标配。


所以,喜茶此次推出「四真七零」这个健康茶饮标准看起来很严格,但在喜茶品牌内部,只能算是顺理成章,把它们过去做的很多事情体系化、标准化了而已。


这件事对喜茶不难,但对整个茶饮行业,却可能成为另一次分水岭式的事件。


放眼整个现代食品业发展的历史,健康绝对是主线之一。


比如麦当劳和肯德基,这俩洋快餐在国内起起伏伏三十余年,遇到过最大的困境,就是关于垃圾食品的指控,大众对于油炸食品健康程度的质疑。


再比如元气森林。瓶装饮料市场巨头环伺,可以说是新品牌的修罗场。但元气森林靠着0糖的健康概念,硬生生从巨头们手里抢下不小的一块市场份额。


对地位稳固的大品牌来说,健康是需要严防死守的命门,对锐意进取的新品牌来说,健康是可以破局的切入点。


所谓兵家必争之地,就是这个意思。


况且对于茶饮行业这个在大众眼里有「健康原罪」的行业,它又变成了整个食品餐饮行业存在的隐性天花板。这个天花板不突破,那么整个行业很可能会困在一个低水平的状态里菜鸡互啄,内卷养蛊。


这里可以拿咖啡做个类比。


同样是饮品,咖啡和奶茶是最相似的。但为什么咖啡这东西没有心理门槛,年轻人中年人都会喝,甚至有人可以一天牛饮四五杯?因为在消费者认知里,对咖啡,尤其是对现制咖啡的健康顾虑是很小的。


但奶茶呢?一周喝一杯,很多人都觉得有负罪感。


所以说,咖啡用户的健康心智,是很多奶茶品牌羡慕也羡慕不来的,也是喜茶这样的品牌所希望达成的。


跨越了健康的门槛,就能让不喝奶茶的人打开「奶茶=不健康」心结,重新考虑奶茶,也将低频消费转化为中频甚至高频消费。


而这才是让奶茶行业摆脱无效内卷的做法,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创新。


第二个增量市场,在海外,让中国奶茶征服外国人的胃。


出海的关键,不止是健康,更是标准。


在我看来中式茶饮未来走向全球市场,不止是输出三五个品牌,而是输出一套标准。


就像意式咖啡,起源在意大利,但真正把咖啡加水等于美式,咖啡加奶等于拿铁,咖啡加巧克力加奶等于摩卡,这套公式完善成标准体系,并且输出到全球的,是美国人的星巴克。再往后,才有什么精品咖啡,什么深红浅红,什么水洗日晒蜜处理之类的进阶标准。


中式茶饮的出海,也需要输出类似的标准,什么可以加,什么不能加。哪个产地的茶叶用什么处理方式,什么品质的牛奶最能调动茶的风味,什么样的原料是上不得台面的。建立了这些标准,中式茶饮才能产生出影响全球的品牌。


总的来说,跨越了健康的门槛,才能打开用户心结,超越国界文化。


事实上,喜茶早已把这套健康标准推行到了美国、英国、加拿大,最近在奥运会开幕前夕,又在巴黎开设了一家快闪门店。喜茶用符合欧盟、美国当地标准的茶叶、鲜果等健康原料,制作出高品质产品,给当地市场来了一次认知上的降维打击,更新了海外消费者的观念,让他们意识到中式奶茶早就不是奶精兑茶粉了,而是一种原料健康,口感高级的饮品。


当年喜茶在国内频频上演的排队潮,这次也轮到全球消费者体验了。




03


健康化,也是喜茶新的财富密码。


喜茶这次之所以推出「四真七零」的健康茶饮标准,从商业策略来说,也是找准用户需求,主动出击。


虽然喜茶是不折不扣的头部品牌,而大家玩过宝可梦都知道,就连四大天王都有五个,行业头部也不是多么厉害的事情,面对的竞争烈度反而更大。


要在激烈的商战中存活下来,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调动所有的对手来我的主场作战,让整个行业玩我擅长的游戏,而不是别的品牌擅长的游戏。


喜茶的优势,前面也说了,是品质和用料,是品牌势能。


那就要想办法利用品牌势能,去定义行业发展的主题。


就像新能源车行业,过去几年打得不可开交,争的也不是一两款车型的得失,而是在竞争行业技术路线的话语权。未来属于纯电还是换电还是增程?自动驾驶用纯视觉还是激光雷达,大家争夺的,是整个行业发展的主题,是大战开打时的主场优势。


喜茶的主场优势,是它合作的大量优质茶园,核心产区牧场,全球优势果园,深入深入供应链上游定制的零卡糖、慢糖,独有的茶叶拼配配方,高蛋白质含量的好奶,是多年累积的保证真材实料、迅速高效的供应链能力,是要健康还要好喝的产品研发能力。


而要把这场商战带进自己的主场,就要引导消费者的心智。


前段时间,喜茶和全球可能是最火的健身博主帕梅拉合作,邀请她成为喜茶的健康推荐官。


这就很神奇,过去对健身人群来说避之不及,喝一小口都能拉满负罪感的奶茶,如今却可以和顶流健身icon无缝衔接丝滑配合,如果没有长期以来对健康原料,健康产品的持续坚持,喜茶是做不到这一点的。


甚至在这样的合作里,你把喜茶拿掉换成其他任意一个品牌,都会显得很违和。这就是喜茶「健康茶饮」认知心智成功的地方。


以「健康原料」为基础,以「健康产品」为突破点,最后上升为「健康茶饮」的用户心智,喜茶的品牌策略异常清晰。


在喜茶现有的品牌势能下,这场健康大战,大家只能选择跟牌,不跟牌的结果就有可能点错科技树,落后一整个版本,这个代价,没有一个品牌能承担得了。


所以喜茶的健康化战略,从动机来看,还是出于商业目的。只是当下,把品质卷起来,让消费者喝上更健康的奶茶,是一个对公司有利的策略罢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