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九六学苑服务号
年轻人的学习成长圈子;每周为您分享商业/职场/干货/技能等干货知识。和你一起终身学习,做知识的朋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并购优塾产业链地图  ·  【研讨会】3月14-16日,并购六条重大机遇 ... ·  2 天前  
HRTechChina  ·  HCM公司HiBob 以 3,500 ... ·  昨天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  为什么明星制作人变成了大厂的负担? ·  昨天  
人力资源管理  ·  职场正在筛掉“老实人”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九六学苑服务号

撒贝宁打电话向董卿借钱,短短8个字,听呆了众人

九六学苑服务号  · 公众号  ·  · 2019-09-24 21:58

正文

如果有人要问:


谁是主持界最会说话的人?


答案很有可能是: 撒贝宁

为什么?

作为响当当的北大法律系才子,撒贝宁的专业知识自然没得说,而他主持时每一次高情商表现,都让人墙都不扶就服他: 太会说话了!



据说有一次上节目,撒贝宁被主持人要求,现场打电话给央视著名主持人董卿借钱。电话一接通,撒贝宁直奔主题:“你能不能借点钱给我?”


董卿也没墨迹,直接问“借多少?”

如果是你,你会怎样开口呢?

—— 借500? 啊,没有? 那300也可以吧

而撒贝宁的回答却非常艺术—— “ 那就看您的人品了 !”


这个回答虽然只有短短8个字,但 把一个比较尴尬的人际关系化解得有趣而艺术


董卿显然也是高情商,于是言语也开始逗:“那就100?好像有点多了吧,那就50?”

小撒立马回击:“连100块都不给我?”


两人你来我往,让现场笑声无数。


从中看出, 两个人的情商都非常在线


撒贝宁的情商表达还体现在 各种场合游刃有余,该退时婉转,该进时直接


在《开讲啦》节目中,有一位外国朋友故意“刁难”他,问他:“你有一个外国老婆,怎么你的英文还是这样呢?” 言外之意就是差

小撒幽默地回应说——

这跟我的意愿有关, 我一直是把中文推向全世界,当做是我的目标

这么机智的答案,难怪粉丝称他是“ 芳心纵火犯 ”。



在日常生活、工作中, 像撒贝宁一样会说话,是一种至关重要的能力


说话这件“小事”,看似谁都会,但 事实上, 99%的人真的不会“说话”

因为“不会说话”,你是否吃过这些亏?

在办公室,跟老板汇报工作, 一张口就结结巴巴 ,留下一个逻辑不清的坏印象;


在酒局饭桌上,你 感觉如坐针毡, 总是插不进话 ,只好尴尬埋头吃饭;


跟客户聊天, 越说越尬 ,一个月下来业绩垫底;


在家里教孩子,你循循善诱,晓之以情,最后“熊孩子”依旧蹬鼻子上脸, 你的话通通就是耳旁风


在恋爱、婚姻中, 你跟另一半总是越说越生气 ,对方还指责你“沟通有问题”……



会说话的人,才“好命”

12个极简表达模型,让你好好说话

他叫冯殊。



最为大家熟悉的身份是 cctv-1新闻联播后《天气预报》节目主持人


除此以外,他还担任过cctv证券资讯频道《领军人物》《财富论坛》主持人,也是腾讯、pptv特约评论员。



主持经验十足的他,获得 一系列荣誉和主持大奖 ,如第二届中国“十佳电视主持新星”、第五届中央电视台主持人大赛总决赛铜奖等。



由于口才出众,他经常 受邀作为嘉宾参加综艺节目 ,如CCTV1“我们有一套”嘉宾、CCTV1正大综艺“墙来了”嘉宾、深圳卫视《大娱乐家》嘉宾、湖北卫视“饮食生汇”嘉宾等。


作为一名靠说话为生的人,多年来,他身边已经有 数以10万计 的学员,学习如何好好说话,听过冯殊课程的学员,留下了雪片一样的好评。



因为他们发现, 冯殊的说话模型,好学又好用

比如,一个学员阿超此前很苦恼,他在一家广告公司做文案工作,因为资格老,领导让他带新人。


但他给新人提修改意见,别人显得不太高兴。


如果不提意见,就得阿超吃闷亏,自己吭哧吭哧改半天。

冯老师分享给他一个超好用的小工具: “三明治沟通法则”


利用这一法则和同事反馈意见,或者提出批评,不仅不会得罪人,别人还会乐悠悠地去改正。

阿超听后,立刻就明白了:

“三明治法则”是指——上下两片是轻松的、可口的面包,而中间的肉饼是富有营养但有点难以消化的蛋白质——这部分就是你想真正表达的信息。通俗点说,就是以下这个模型。

下层面包片: 表达欣赏对方做得好的地方;

中间薄肉饼: 委婉地提出自己的建议;

上层面包片: 相信对方会做得更好。

比如阿超现在要给新人小林的方案提意见,可以运用“三明治法则”这样说:

1)小林,文案你下了不少功夫吧,全文很流畅—— 下层面包片,先表达欣赏

2)方案中第二部分,如果能加些具体的案例,会显得论证更充分—— 中层肉饼,委婉地提出自己的建议

3)改动一下,这个文案就更加完善了。—— 上层面包片,提出要求、表达期待对方更好

这样说话,是不是让对方听起来舒服多了,更容易接受修改意见了?

阿超听完之后,如释重负,他说了这样一句话:“虽然我说话没有太多天赋,但 用这样的表达‘套路’去思维,套用在各个场合,我也能做一个会说话的高情商人士 。”



他从不会说话、甚至有点口吃

到与撒贝宁同台机智对答、成为著名主持人

经常有学员对他说:“ 冯老师,真的很羡慕你,这么有沟通和表达的天赋 。”

事实还真不是这样。

冯殊从小并不是一个会说话的人,甚至可以说,有点内向。

年幼时不仅内向还口吃,不愿意跟人交谈到了一种近乎“自闭”的程度。

小时候一次全家聚会,家长忽然发现7岁的他不见了,到处寻找,最后在冰箱后面的后的角落找到了人。一问原因才知道—— 他害怕跟人说话,于是选择躲起来



改变来自一次偶然的机会。


姨妈带他去听了一场比赛,这场比赛是一场讲故事比赛,台上的演讲者妙语连珠,让全场的观众纷纷赞同鼓掌,让冯殊第一次产生了 “我也要做一个会说话的人” 的想法。

他开始有意识地 提升自己的“说话”能力



高中3年,除了完成学业,他跟着一位名师刻苦学习,努力精进自己的表达,从发声训练到语言表达。


终于有一天,这位名师说:你可以去试试考 中国传媒大学的播音主持学院 了。

工夫不负有心人,高考那年,经过“万里挑一”的选拔,他考入中国传媒大学播音系本科,开始了4年的专业训练。

这样的他应该无往不利了吧?


然而, 初入职场时,还是遭遇了一次滑铁卢


当时,冯殊有一件急事需要找领导签字,然而领导办公室一直在接待客人。


他不知道是推门请示好,还是等一会才合适。结果,足足等了3个小时。当领导看到是一份紧急文件,劈头盖脸就问: 为什么不早送过来?

这件事让他意识到, 光有好的表达还不够,还需要在合适的场合灵活、自信地处理各种突发事件


哪种场合要随机应变、哪种场合需要圆润中庸,都考验着一个人说话的水平

他开始看各种跟表达、沟通有关的书籍,同时学习心理学知识, 毕竟好好说话的前提,是要洞悉人心


他把自己的钻研和大学期间的科班训练综合在一起, 把说话当做一门系统的学问进行梳理和总结



这个时候,正好第五届中央电视台主持人大赛总决赛开始了。


冯殊决定小试牛刀。一开始还有点紧张,可上了讲台,当开口演讲不到几分钟,台下就沸腾了。


过五关斩六将,决赛舞台上,主持人撒贝宁和他同台。

为了活跃紧张的气氛,前辈撒贝宁幽默地调侃说:“为什么我老记不住你的名字,是不是因为你的主持风格没有特点?”正常情况下,这句话挺让人尴尬的。


而冯殊当下机智的回答引发了全场大笑:“我觉得不是吧,估计是 因为我叫冯殊(冯叔),你怕每叫我名字一次,我一答应,你就被我占一次便宜 。”


全场又一次爆发出热烈笑声和掌声,那是对一个选手快速反应的最佳肯定。

最终,他获得总决赛的铜奖。


以前,他经历过不会说话的苦

现在,让10万+学员成为会说话的人

表达从来就不属于谁天生就有的素质,它里面有技巧、有套路


如果掌握这些说话的技巧和方式,渐渐地改善的是思维方式,从而彻底转变了一个人的未来发展方向。你会发现,成功其实很容易。

现在,他已经验证了沟通技巧的效果,希望把它分享给更多的朋友,让他们都能驾驭各种场合,不做冷场王,让嘴能自由表达。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