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公众号是由三好网(sanhao.com)发起并运营的高中语文学科账号,是国内最大的高中语文学习平台,运营人于老师致力于为全国广大高中生提供最优质的高中语文学科内容以及精品资料。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高中语文

高考语文名著《红楼梦》专项练习20题,考前来复习!打卡~

高中语文  · 公众号  · 初高中  · 2021-03-31 16:59

正文



你的语文学伴,每天17:00不见不散!

(在↑↑搜索框可查看你想要的内容

距离高考还有67天,今天于老师分享高中语文高考语文名著《红楼梦》专项练习20题,考前来复习 。语文贵在积累与应用,非一日之功,望大家能沉心学习,坚持不懈。

高中语文(id:gzyw11)

文末附电子版领取方式,如需电子版,请拉至文末,按要求操作即可




高中语文


《红楼梦》专项练习20题


学校: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林如海死后,黛玉只得长住荣国府。一种寄人篱下的凄凉感笼罩着她。

B.狗儿因家业萧条,让岳母刘姥姥到贾府找王夫人求助,王熙凤接济了刘姥姥。

C.贾政长女元春被册封为妃,皇帝恩准探亲,荣国府修建了奢华的大观园。

D.王子腾之妹的儿子薛蟠,打死了人,因此同母亲和妹妹薛宝钗逃到贾府。


2.下列各项关于《红楼梦》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红楼梦》中史湘云要开社作东,薛宝钗怕她花费大引起家人报怨,便资助她办了螃蟹宴,对于寄人篱下的林黛玉,家境贫寒的邢岫烟,甚至是人见人厌的赵姨娘,她都能予以关照。

B.《三国演义》中,曹操中了陈宫计策后,将计就计,诈死诱吕布来攻,设伏兵于马陵山,大败吕布,双方因蝗灾而罢兵。

C.《三国演义》中,吕布追赶曹操时(第十二回),曹操以手遮脸,轻松逃脱;马超(第五十八回)紧追曹操时,曹操割须弃袍,狼狈不堪。两处描写显示了吕布与马超的不同个性。

D.《红楼梦》中,黛玉在看望挨打的宝玉时说:“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今日。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关切之情,溢于言表。


3.对于《红楼梦》中“香菱学诗”的情节,下列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

A.香菱虽命运坎坷,但憨厚隐忍之间,还有一份读书人的慧根,且又好学勤奋,可以说曹公对香菱有着特别的钟爱。

B.宝玉等人对香菱向黛玉学诗是同情的,赞赏的、鼓励的,认为她学诗是夙愿得偿,是本性的回归。

C.宝钗笑话香菱学诗“呆”“疯”“魔”“仙”,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可见她并不赞成香菱学诗。

D.黛玉虽然生性孤僻,但她指导香菱不厌其烦,循循善诱,而且言简意赅,所以香菱能很快悟入门径,获得成功。

 

二、名著阅读


4.在《红楼梦》第二十一回中,“大姐儿”生了痘疹后,书中有这样一段文字:

“一面打扫房屋供奉痘疹娘娘,一面传与家人忌煎炒等物,一面命平儿打点铺盖衣服与贾琏隔房,一面又拿大红尺头与奶子丫头亲近人等裁衣。外面又打扫净室,款留两个医生,轮流斟酌诊脉下药,十二日不放家去。”

(1)这段话是小说中哪个人物安排的?

(2) 在这些处置措施中,哪些地方恰好符合了现代科学防疫知识?请简要分析。


5.简答题

(1)《红楼梦》第五十回“芦雪庵争联即景诗,暖香坞雅制春灯谜”中,众人联句,起句为王熙凤所作,她说,“你们别笑话我,我只有一句粗话”,“就是‘一夜北风紧’”。请结合这句诗简析王熙凤的形象。

(2)《社戏》开篇记述了“我”成年后在北京看戏的经历。北京看戏给了“我”什么样的感受?以此开篇有什么表达效果?


6.填写出下列各题中的空缺部分

(1)《红楼梦》第一回中一个跛足道人,口内念着几句言词,道是:“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这首歌名是《_________》。

(2)《红楼梦》第二回在冷子兴说起贾宝玉的异样时,贾雨村则谈到了同在金陵城内,和贾宝玉具有同样性情的______________。

(3)《红楼梦》第四回中英莲被一个拐子先后卖给冯渊和薛蟠,在争夺中,冯渊被杀。贾雨村十分愤怒,正准备缉拿要犯,却被门子止住,随后门子拿出一张“_____”给贾雨村,并向他讲述了四大家族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关系。

(4)《红楼梦》第五回宝玉梦游太虚幻境时,见到一副对联,上联是“假作真时真亦假,下联为“___________”。

(5)《红楼梦》判词“桃李春风结子完,到头谁似一盆兰”写的是_______(填人名)。


7.请从《红楼梦》中的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香菱之中选择一人,用一种花来比喻她,并简要陈述这样比喻的理由。要求:依据原著,自圆其说。


8.《红楼梦》中写道:“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请说说“金玉良缘”、“木石前盟”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对《红楼梦》一书评说有误的一项是:(   )

A.长篇小说《红楼梦》代表了中国古典小说的最高成就,它不但在国内家喻户晓,在世界文坛上也是举世公认的文学名著。

B.《红楼梦》的初名叫《石头记》,它以手抄本的形式在社会上流传时,就受到人们的喜爱。《红楼梦》问世以后,人们争相阅读它,谈论它。同时,《红楼梦》也受到封建官僚和封建卫道者的推崇,把它作为教育孩子的教材。除此外,《红楼梦》还引起人们的研究兴趣,后来被称之为“红学”。

C.《红楼梦》小说内容丰富,涉及面广,书中人物众多,事件纷繁。为了展现生活的丰富性、复杂性,曹雪芹构建了一种精致细密包容广大的布局方式,即网状结构方式。

D.曹雪芹是塑造人物的高手,在《红楼梦》中,有姓名称谓的七百多个人物,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色。另外,由于曹雪芹对诗词、金石、书画、医学、建筑、烹调、印染等各门学问都十分精通,所以在描写贵族家庭的饮食起居,园林建筑,家具器皿,服饰摆设,车轿排场,都真实而细腻。


10.根据对《红楼梦》的理解,完成小题。

“金陵十二钗图册判词”评价贾探春“才自精明志自高”,评价王熙凤“都知爱慕此生才”。请各用一个词语评价二人之才,并说出依据。


11.下列有关《红楼梦》的试题,请任选一题作答:

(1)《红楼梦》中写道:“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请说说“金玉良缘”“木石前盟”的含义。

金玉良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木石前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问渠侬多少恨,数完庭榭堕飘花。一声你好香消散,别院笙箫月影斜。”这首诗写了《红楼梦》中哪两件事?前一件事发生在大观园中什么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根据要求,完成小题。

《红楼梦》第二十二回中,林黛玉曾用贾宝玉的名字开玩笑地诘问他:“宝玉,我问你:至贵者宝,至坚者玉。尔有何贵?尔有何坚?”请依据原著,谈谈你对宝玉的“贵”与“坚”的理解。


13.下列有关《红楼梦》的说明,正确的一项是

A.《红楼梦》中长着“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的是王熙凤,该人最擅弄权术,例如毒设相思局、弄权铁槛寺、逼死尤二姐、破坏宝黛婚姻,最后落了个“机关 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的悲剧下场。

B.《红楼梦》中贾府的“四春”分别是:孤独的贾元春、精明的贾迎春、懦弱的贾探春、孤僻的贾惜春,取“原应叹息”之意。

C.“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这首诗 出自《红楼梦》中人物林黛玉之手。

D.《红楼梦》中表明贾府收入主要书回的情节在第二十五回“乌庄头交租” 一事上,表明贾府“排场费用,又不肯讲究省俭”的主要情节是“可卿丧仪”和“元春省亲”两件事。


14.简答题

(1) 《红楼梦》“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荣国府归省庆元宵”两回中,贾政称宝玉为“无知的孽障”,“手足眈眈小动唇舌,不肖种种大承笞挞”一回中,又称之为“不孝的孽障”。请结合相关情节,说明这两处的“孽障”分别表达了贾政对宝玉什么样的感情。_______

(2)在《药》中,华老栓眼里的观刑者时而像久饿的人见了食物,眼里闪出攫取的光,时而像鸭,被无形的手捏住,向上提着。这两种联想表明鲁迅对于“庸众冶有什么样的认识?_____________


请结合本周所讲《红楼梦》一至五回,完成下面小题。


15.下列人物中不属于金陵十二钗的是(    )

A.王熙凤B.李纨C.薛宝钗D.刘姥姥


16.“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这个判词中“金簪雪里埋”所指的人物是(  )

A.林黛玉B.贾元春C.贾探春D.薛宝钗


17.下面对《红楼梦》及其作者的解说,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红楼梦》,原名《石头记》,是我国18世纪中期出现的一部古典小说,是具有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在我国及世界文学发展史上占有显著的地位。

B.作者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其先世原是汉族,后为满洲正白旗包衣(家奴)。曹家曾是非常显赫的贵族世家,后家遭败落。作者“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字字看来都是血”,表达了自己的民主思想和新的朦胧的理想。

C.《红楼梦》在描写一个封建大家族没落的同时,又流露了惋惜和感伤的情绪。此外,还有宿命论、虚无主义、恋爱至上等消极思想倾向。

D.《红楼梦》共100回,前60回为曹雪芹所写,后40回为高鹗所续,使小说成为首尾齐全的文学巨著。但高鹗在小说最后让贾家家道复兴,违背了曹雪芹的原意。


18.下面对《红楼梦》主题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封建叛逆者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反映了封建社会末期腐败、罪恶的社会现象和各种尖锐的社会矛盾。揭示了我国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趋势。

B.小说通过贾府由极盛到衰败的过程,表现富贵如过眼云烟、万事转头空的哲理。

C.《红楼梦》通过描绘一批纯洁少女的悲惨遭遇,揭示了封建社会妇女的苦难,表现了红颜薄命的普遍现象。

D.《红楼梦》通过贾府由盛转衰,再归复崛起的叙述,真实地表现了世间万物“物极必反” 的朴素真理。

 

19.《红楼梦》“寿怡红群芳开夜宴,死金丹独艳理亲丧”一回中,群芳行令,宝钗摇得牡丹签,上云“任是无情也动人”。请结合小说概括宝钗的“动人”之处。


20.阅读下面《红楼梦》节选文字,根据要求完成题目。

俞平伯品评《红楼梦》时说“钗黛虽然并秀,性格却有显著不同:如黛玉直而宝钗曲,黛玉刚而宝钗柔,黛玉热而宝钗冷,黛玉尖锐而宝钗圆浑,黛玉天真而宝钗世故。……”

你认同这个说法吗?请结合《红楼梦》中的相关情节阐述你的理由。


高中语文(id:gzyw11)

如何获取电子版

点击下方名片发送  03 

高中语文(id:gzyw11)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