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刚过一周,在这个马云造出来的节日里,全国的买家和卖家都忙碌在发货与收货。
而中国资本市场的大佬们也没有闲着,卖家方面,马云的老对手老王,正在打包抛售其海外的五个地产项目;买家方面,财大气粗的海信竟然把东芝(Toshiba)电视业务(TVS)买下来了。
政事堂还记得小时候电视里女声合唱“Toshiba,Toshiba,新时代的东芝!”,那时候,只有高端写字间和豪宅才会用东芝电梯,拥有东芝的家电更是时髦的代言词和家庭财富的象征。
东芝,这家拥有近150年历史的日本著名企业,民用方面,生产了日本第一台彩色电视机、第一台洗衣机、第一台冰箱、第一个电饭煲;军用方面,二战期间为日军提供技术含量最高的雷达和导弹,如今为美军提供技术含量最高的核潜艇反应堆。总资产5兆日元,雇员18万人,一直都是日本企业中的翘楚。
这么牛逼的企业,怎么就把起家的电视业务卖给中国企业了呢?要知道,东芝的电视销量目前仍位居日本市场前三,远没到什么“山穷水尽”的地步。
而且海信买的价格还真不高,老王甩卖的海外地产标价300多个“小目标”,真卖了,都够他明年休息一年了,而堂堂的东芝电视业务,竟然才标价7个“小目标”!
东芝电视业务的资产就不说了,光人才储备和几十年来累计的专利,都远不止这个价啊!
海信凭什么怎么能捡这么大的便宜呢?
其实,这并不是东芝第一次向中国企业抛售资产了,去年,东芝就把印尼的电视工厂和衣机生产制造基地卖给创维集团,又把以洗衣机、冰箱等白电业务卖给美的集团。
而且,最近传闻东芝还准备的电脑业务,要卖给华硕或联想......
东芝的“白电业务”卖给美的,“黑电业务”卖给海信,“米电业务”卖给联想/华硕,这么看来,解放军还没开进东京,却让中国的家电商们率先攻入了.....
其实,东芝此次低价出让,也是迫不得已的。性质,和当年福特亏本甩卖沃尔沃给吉利是一个道理。
前些年,东芝在国际市场上买买买,一度风光无限,连一贯高傲的英国人,都在《憨豆特工2》剧中调侃,007邦德所在的军情六处,被东芝买下来。
可是,最风光的时候,往往就是命运的转折点,东芝帝国的坍塌,就是起源于2006年,东芝与英国BNFL公司达成协议以54亿美元,收购核电设备企业美国西屋电气。
本来,这笔交易的初始报价只有18亿美金,结果东芝、三菱、日立,三家日本企业开始了内部的搏杀,最终东芝将价格炒到了54亿美元,以三倍的价格拿下了西屋电气,随后东芝更是不停地增持,最终投资过了百亿美金,也让东芝陷入了一个无底洞。
而这种窝里斗的傻逼事儿,在中国就很难发生,试想一下,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家去竞标,按照中国特色早就特么的私下定好让谁上了,剩下两家也就是陪陪标做个样子。
哪怕真就是竞争,也不会搞的这么过分,真要是像日本这三家企业,把并购价格炒得翻了几翻,恐怕去的这三家领导,就要手拉手进秦城了......
同样,中国的这些家电厂家,基本上都是从国营电器厂转制来的,政治觉悟还是有的,大家窝里斗得厉害,但是涉及到海外购买,自然就会“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了”。
什么?想窝里斗?你得先问问发改委、商务部和外管局这几个“爸爸们”,是否允许你人民币出境啊......
当然,如此高价购买西屋电气也能也有道理,日本和中国一样,都是贫油国的工业国,发展核能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可以避免能源对工业的发展限制,减少对美国以及中东的依赖。
而当时西屋的第三代核电站技术当时全球领先,而日本当时只有二代技术,通过吃下西屋电气实现技术飞跃,对日本非常重要。
而且,隔壁中国当时正好要大力发展核电,日本人一琢磨,正好可以从英美把核电企业买来之后,通过在中国建核电厂再把钱赚回来。
可日本猜到了开始,却没有猜到结局。
2011年,日本发生9级地震,引发福岛核电站泄漏,而该核电站正是东芝建造的......
受此打击,一方面,就像台湾“弃核”,要“用爱发电”一样,东芝的全球核电站订单迅速枯竭,甚至连日本人自己用停止了新的核电站建设;另一方面,已经开工建设的核电站订单,为了避免灾难的重现,在大幅提升了安全标准的同时,施工周期均被无限期的延长,这导致东芝已建项目的生产成本和资金成本迅速拉升。
就像东芝在中国那4个核电站,都快建了十年了,此次特朗普访华还没建好呢.....
而更搞笑的是,12年由日本人自导自演的购买钓鱼岛事件,将中日关系彻底推入谷底,本来中国是全球核电站需求量最大的国家,一年要建近10个核电站,可是中日交恶之后,东芝除了之前签订的四个电站之外,一个新合同都没签。
更不要说,近年来就像高铁一样,作为有核国家的中国,这几年来我们已经吃透了西屋的第三代技术,清华团队甚至已经在山东搞第四代核电站。
而东芝当年签订的那四个核电站,依然遥遥无期......
而且,东芝购买西屋电气的时候,是在06年,次年就爆发了全球金融危机,一方面,东芝是加杠杆借钱在最高点买入的,另一方面,金融危机过后,日本电子产业全线崩盘,以东芝为代表的日企亏损严重。
这就导致了东芝加杠杆买的西屋电气,突然变成了一个极大的包袱。再加上西屋电气这个资金上面的无底洞,迫使东芝每年都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使得东芝即使有芯片业务这个印钞机,还是不得不通过大规模的财务造假,来掩盖西屋电气的问题。
嗯,毕竟,日本人是一个好面子的民族。
但是,2015年东芝会计决算作弊被发觉之后,就纸就包不住火了,东芝2016财报一出,因为西屋电气亏损88亿美元,把小伙伴们都惊呆了,这可是600多个小目标啊!
所以嘛,东芝不得不砸锅卖铁补亏空。除了向中国的美的、创维、海信卖家电资产以外,还把医疗机械、电梯、甚至为东芝贡献了一半利润的芯片业务,也都卖给了美国的商人们。
东芝这么拼命甩卖的其原因也很简单,如果明年东芝在财务上还不能扭亏的话,就需要从日本股市上退市。
而一旦退市,就丧失了从资本市场上大规模融资的能力,一旦时间拖得久了,更多潜在水底的炸弹就会爆出来,到时候就要割更多的肉。嗯,我说的真的是东芝。
所以,为了避免雪崩,东芝就必须断臂求生,而西屋电气这败家玩意涉及国家安全,中国出多少钱美国也不会同意卖,只能允许在美国盟友内部流转,而美国的盟友们有财力能扛这么大口锅的,国内都在抵制核电.......这导致了就算东芝就算想出手,全球找不到买家。
再加上特朗普直接废掉了TPP,东芝难以继续开拓美国市场,而中国市场则因为中日自贸区谈判迟迟没推进而无法深耕,因此,短期内看不到希望的东芝,就只能亏本大甩卖其优质资产了。
很显然,医疗、电梯,尤其是芯片这种高科技产品,都是美国爸爸能看上眼的,自然要孝敬亲爸爸,被美国的财团们买下。而消费产品美国爸爸自己都不屑于去搞,自然就只能卖给中国,因为市场份额的原因,所有的潜在买家都在中国。
嗯,中美各自拿从东芝走了与自己产业结构匹配的产业。
所以,东芝的败亡,看起来就像是中美合伙在切日本的蛋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