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国际眼科时讯
同步传真国际眼科时讯最新学术进展,为眼科临床、科研人员搭建一座与国际接轨的桥梁,及时介绍眼科领域在科研及临床领域中的国际最新进展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国际眼科时讯

梁远波教授:穿透性粘小管成形术治疗儿童青光眼经验分享

国际眼科时讯  · 公众号  ·  · 2018-11-18 19:48

正文

“儿童”的年龄限定


儿童青光眼中对儿童年龄的限定在各个国家不同。美国限定为小于18周岁,欧洲国家为小于等于16周岁。


儿童青光眼的诊断需至少符合以下2项或更多:


  • IOP>21mmHg

  • 视盘凹陷(盘沿变窄)

  • 杯/盘比进行性增大(弥漫性盘沿变窄)

  • 当双眼视盘大小相似时,杯/盘比值不对称(≥0.2)

  • 角膜改变

  • Haab纹

  • 角膜水肿或直径≥11mm(新生儿),>12mm(年龄<1岁儿童),>13mm(任何年龄)

  • 进展性近视或近视性漂移合并眼球增大>正常生长速度

  • 与青光眼性视神经病变相对应的、可重复检测的视野缺损,并排除其他引起视野缺损的病变


儿童青光眼类型


儿童青光眼分为原发性先天性青光眼、青少年性开角型青光眼、继发性儿童性青光眼三种类型。


原发性先天性青光眼单纯房角发育异常,伴或不伴轻度先天性虹膜异常。在该类型中,有一种自发终止型原发性先天性青光眼,眼压和视盘正常、但却具有典型的原发性先天性青光眼体征(牛眼和Haab纹),病变不进展。


青少年性开角型青光眼的特点是无眼球的扩大、无先天性眼部异常或综合征表现、房角开放(外观正常)、符合青光眼定义。


导致继发性儿童性青光眼的原因很多,如青光眼合并非获得性眼部异常、青光眼合并非获得性全身疾病或综合征、青光眼合并获得性疾病、白内障术后继发性青光眼等。


房角关闭机制


多种原发性和继发性因素都能导致房角的关闭。原发性因素主要为瞳孔阻滞和高褶虹膜。继发性因素可源自永存原始玻璃体增殖症、早产儿视网膜病变、葡萄膜炎继发改变、白内障术后继发改变等。


青光眼手术方式


从1938年的内路房角切开术,到现在主流的非穿透性小梁切除手术,出现了很多种青光眼手术治疗方法。各种手术的成功率不同,都尤其各自的并发症或不足。


导致手术失败的原因也多种多样,可以来自房角本身,也可以来自伤口的情况(有无阻塞或愈合)、眼球筋膜情况、以及术前眼内情况等。


穿透性粘小管成形术


幸运的是,穿透性粘小管成形术可以解决这些问题。穿透性粘小管成形术无滤过泡依赖Schlemm管引流、不发生瘢痕,对Schlemm管内结构的破坏小,可适用于闭角型儿童青光眼。手术步骤如下:


病例研究


本研究纳入儿童青光眼患者14人(共21只眼),年龄范围1月-17岁、平均年龄4.8±4.5岁。其中,原发性先天性青光眼13人(61.9%)、青少年型青光眼5人(23.8%)、继发性儿童青光眼3人(14.3%)。主要结果如下:


术后出现的并发症有:一过性低眼压(IOP≤5mmHg)1例、脉络膜脱离1例,发生率分别为4.8%、4.8%。


此外,所有病例术后1月均无明显滤过泡。


Case 1


Case 2



Case 3


小结


穿透性粘小管成形术可能是治疗儿童青光眼的一种新的选择,具有以下几个优势:①保留内引流特点;②不破坏术眼的生理结构;③无滤过泡相关的护理工作;④低眼压、浅前房相关并发症减少;⑤回避了瘢痕化这一个几乎不可能战胜的自然愈合反应。


该项手术技术目前已获得美国发明专利授权。

专家简介

梁远波博士

温州医科大学临床与流行病学研究中心主任

温州医科大学青光眼研究所所长

亚太地区眼科学会防盲委员会委员兼秘书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