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显示,2016年农民工总量超过2.8亿,同比增长1.5%,近九成增量来自本地农民工,外出农民工增速继续回落,跨省流动农民工继续减少;地区间的收入差距缩小,东部地区对农民工的吸引力下降
日前,国家统计局发布《2016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下称“《报告》”)。《报告》显示,2016年农民工总量达到28171万人,同比增长1.5%。近九成增量来自本地农民工,外出农民工增速持续回落,跨省流动的农民工继续减少。
从农民工流入地来看,地区间的收入差距缩小,东部地区对农民工的吸引力下降,流入中西部地区的农民工数量呈上升趋势,尤其是在西部地区务工的农民工增速明显,总数达5484万人,同比增长5.3%,占农民工总量的19.5%。
近年来,“农民工回流”问题备受关注。虽然农民工群体中,外出农民工(编者注:指在本乡镇以外就业的农民工)仍是主体,但《报告》显示,2016年,农民工增速比2015年(1.3%)有所回暖,外出农民工增速则持续下降,2010年至2016年,从5.2%持续下降至0.3%。农民工越来越偏向于在“家门口”就业。
《报告》的调查范围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农村地域,在1527个县(区)抽样选取了8906个村和23.7万名农村劳动力,采用入户访问调查的形式,按季度调查。
新增农民工偏向在本地乡镇就业
据《报告》统计,2016年,农民工群体中,多数仍是外出农民工,占比约六成,但本地农民工增速明显加快,88.2%的新增农民工由“本地人”构成。
《报告》显示,本地农民工(编者注:指在户籍所在乡镇地域以内从业的农民工)为11237万人,同比增长3.4%,增速比上年加快0.7个百分点;外出农民工16934万人,同比增长0.3%,增速较上年回落0.1个百分点。
近五年来,外出农民工增速呈逐年回落趋势,2011年-2016年,增速分别为3.4%、3%、1.7%、1.3%、0.4%和0.3%。外出农民工占农民工总量的比重也由2011年的62.8%逐渐下降到2016年的60.1%。
另外,《报告》发现,农民工月均收入为3275元,比上年增长6.6%,工资增速同比回落了0.6个百分点。其中,本地农民工月均收入2985元,同比增长7.3%。本地农民工月均收入比外出农民工低587元,但工资增速比外出农民工高1个百分点。外出农民工的收入增幅已经连续第三年下降,本地农民工与外出农民工收入差距的缩小,或是导致本地农民工增速加快的原因之一。
跨省流动的农民工持续减少
东部地区,尤其是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中小型劳动密集型企业云集,作为“世界工厂”吸纳了大量中西部的跨省务工人员。
但近年来,受到经济下行压力影响,东部地区的农民工工资增速有放缓的趋势,尤其是沿海与内地“工价落差”逐渐缩小,对农民工的吸引力下降。统计局数据显示,2011年到2016年,东部地区务工农民工的月收入年增长率从21%下降到了7.4%。
从财新记者在珠三角调研来看,企业继续提高工资压力很大。今年3月公布的《广东省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工作方案》提出,将最低工资标准至少“两年一调”更改为至少“三年一调”。
《报告》显示,2016年在东部地区务工的农民工月均收入为3454元,比中部、西部地区务工农民工月均收入仅高出约10个百分点。
同时,东南沿海的劳动密集型、低附加值产业因为劳动力等成本的提高,向内地转移,甚至向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外国,比如东南亚、非洲等地转移。
产业梯度转移,亦是一些地方政府的主推行为。广东省社会科学院企业研究所研究员高怡冰告诉财新记者,从2008年“双转移”开始,广东省转型升级的目的实际上就是要把低端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出去,或者直接淘汰掉。
内地的就业机会相应增多
在收入差距缩小的情况下,农民选择打工地更多地考虑解决小孩教育、老人医疗养老等问题。“人们的需求也多样化了。公共服务对于年轻农民工来说,最核心的还是子女入学问题。” 华南师范大学人力资源研究所所长谌新民表示。
据《报告》统计,农民工群体中,跨省流动农民工7666万人,比上年减少 79 万人,下降 1%,占外出农民工的45.3%,同比下降0.6个百分点。以西部地区为例,跨省流动的农民工占52.2%,比2015年下降1.3个百分点,与省内流动的农民工数量接近持平。
湖南省宜章县职业介绍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财新记者,当地农民工以跨省为主的就业格局正在发生改变。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对农民工的就业吸引力在逐步下降,跨省的外出农民工数量每年以5%的速度递减。
另一方面,从农民工流入地来看,《报告》显示,在东部地区务工的农民工15960万人,比上年减少48万人,占农民工总量的56.7%。而在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东北部地区、其他地区务工的农民工则分别同比增长了2.6%、5.3%、5.2%、6.9%。
农民工在变老
《报告》发现,农民工仍以青壮年为主,但所占比重继续下降,农民工平均年龄不断提高。2016年,农民工平均年龄为39岁,比上年提高0.4岁。从年龄结构看,40岁以下农民工所占比重为53.9%,比上年下降1.3个百分点;50岁以上农民工所占比重为19.2%,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
2011年至2016年,30岁以下的农民工人数占总量的比例,从32.7%下降到28.6%;而 50岁以上农民工占比,自14.3%上升至19.2%。
《报告》指出,1980年及以后出生的新生代农民工已逐渐成为农民工的主体,占全国农民工总量的49.7%;老一代农民工占全国农民工总量过半。
此前,有多名学者对财新记者表示,农民工老龄化受到中国整体人口结构趋势的影响,包括计划生育政策导致人口抚养比上升(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
国家统计局今年1月发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16周岁以上至60周岁以下的全国劳动年龄人口为90747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65.6%。这是中国劳动年龄人口自2012年首次出现减少后,连续第五年绝对量下降。
制造业、建筑业吸纳人口比重下降
随着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农民工就业结构也随之变化。超过半数的农民工从事第二产业,制造业、建筑业仍然是吸纳就业的主要行业,但比重下降趋势明显。
《报告》发现,第二产业中,从事制造业的农民工比重为30.5%,比上年下降0.6个百分点,较2011年下降了6个百分点;从事建筑业的农民工比重为19.7%,比上年下降1.4个百分点,较2011年下降了2个百分点。
与之相比,从事第三产业,如批发零售业、居民服务修理等服务业的农民工比重为46.7%,比上年提高2.2个百分点。
而以制造业为主的第二产业内部,对劳动力需求也在发生改变。近年来,在劳动力成本不断升高,农民工趋向老龄化,以及“腾笼换鸟”产业转型升级的政策引导下,制造业企业“机器换人”成为趋势。
今年春节后,财新记者走访东莞、佛山等地的制造业重镇时了解到,沿海的不少企业已经在“机器换人”领域展开探索,提高生产线自动化水平。
与此同时,企业对技工、高级技工的需求更加迫切。
《报告》指出,2016年接受非农职业技能培训的农民工仅占30.7%,与上年持平。而农民工受教育水平有所提高,初中文化程度占近六成,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农民工占26.4%,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
进城农民工购房比例提高
2016年末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把房地产去库存和促进人口城镇化结合起来。
《报告》显示,在进城农民工中,购房的农民工占17.8%,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其中购买商品房的农民工占16.5%,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
超过六成的农民工以租房方式解决住宿问题,其中租赁私房的农民工超过六成。而购买保障性住房和租赁公租房的农民工不足3%。由于各个城市落户政策不一,购房农民工是否获得了城市户口,《报告》并没有给出统计数据。
曾有不少专家学者表示,阻挡农民工进城脚步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城乡分割的户籍管理制度。并且,由于城市无法给农民工提供均等基本公共服务,让趋向老龄化的农民工群体“进退两难”,处于脆弱的经济和社会地位,降低其就业的稳定性。这是加快“人口红利”消失的重要原因。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经济及工商管理学院经济学教授孟昕认为,中国农村仍有较大比例的人口可以迁移,他们仍是中国城市主要的劳动力供给源,政府的迁移政策是影响人口迁移的重要因素,其中最重要的政策就是,农民工在城市能否获得同等社会保障和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