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
http://cics.fudan.edu.cn/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证监会发布  ·  证监会召开投资者座谈会 ·  昨天  
诸海滨科新先声  ·  【开源北交所】2025年限售股解禁压力分析: ... ·  2 天前  
疯狂区块链  ·  今年楼市不会好的三大原因 ·  3 天前  
唐史主任司马迁  ·  今天基本面比昨天有效多了,好多昨天晚上吹得好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

喜讯 | 我中心主任黄旦教授论文入选《学术月刊六十年选集》

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  · 公众号  ·  · 2017-11-02 09:00

正文

CICS

欢迎点击上方“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订阅本公众号。

近日,由《学术月刊》编辑部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学术月刊六十年选集》面世。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主任黄旦教授的论文《媒介就是知识:中国现代报刊思想的源起》被编入《选集》历史卷。该文系新闻传播学领域唯一入选《学术月刊六十年选集》的研究成果。


《学术月刊》创刊于1957年,由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是建国后上海创刊时间最早、影响最大的学术期刊,在全国学术界一直保持着稳定而持久的影响力。六十年来,《学术月刊》以推进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为宗旨,倡导学术探索与争鸣。作为一份人文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理论期刊,《学术月刊》尤其注重“涉及深刻反映国家思想文化建设与现代化建设进程的重大理论学术研究成果和学科前沿研究成果”。《学术月刊六十年选集》是为纪念该刊创办六十周年而出版的系列论文选集,分为哲学卷、经济学卷、文学卷、历史学卷,并附总目一卷。《选集》依据“学术为本”的宗旨,选录体现“不同历史阶段的学术性与代表性”的论文成果。


《媒介就是知识:中国现代报刊思想的源起》一文关注现代报刊认知在中国的生成过程,通过对传教士报刊、林则徐译报和《申报》的创办三个方面的考察,文章认为:“传教士以报刊传送西洋‘知识’,企图填补‘夷夏’的沟壑,同时也为中国人引介了现代报刊;林则徐以中国古老的‘邸报’为经验基础,由此窥见了西人‘新闻纸’,无意中打开了通达世界的一个窗户,同时也使中国人对‘新闻纸’有了一个具体的可资参照的图像;《申报》则以自身的存在,划分出‘新报’与‘邸报’之别,让中国朝野不仅直接领略到报纸的政治力量,同时对于‘新报’有了直观的感受和体验。这些不同的知识因素,共同酿成了晚清中国人理解现代报刊的基本水准和接受报刊的知识氛围。”该文原刊载于《学术月刊》2011年第12期。


附:《学术月刊六十年选集》历史卷目录:



关于我们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