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点深夜问答:地球上最惹不起的物种是?
女人。
全宇宙最残暴的生物是?
被逼到绝路的女人。
最近这部新剧,就在用血淋淋的例子,让你们倒抽一口凉气——
黑皮记事本
黒革の手帳
日本社会在两个方面很出名,
秩序和压力。
一边是铁牢般的秩序,一边是生活和工作的压力。
两边都得扛着。
别的不说,就连藏着灯红酒绿的银座,都是如此。
在银座经营着夜总会的妈妈桑,相互之间都有不成文的默契,无论业绩如何,
不互黑,不抢客。
我们的女主
原口元子
(武井咲饰)
就是其一,不过她还不是妈妈桑,而是陪酒小姐。
在妈妈桑的眼里,元子就像是
人畜无害的小白兔。
客人凑近时,还会腼腆地稍微躲闪。
单纯,善良,直爽,人见人爱。
也因此,妈妈桑会毫无顾忌地传授经验给她——
把新见到的客人的信息
什么时候,在哪,和谁,都说了什么
写进记事本里
这样下次就能自然地聊天了
原来如此,get。
但这只是元子在晚上的兼职,白天的元子,有一份意想不到的正经工作——
银行前台。
每天在银行开门前就准备好迎接客户,轧钱、数钱、存取款。
忙碌的业务,元子却
表现优秀。
就连同事在说领导坏话的时候,元子也少有抱怨。
在银行柜员和陪酒小姐的
双重身份
之间,不仅无缝切换,甚至能保持自身正直。
等等
(急刹车式)
,元子真的这么乖吗?
大意了,
这一切,都只是元子刻意制造的假象。
其实,元子一直在
演戏
,也一直在潜伏。
比如这个例子——
陪大款客户打高尔夫球时,球被打到了远处,元子马上跟着跑了过去。
脱了鞋,到池子里捡球。
这个举动让元子全身都湿透了,却马上赢得了
客户的好感。
很久没见到这么直率的女孩了!
可是真的如此吗?
别再被骗了,球根本没有掉进池子里。
元子另外准备了一个高尔夫球,上演了这场戏。
她在所有人面前展现出
率真的女孩
形象,积攒人脉,用天真和善良来
掩盖真实的自己。
隐藏自己的心机和
无情,还有酝酿已久的野心。
果然,时机一到,元子马上出手——
她向自己工作的银行支行,
敲诈了1亿8千万日元的巨款。
提着一袋现金,全身而退。
神了,
孤身女子,怎么做到的?
这就是有意思的地方——
元子作为银行前台,常常能看到有客户借着自己的一点社会地位,就
仗势欺人
,蛮不讲理。
不仅如此,谁取了多少钱,谁开了户,谁操作了什么业务,
都了然于胸。
这不,还真让元子发现了这间支行的秘密——
客户利用假名账户,偷税。
他们把大量的存款,存进了各个借名账户里。
对于有存款就有业绩的银行来说,这些人当然是求之不得的掌心宝,得供着。
但要知道,
这些趾高气昂的偷税大户,就是元子的目标。
元子把搜集到的一切,都写进了一本
黑皮记事本
里。
哪个客户,用了哪个借名账户,存了多少钱。
这本黑皮记事本,就是元子的底气。
等确定准备妥当,元子就开始自己的大计划——
通过支行的电脑,从这些藏着存款的借名账户里,
不断转账
给自己的账户。
在对方最不警惕的时候,出手。
果然,支行的高层直接崩了。
他们马上就发现了这么巨额的转账,也知道真凶就是元子。
但,
他们竟然对元子无可奈何。
没错,因为他们
不能动。
想把元子绳之于法就得报警,
可这一来,
协助客户偷税
的内幕,就会被曝光。
别说丢不丢饭碗了,不坐牢都是好的。
但是,上报总行的话,一定会被严惩;
同时,如果把1亿8千万
全当作支行的亏损
来掩盖,也会分分钟被总行彻查。
款数太大,藏都藏不住,盖都盖不掉。
更何况,这些钱,
本身就来源不正。
只剩一个选择了,和元子私下谈判,让她还钱。
「
黑皮记事本
」
改编自日本推理大师
松本清张
的同名小说。
东野圭吾这么评价他:
松本清张是影响我创作生涯最深的作家。
作为世界三大推理文学宗师之一,松本清张喜欢用犯罪,来
近距离探究社会的罪恶根源。
「
黑皮记事本
」
就是如此。
确实,元子
视钱如命——
在半夜,元子刚领完钱就遭遇了飞车抢劫。
一个手无寸铁的弱女子,竟然
追着劫匪沿路跑
,抄起三角锥就是一顿胖砸。
为的,就是要抢回自己辛苦工作挣来的钱。
当她和劫匪拉扯,把钱撒得漫天飞的时候,元子赶紧
蹲到地上捡钱
,嘴里还念叨着:
我的钱……我的钱……
但,元子对钱的渴望,
又事出有因。
元子的童年,完完全全是在
躲债和被追债
中度过的。
看着讨债的人破门而入,指着自己的妈妈破口大骂,签字画押,不敢反抗。
为了还债,元子只能拼了命地
扛下两份工作。
但,元子虽然日夜忙碌,白天甚至是体面的银行柜员,可没想到,元子其实只是
挥之即去的派遣工。
不是直接雇佣的关系,而是通过派遣公司指派。
说白了,就是临时工。
虽然同样穿着银行制服,做着和正式员工同样的业务和流程,甚至比他们更优秀;
但是,永远都只能跟机器人一样,永远没法转正,永远不被正视,
毫无前程可言。
不仅要成天看客户的脸色,
就连副行长,都对元子的努力不屑一顾——
你这工作谁都会做!
甚者,有一次,颇有家庭背景的正式员工没有遵守保密协议,把大客户的资料
泄露
到了网上。
但,作为危机公关的棋子,银行
把这大锅全甩给
元子,并且当场开除她。
毕竟,派遣工一抓一大把。
所以啊,元子
忍够了。
她忍够了一直在社会底层的生活,忍够了社会对她的种种胁迫,也忍够了来自社会上层的恶意。
这正是元子选择敲诈的原因——
社会阶级之间,已经畸形的优越感。
难道被冠以派遣工之名的人,注定只能被蹂躏?
这种根深的偏见,比烙印更疼。
有个对比,让十点君印象很深——
当她作为陪酒小姐,和客人一起吃高级日料时,被问到要不要放芥末,元子轻轻地说:
可以不放吗?
但她和朋友一起吃平价的旋转日料时,却主动说,多加点芥末。
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差别?
高级日料店的食材都很新鲜,但在平价日料店,就得加点芥末来掩盖腥味。
说穿了,元子开始
不接受这种平民的生活了。
她开始反抗对社会底层的
恶意标签
,并试图实现自己的野心。
第一步,就是劫黑钱。
这些偷税大户往往有长辈要抚养,有家庭要维持,一旦被曝光,不仅会坐牢,更会被追缴税款。
但元子呢,已经“被”一无所有。
也因此,靠着这本黑皮记事本,元子要
以恶制恶
,重启自己的社会阶级。
「黑皮记事本
」
的厉害,就在这里——
它丢出了一起惊天大案,但是却让人对罪犯一点都恨不起来,因为,
罪犯其实才是真正的受害者。
而那些看似遭殃的被害者,却是
蓄意的加害者。
每一次的偏见和压迫,都是锋利的有声利器。
这也正是这类日剧的过人之处。
把犯罪,直接丢回了生活里。
从我们的日常生活出发,探究犯罪的根源。
元子的敲诈动机,很复杂,但需求却始终如一——
摆脱偏见。
而这
一刀切的偏见
,又往往是中产阶级和金字塔顶端人士,在生活的细节中强加的。
诚然,由奢入俭难;
但要知道,
社会阶级和地位的提升,并不代表有了歧视别人的权利。
这才是犯罪题材的意义,不是让正派更正,让反派彻底邪恶;
观众看完了整部剧,却只明白了正义的力量。
而是以此
去审视犯罪的动机
,每一个动机,都是一个社会漏洞,每一个需求,都是一个社会缺失。
这类日剧正是如此,
从不小瞧正义的力量,也不敢轻视犯罪的根源
,握着那把道德皮尺,挨个衡量。
源自生活,更扎根于生活。
「
黑皮记事本
」
目前只播了2集
(共10集)
,敲诈银行只是个小小的开始。
一起瞧瞧,被逼急的女人,会有多凶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