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也不是幸灾乐祸(咳…
但没对比就没伤害,据我隔壁参加同济交互营的朋友说,同济交互,卷中之王,三天不睡觉那真不是吹的。可把他累坏了。
然后问我PSSD咋样?我:咳,还行。(只能说每年参营的难易程度真是玄学,今年的PSSD,还不错。我没笑,真的)
本期分享人:type-c
H·ART 23届学员
成功保研 同济大学 PSSD 产品服务体系设计
01
我本一介普普通通准备留学的大学生
只能说命运真奇妙。
去年这会儿我还在和付老师商量,到底要不要交保研夏令营申请。不是说我对保研没有野心,着实是我们班厉害的同学太多了。大家还人人都有一颗卷王的心。在我们学校,今天这个组中了iF,明天那个组中了红点,然后6、7个人咣咣给简历一顿镶金都是常事。
至于我:
因此,虽然知道自己大概率能拿到保研资格,但对上岸这事看得很开。当时我还在为自己的留学作品集苦恼,说这质量行不行啊,能不能上名校。
然后和付老师商量,说要不让同济告诉我答案吧。就拿手里做好的这4个服务项目投个试试,如果过了,皆大欢喜;如果没过,不就知道自己的项目哪里不足,哪里需要完善需要迭代了吗?
算盘打得噼啪响,我就冲了。
一开始我还和付老师说自己保研不见得能成功呢,口出许多“狂言”hh
冲的第一站是上交,额,虽然嘴上说着不在意,但我还是贪心地偷偷交了个上交hh。
结果上交直接干脆利落地把我拒了。我百思不得其解,正难受呢,同济的进营通知就下来了,这心情真是跌宕起伏。后来我观察了下我们班进交大初审的同学,发现人全是绩点前5的学生(而且我们学校还是985)……交大挺现实,它可能会更喜欢排名高的学生。
so,如果大家的目标是交大,建议拔高绩点。
02
在同济夏令营,比起竞争,更像学习
无论是交互营,还是我们PSSD营,大家后来私下聊天时都说感觉并不如想象中那样,会竞争得血雨腥风。而同济的目的也不是说一定要学生在三天内真产出什么东西,它更多想要给我们带来一些新的思维上的碰撞,以及在各个环节中观察和发现不同学生的性格。
我们当时几乎是一个边学边做的状态。一开始会先参加workshop,老师甚至会先教大家怎么使用工具去衡量设计。
这年头就连学校的猫猫都是成双成对的
PSSD的课题是有关波音航空运输宠物,但这个课题其实是现成的。就是同济自己的设计团队之前已经做了一年半,并且有产品、有系统也有产出了。而我们的考核内容是站在这个较为成熟的项目之上,去评估它这个服务体系做地如何?有哪里可以更新迭代?如何将产品更好地投入运营?
而迭代方向也是现成的。老师给了我们三个设计方向:一个是你如何共情宠物,让宠物在飞机旅途中享受到更多的关怀;一个是从整个系统的角度出发,如何将所有的产品以及人员筹备最大化运作起来;还有一个是做系统的前后程序,用户享受服务之前的前期宣传,以及享受服务之后的售后服务等等,完善这些用户体验。
尊嘟很喜欢浦东美术馆的展陈
从这个角度讲,PSSD今年的题目可能还稍微轻松点,毕竟我们是从1→2去迭代,像交互他们则需要从0→1去创造,要考虑的设计前期步骤会更多。
当然这个每年说不准谁容易谁难哈,看运气,毕竟每届老师对学生这两三天需要产出什么成果都有不一样的预期。大家也千万别听我这么一分享就都一股脑冲进PSSD啊,理智看待!
被付老师线下盯着画快题
等workshop结束后,就是英语翻译、政治面试、英语面试、最终面试还有快题,轮番轰炸。那两天的日子是怎么过的我已经记忆模糊了,只记得双脚随时像飘在云端。
总的来说,如果大家要问准备什么?
我感觉首先一定要练好英语。因为我们的专业面试是全英文的,而且老师也会很看重你现场的表达。不用特意背那些很高深的词汇或者很特别的句式,切忌假大空,只要你能顺畅地口语化地说利落就行。
夏令营结束后去寺庙里求了签,然后下午就出结果了(据说很灵,大家可以去试试
另一方面同济还是很看重作品集的。具体来说,作品集真的是能展现你本科成果的最直接的东西,也是能够直接暴露你的设计思维有哪里不足之处的证据。跟我同学相比,我拿过的奖确实不多(当然也不是说奖项不重要),但一本好的作品集或许能弥补下这一不足。这可能也是我成功上岸的原因之一吧。
ps:讲真PSSD的老师都太温柔了,面试都没咋为难我,能跟大家唠的不多。但据我交互营的同学说,他们那边的专业问题都可犀利了,从你产品设计的漏洞薅到你交互设计的不足,我俩一组的合作项目,被老师揪着每一处细节挨个指点,只能说,大恩不言谢hhh
03
谈及我的作品集
啥也不说了,高低得给付老师比个赞。
付老师跟我真的特别搭!我那天还跟她倾诉,说我这大学四年做出的重要决定之一,就是遇见付老师过来跟她一起学习hh。
她总能提出很多我意料之外的精彩点子来引导我推进课题。而且她本身会对我的课题非常感兴趣,热情程度偶尔甚至会超越我自己,因此每次和老师上课,都觉得很轻松很开心。
夏令营提交材料陪我改PS改到凌晨1点的付女神
也不知道我俩上课时都在聊啥,每天都很快乐hh
上头不是说了我最开始是奔着留学来的H·ART吗?所以起初做项目都是奔着去申世界名校去的,就结果来说,这质量还是不错的哈。我来H·ART大概有一年多,一共完成了2个新项目+5个学校课题改过来的项目。
因为我本科是产品方向,研究生要申交互服务的话,那手里现有的产出就不够完善了。得改,比如如果你想申交互,那需要侧重于体现你的产品是如何与人进行互动的,互动的地方以及逻辑如何?如果你想申服务呢,也要从头梳理产品背后的运作逻辑。
即便是突然转赛道跑去保研,这些都是不变的。唯独排版可能需要费点劲……毕竟两种语言的排版很不一样,递交申请前一周我都在干这事了,加个字那排版都能歪成让人心塞的样子。
做自然相关的课题出去调研,老师直接躺地上带我们观察自然hhh
最多按照学校偏好调整下项目顺序。同济的话,我感觉这是一所既落地又思辨的大学吧。
我没有像别人那样刻意追求热点,如AI近两年不是挺火的吗,但我项目中对此就没有太多涉及。第一个放的还是可持续项目。说白了就是大家要去找到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和方向,并且对此可以引发你更多更深入的思考。哪怕是可持续领域,它仍旧很大空间容我们发挥和思辨,不要过于盲目地追热点。
等你实现这些,就相信自己一定可以成功上岸!
如果有更多关于背景提升、艺术留学、保研、申博相关、作品集创作的问题,欢迎通过以下方式向我提问:
长按下方二维码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