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地中海作为边界是现代才特有的习惯。两千多年来,各种文明沿着地中海海域流淌、交织在了一起。罗马、迦太基、摩尔和威尼斯帝国沿着海上航线开疆拓土。从罗马帝国航行至今天的突尼斯仅耗时4天,而到达米兰则需要11天。撒哈拉沙漠尽管限制了地中海沿岸的欧非大陆与南部地区之间的某些联系,但并非全部。举例而言,于罗马时期的伦敦发现的22枚人类头骨中有4枚来自非洲。像廷巴克图和阿加德兹这样的中世纪沙漠贸易城市所创造的财富主要来自南北贸易。后来,欧洲殖民者开始渗透、掠夺、瓜分整个非洲大陆;非洲军民在战壕里浴血奋战,一战不期而至;二战期间,欧洲人在非洲战场上奋力厮杀。
后续发生的事件开始遏制跨地中海的行动。欧洲列强未殖民非洲便悻然离去;冷战期间,不少非洲国家开始寻求中立;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欧洲人将兴趣转向了繁荣的亚洲市场。显然,当时的地缘政治流行语是“欧亚一体化”(Eurasia)。欧洲和亚洲沿着古老的丝绸之路,特别是在中国“一带一路”(Belt and Road)基础设施项目的热潮下不断整合,但却很少提及“欧非一体化”(Eurafrica)这个词。欧洲正忙着投入亚洲的怀抱而无暇顾及家门口的这块陆地。尽管从长远来看,非洲可能居于更为重要的战略地位。
如今的非洲移民热只是拉开了序幕。2050年,全球人口将增加22亿,其中13亿为非洲人——相当于中国现在的全部人口。他们有的是“穷游”的办法。那些冒险北上穿越地中海的非洲人并不是最穷的,相反他们用手机规划行程也有钱支付走私者。例如,试图越境的尼日利亚人很少是从该国北部的贫困地区来的;几乎大部分都来自于相对富裕的南方。埃马纽埃尔·马克龙(Emmanuel Macron)在最近的一次采访中表达了以下观点。这位法国总统推荐了一本法语版的杜克大学的斯蒂芬·史密斯(Stephen Smith)所著的新书《冲向欧洲》(The Rush to Europe),该书以过去诸如墨西哥人移居美国这样的国际移民为模型以表明2050年非洲裔欧洲人的数目很可能从目前的900万增长至1.5亿到2亿之间,约占欧洲总人口的四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