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每日经济新闻
【新闻决定影响力】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播报  ·  刚刚!大S已“平安到家” ·  昨天  
新播报  ·  刚刚!大S已“平安到家” ·  昨天  
环球时报  ·  突发:谷爱凌退赛 ·  2 天前  
扬子晚报  ·  大S因流感并发肺炎去世,为何流感会致命? ·  3 天前  
江南晚报  ·  取消!多地发布紧急提醒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每日经济新闻

今天“东迁”的北京城市副中心,原来“长”这样!

每日经济新闻  · 公众号  · 社会  · 2019-01-11 20:06

正文



历史性的一刻!


1月10日晚,北京市委和市政府牌匾从位于台基厂大街以及正义路的原办公区摘牌,两块牌匾移交北京市档案馆馆藏。



2019年1月11日,北京市级行政中心正式迁入城市副中心。北京市相关负责人参加升旗仪式并揭牌。


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长啥样?


央视财经《中国财经报道》栏目视频


北京市级行政中心位于通州区潞城镇北运河北岸,北京市委、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协办公区在北、东、西三面呈品字形排列,市政府办公区位于市委办公区北侧,整个办公区建筑风格简朴庄重大气。



早上7时36分,当清晨第一缕阳光照在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主广场上时,庄严肃穆的升旗仪式隆重举行。在机关干部职工、副中心工程建设者、武警战士和工勤人员代表等600余人注目下,武警北京总队国旗班仪仗兵迈着矫健步伐,护送国旗走向广场升旗台。雄壮的国歌响起,五星红旗缓缓升起,全体人员一同面向国旗行注目礼、唱国歌。



北京市委书记蔡奇为中国共产党北京市委员会揭牌。他指出,规划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



蔡奇强调,我们虽然迁入了城市副中心,但工作重心、服务重点仍然在主城区,要深入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继续大力加强“四个中心”功能建设,提高“四个服务”水平,扎实推进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建设,更好地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


随后,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市人民政府、市政协也分别举行揭牌仪式。


截至目前,市级机关已经完成了第一批35个部门、165家单位的主体搬迁。


北京城市副中心究竟“长啥样”?


1月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对《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2016年-2035年)》的批复公布,向公众展示出北京城市副中心的规划蓝图。


未来人口规模有多大?

——常住人口规模控制在130万人以内


未来的北京城市副中心规模有多大?


从《规划》批复中可以看出,城市副中心将严格控制城市规模。


依照中央批复,城市副中心规划范围155平方公里,加上拓展区覆盖通州全区约906平方公里。以舒适宜居为标准,将城市副中心人口密度控制在0.9万人/平方公里以内。


到2035年,常住人口规模控制在130万人以内,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100平方公里左右。


此外,批复中还提出,要坚持集约节约发展,科学利用地下空间,加强地上地下空间一体化设计和统筹利用。严守生态控制线、城市开发边界等刚性管控边界,严格管控战略留白,为未来预留空间。


北京城市副中心首都国际人才港沙盘(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功能定位是哪些?

——以行政办公、商务服务、文化旅游为主导功能


未来,北京城市副中心也将有序承接中心城区功能疏解。


针对今后的功能定位,批复明确,城市副中心以行政办公、商务服务、文化旅游为主导功能,形成配套完善的城市综合功能。


批复提出,要通过市级党政机关和市属行政事业单位搬迁,带动中心城区包括学校、医院等其他相关功能和人口疏解。


针对企业,批复明确,要充分发挥新两翼的疏解承接作用,与河北雄安新区错位发展,推动中心城区符合城市副中心功能定位的企业总部等向城市副中心搬迁,建设国际化现代商务区。


配套设施如何建?

——推进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城市副中心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无疑是普通民众最关心的问题。


针对民众关切,批复也有具体部署。其中明确提出“建设国际一流的市政基础设施体系”。此外,要推进教育、文化、体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升生活性服务业品质,建立优质、公平、均衡的民生服务体系。


在住房方面,批复提出要健全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实现住有所居,强化组团中心和家园中心建设,就近满足居民的工作、生活需求,提高本地就业率,实现职住平衡发展。


不过,批复也同时强调 “不搞大规模房地产开发”。


2017年9月11日,北京城市副中心新市委大楼(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城市风貌什么样?

——加强建筑高度、城市天际线等管控


此次对外公布的批复中,对于城市副中心未来的风貌也进行了描绘。


批复要求,明确主副空间秩序,形成长安街东延长线规整有序、端正大气的畿辅门户形象,塑造京华风范、运河风韵、人文风采、时代风尚的城市风貌。


在建筑风格上,批复提出要加强城市设计、建筑设计、景观设计,精心打造好每一个街区、每一栋建筑。追求建筑艺术,体现中国风格、地域风貌,加强主要功能区块、主要景观、主要建筑物的设计。


另外,批复中还强调,注重城市立体化设计,加强建筑风貌、建设强度、建筑高度、城市色彩、第五立面、城市天际线等各方面管控,塑造富有活力的街道空间,全面提升城市空间品质。


生态环境如何打造?

——增加水绿空间总量 杜绝“城市病”


生态环境的治理也是未来城市副中心的一项重要工作。


根据批复,未来城市副中心将全面增加水绿空间总量,统筹考虑水资源、水生态、水安全、水景观要求,建立全流域水污染综合防治体系,构建上蓄、中疏、下排的系列分洪体系,保障城市防洪防涝安全,贯通滨水岸线,促进水和城市和谐发展。


批复还提出,要建设大尺度生态绿化,在城市副中心外围预留生态绿带和生态廊道控制区,健全城市副中心绿色空间体系,率先建设好城市绿心,实现森林入城,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优质便利的休闲游憩绿色空间。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