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画书
画书,在阅读中用各种不拘一格的视觉形式把书画出来,让思维可见,激发大脑无限想像与创造力,让学习和生活更加丰富与精彩。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画书

【画书英雄专贴】崔颖@《跃迁》

画书  · 公众号  · 画画  · 2017-10-31 22:22

正文

我与画书

作为一个职场妈妈

上了班时间归老板

下了班时间归孩子


画书

是我的下午茶和后花园

是属于我自己的私人时刻


作为好奇星人

一开始只想玩玩看

没想到画书一年多

彻底沦陷为铁杆儿粉


崔颖

内训师

培训经理






职场书的二连击!


继《云梯》之后,还没回过神来,鸡血的小伙伴们又选中了《跃迁》。虽然收获很多,但并不想一直读职场书啊摔!

无奈说过的话要兑现(付过的押金要拿回来),只能义无反顾硬着头皮 再来一次!!



书的介绍


作者古典,做职业生涯,在我心目中就像大学就业辅导中心教导员那样的角色。红极一时的人生导师,出过两本书,但读来也就so so,并没有太多期待,心想着“姐姐我大学毕业已经十年了,那种新手导论型的职场书还真打动不了我”。本着【不多屯一本不喜欢的书】的原则,找了电子版来读。没想到这一读,倒是把自己给迷住了。

上一篇《云梯》讲了职业发展路径的主动设计,打造自己的竞争优势,选择能一展才华的舞台,并在局势变化时能够有所准备,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一篇《跃迁》恰恰就是教你 如何利用规律和趋势放大个人努力 ,是继《云梯》的觉醒之后,对心智模式和实践方法的进一步补充。


有趣的就是,作者恰恰是他自己理论最忠实的践行者。无论是找准头部先做到每个模块的80%就好;还是与最优秀的人一起 联机学习成长 ;还是不满足于第一态改变而试着找到底层规律,从范式上作第二态改变……最终的结果,这本书又恰是最好的证明。

【特别推荐】 还没有通读的小伙伴,先翻到附录1——“如何使用这本书”,看看古典的自我剖析,以及这本书的共创过程,然后再倒回去看他讲了什么,是很好玩的。



画书的过程


本次我画了一页A4纸,现场的分享是顺着思路把画面依次介绍了一遍。



对我自己而言, 在图像化表达上有两个突破


一,是按照自己的理解 选择 最重要以及最有感触的部分,选取了一些“知识晶体” 串联 成篇。既要 全局展示 ,又想尽可能地 不拘泥于章节 ,这对于我也是 新的改变


二,是具体的呈现方式上推陈出新。在套用画书表达常见俗套元素(河流山峰表格箭头台阶靶心八卦……)之外,有了一点新元素,忠实记录了自己阅读过程中的灵光乍现, 感性力似乎在一次次画书中进一步释放了

互动的效果还是很热烈的!喜欢这种小而美的社群,能够很近距离地讨论,而不是讲者一个人杵在台上说说说。



一不小心就分享超时了,问答也不小心就跑偏到有点玄学的范畴。特别好的现象就是, 现场很快就演练起了“追根溯源学习一手知识”和“联机学习获得灵感碰撞” 。还聊到“底层逻辑“和”从问题出发”,你一言我一语,似乎 对书的理解又深了一层,有更多思考空间和待检验的行动


也被问到如何学以致用。我想就是去坚持你喜欢并且擅长的,把初具雏形的头部继续放大咯。也就由此立下flag, 要继续风雨无阻地参加画书,要看要画还要分享交流,专注并且不忘迭代

所以,快来给我推荐下一期吧。已经等不及,也顾不上是惊喜还是惊吓了。


这可是你自己说的



第二十一期线上画书英雄联盟投票

正在火热进行中

(11.01投票截止)

了解投票书目更详细信息请戳这里




精彩回顾

1025画书会《跃迁》回顾

画书会927《云梯》很特别活动回顾

【TED】如何用画画理解和解决复杂问题

【TED】画图,一个简单的记忆方法

木木手绘之十问十答

画书会让我不再害怕画画

历届【画书英雄联盟】作品选登

如何做画书笔记

画书,可以从这里开始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