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追求学术生涯的过程中,经济学家及时发表研究成果对于他们获得终身教职至关重要,同时,对于渴求高质量、可靠研究的读者群体来说,这同样具有重大意义。然而,近年来,经济学研究的出版速度之慢引起了人们日益增长的担忧。
在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上发表的一篇论文中,Aboozar Hadavand、Daniel S. Hamermesh和Wesley W. Wilson三位作者深入分析了顶级经济学期刊的发表延迟情况,并将其与其他学科领域进行了横向比较。研究结果揭示了一个令人关注的现象:经济学领域的发表周期几乎是其他社会科学领域的两倍之长。
尽管如此,Hamermesh教授指出,一些创新型期刊,例如AER: Insights,正在积极采取措施以缩短从投稿到发表的时间差。他最近与Tyler Smith就经济学发表的缓慢速度、可能的解决方案以及对年轻经济学家的实用建议进行了深入讨论。
Tyler Smith:在经济学家拥有众多发布研究成果的渠道,如网站和社交媒体的今天,你认为学术期刊的及时发表对经济学界为何依然至关重要?
Daniel Hamermesh:在众多经济学家努力向公众传播自己研究成果的今天,如果你也是全球约2.5万名经济学家之一,致力于开展研究并希望将你的成果广泛传播,选择独立发布的话,你触及的观众范围将会非常有限。因此,我认为,学术期刊的及时发表对于我们来说至关重要,它不仅能够帮助我们触及更广泛的读者群体,而且,通过同行评审的发表过程,还能为我们的研究成果提供一种权威性的认可。许多媒体记者在报道相关研究之前,都会检查研究成果是否已经发表在经过同行评审的学术期刊上,这在科学界是一个普遍的要求。在经济学领域,虽然情况相对宽松一些,但如果研究成果的发表周期拖延至两三年,我们就无法实现思想的及时传播和交流。
Smith:如果我们能够加快经济学的发表流程,你认为谁将从中获益最多?
Hamermesh:我认为,最大的受益者将是那些处于职业生涯初期的经济学家。据我所知,经济学家通常在大学中工作,他们的工作环境与社会科学家或自然科学家的相似。在这些环境中,学者们的论文从提交到发表,通常只需三到六个月,有时甚至一年。但是,当一些年轻的经济学助理教授在工作六七年后申请终身教职时,他们往往因为发表成果较少,在与其他学科学者的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面临较大的压力。我在德克萨斯大学晋升与终身教职委员会服务多年,亲眼目睹了这种情况的多次发生,因此,这些年轻的学者将会是主要的受益群体。此外,我认为公众也将从中受益,因为他们能够更早地接触到这些经过同行评审的研究成果,这可能会更快地对公众产生积极的影响。
Smith:与其他学科领域相比,经济学在论文发表速度上的表现如何?无论是与自然科学还是其他社会科学领域相比?
Hamermesh: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审视经济学论文的发表速度。首先,与自然科学领域相比,论文从提交到印刷出版,平均耗时大约为6至8个月。而与经济学更为贴近的社会科学领域,例如心理学和社会学,其论文从提交到被接受并最终印刷出版的时间,据证据显示,大约只需经济学领域的一半。这表明,在与其他社会科学领域的竞争中,经济学界在发表速度上存在一定的劣势。
进一步地,人们可能会好奇,随着时间的流逝,经济学的发表速度是加快了还是减慢了。我本人在学术期刊上发表文章已有57年之久。回顾我的学术生涯,我的第一篇重要论文是在1969年发表的,记得是在1969年10月提交的,经过一些微调后,它在1970年8月得以出版,从提交到发表大约用了十个月的时间。然而,现在的情况是,如果在两年半内,能在顶级期刊上完成从提交到印刷的全过程,或者甚至在一年半内从提交到被接受,那已经算是相当迅速了。尽管我们在这些顶级期刊上投入了巨大的努力,但过去十年间,这一情况并未得到明显改善。
在某些极端情况下,也就是最慢的75%的案例中,论文从提交到最终发表可能需要长达四年的时间。这还是在论文最终被首个审稿期刊接受的前提下。而大多数时候,研究者会将论文提交给那些接受率仅为5%或更低的期刊。如果论文需要转投其他期刊,整个过程将会变得更加漫长。
Smith: 今天我们谈论的这篇文章花了多长时间发表?
Hamermesh: 这篇论文的独到之处,在于它的发表过程本身。它在经过几轮精心修改之后,于2022年6月获得了接受。然而,直到21个月后的2024年3月,这篇论文才最终得以出版。在这段漫长的等待中,我承担了一部分责任。我坚持要确保论文中的数据能够百分之百地被复现和验证,这一过程耗费了21个月中的9个月。即便抛开这段时间不算,从接受到出版还是耗费了额外的一年时间。因此,我认为这篇论文的出版经历,恰恰反映了它所探讨问题的实际情形。
Smith: 经济学出版相对于你提到的其他领域而言,速度较慢的一些最重要原因是什么?
Hamermesh: 导致论文发表速度缓慢的原因可能有多方面,主要包括三组关键角色:首先是审稿人,他们负责审阅并提出修改意见;其次是编辑,他们需要时间来考虑审稿人的意见和论文的整体质量;最后是作者自己。在审稿人和编辑的速度之间,我难以明确区分谁更慢。但如果要将速度慢的原因归咎于编辑/审稿人或作者,那么作者往往是主要的瓶颈。作者在收到审稿意见后,需要时间来消化并进行修订,然后再将论文重新提交给期刊,这个过程往往是最耗时的。
然而,编辑通常只是简单地将审稿人的意见转达给作者,表示需要对这些意见进行考虑。许多审稿人似乎把自己视作未具名的共同作者,认为作者必须对他们的每项建议都予以采纳。而编辑往往只是机械地转发文件,并提醒作者要认真对待这些意见。有时候,作者对审稿人和编辑的回复甚至比论文本身还要长,这看起来颇为荒谬。因此,我认为那些不进行实质性编辑工作、只是简单传递审稿人意见的编辑应该受到批评。审稿人的角色不应该是成为共同作者,而应该是帮助编辑判断论文是否存在错误。
对于年轻学者,我建议他们在将论文投给任何期刊之前,应该在脑海中构建一个“审稿树”。如果论文没有被他们首选的期刊接受,那么他们应该立即准备好下一步要投稿的地方。这样做可以帮助他们节省时间,提高发表效率。
Smith: 一些期刊,比如Economic Inquiry采取了一种政策,即只允许提交一次,不接受再次提交。你认为这种做法是否为解决发表延迟问题的最佳途径?除此之外,是否还有其他方法可以加快整个出版流程?
Hamermesh: 这个问题在于,选择不进行重新提交而直接提交论文的决策权在于作者。我们通过Economic Inquiry收集了大量数据,发现那些倾向于这样做的作者往往是那些职位相对稳定,或者急需快速得到评审结果以应对即将到来的终身教职评审的学者。虽然这不是一个随机抽样,但这种做法确实显著加快了论文的处理速度。
类似地,美国经济协会(AEA)创立了AER: Insights,该期刊基本上在审稿过程中只接受或拒绝论文,或者要求作者进行一些微小的修订。这种方法似乎能够有效加快论文的发表进程,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解决方案。它将决策的自由裁量权交还给了编辑,这正是编辑角色的核心所在。编辑不应仅仅是审稿人意见的传声筒,而应当是做出最终决定的关键人物。
另一个可能的解决方案是期刊接受在其他地方已经完成审稿的论文的审稿报告。AEJ: Macro、AEJ: Applied、AEJ: Micro和AEJ: Policy等都已经采取了这种做法,提交附有先前审稿报告的论文通常会更快地被接受。尽管许多其他期刊也开始采纳这种做法,但我对其是否真的是一个好主意持保留态度。据观察,提交带有先前审稿报告的论文和不提交的论文的接受率似乎是相同的,这与Economic inquiry的情况类似。
Smith: 如果能回到职业生涯的起点,你是否希望更深入地了解经济学的出版流程以及如何更有效地在这一体系中取得成功?
Hamermesh: 我常对年轻学者说,在他们将论文投向任何期刊之前,心中应该构建一个清晰的“审稿路线图”。如果论文未能被首选的期刊接受,他们应立即规划好下一个投稿的目标。这样做有助于在收到拒稿通知时迅速采取行动,而不必浪费宝贵时间。
然而,除非论文存在明显缺陷,否则在初次收到拒稿后,无需对每一条审稿意见都进行细致的回应。毕竟,不同期刊的审稿人可能会提出截然不同的修改建议。因此,对于审稿人提出的一些细枝末节的评论,不必投入过多的精力去一一回应。
在我看来,这个“审稿路线图”在节省时间、提高投稿效率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帮助学者们有序地规划自己的投稿策略,还能避免在等待审稿意见或进行不必要的修改上耗费过多时间。通过这种方法,年轻学者可以更加高效地推进自己的学术研究和职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