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上海头条
上海吃喝玩乐第一榜,提供最鲜活的城市资讯,记录最有温度的城市生活。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关于上海城市美学的补白。
目录
51好读  ›  专栏  ›  上海头条

曾火过南京路!这条马路上海人20年都逛不腻!

上海头条  · 公众号  · 上海  · 2018-10-07 19:52

正文

曾经的福州路

名气比南京路有过之而无不及

而今的福州路

虽然稍显落寞了些

却也保留着难得的老上海韵味!



无论是 多如牛毛的大小书店和文墨用品

还是 数家百年老字号的沪上美食

再或 远近闻名的剧院和瑰丽建筑

福州路都值得

每一个在上海生活的人去走一走!




百年书店一条街


海派文化的源头——福州路

这里 诞生了中国最早的出版机构

和上海最早的报馆

近百年来福州路上的书店开开关关

弥漫的书香却总也飘散不去!


/ 上 海 书 城 /

--福州路465号--




浓密的梧桐绿荫也掩映不住的上海书城,是上海重要的文化地标之一,被称为 “世纪之交的礼物”!


体量、空间都是福州路上最大的,经营着各类图书、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从文学、艺术、社科、少儿、经济到旅游、美食等,种类很是齐全,仿佛回到了大学图书馆的感觉。



这里还会不定期的举办各种学术报告会、研讨会,经常也会有作者签售,这次在六楼少儿区就碰到了一位童话书签售作者,但是碍于没买书,也不认识人家,就灰溜溜地跑掉了……



这里的人气还是比较热闹的,能看到很多席地而坐的读者,不分年龄与性别,能够找到自己喜欢的一本书,即使坐在有点冰凉的地面上,书中的趣味依旧能够让人忘却一切。



/ 艺 苑 真 赏 社 /

--福州路424号--


又称“艺术书坊”,成立于1903年,专门经营艺术类书籍及活动的专业书店,美术、摄影、书法、设计等。


“经营不改琴书乐,贸易犹存翰墨香” ,在这里可以找到很多书城里都没有的临摹画作,偶尔还会有艺术会展,已然成为海派书画为特色的文化沙龙和艺术海洋!



店门口左手边有许多文创产品 ,印象很深的是故宫主题的周边产品,瓷杯、笔记本、钢笔等,都很精致漂亮,还有一套红楼主题的瓷器,一个瓷瓶一个人物,宝玉、黛玉、宝钗等,各具特色。


店里明确谢绝拍照,所以只能放一张门脸照片,相信大家闻讯找到,一定不会失望!


/ 百 新 书 局 /

--福州路364号--


由徐鹤龄先生创立于1912年的百新书局,距今已经106年了, 是当之无愧的百年书店!



书店有两个门,门头写着 “新 书局” “百新文具店”


如其店名,百新现在更像是一个集文具店、咖啡店于一体的书店,比起卖书,更多的是文具用品,明信片、马克笔、书签、贴纸、玩具……



往里走还有一间油画画室,在此消磨时间最适合不过,也难怪成为魔都文艺青年的打卡圣地,阅读、聊天、喝下午茶,每一个小角落都值得你花时间去好好探索。




/ 外 文 书 店 /

--福州路390号--


成立于1958年的外文书店,距今也有整整60年的光景了,里面有非常齐全的外文原版图书,在这能get到几乎同步的原文杂志。



书店很安静,但能遇到很多来此读书买书的外国友人,一楼主要是大众书籍、咖啡吧,有很多畅销书、电影原著等,Harry·Potter系列、爱在黎明破晓前系列等经久不衰。



二楼是小语种学习类书籍,三楼是设计美术电影类书籍,几乎都有开封的试读本。


最热闹的要数四楼的“松坂书屋”,在这里可以买到最新最流行的日文原版图书,当然还可以偶遇很多漂亮的二次元妹妹~




/ 古 籍 书 店 /

--福州路401--


古籍书店就在艺术书坊对面,炎炎夏日,空调开得很足,很多阿姨爷叔来这边看,有两个小卡座,方便大家阅读,是下午打发时间的好去处。


一楼主要经营的还是古籍和文学类书籍,也会有一些小艺术品,纸扇茶具香炉等,非常有意思,二楼则经卖一些笔墨纸砚和精装的古籍。



其实直至2017年年底,福州路上还有一间很受欢迎的“大众书局” ,还记得去年深秋和朋友一起来大众书局,一起喝了杯咖啡。


那个下午,她还在准备日文考试,而我就抱了本马尔克斯的《星期二下午》和丰子恺的《缘缘堂随笔》翻弄,墙上挂着木心和张爱玲的画像,想来,那也是最后一次见这间24小时营业的大众书局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还会再开。


……


当然,福州路上除了这些名声在外的大书店以外,更多的还是一些不知名的小门市书店。


与其叫做书店,更像是一间间的淘宝小屋,不少还会十年如一日的打着“ 即将拆迁、书本论斤卖 ”的口号来维持营生,其中最出名的还是 “明 天书店”



福州路上数十间“图书论斤卖”的书店中,明天书店算是图书类型和分区还比较齐全的,文学、艺术、少儿、经济等,很多都是畅销书,当然细心找一找,还能淘到不少有些年代感的典藏。



进店呆一会儿,总能遇到很多来淘书的人,上至耄耋老人,下至学龄儿童,大家都很认真的挑选自己喜欢的图书。



想来“图书论斤卖”也只是一种营销手段,书籍的价值还是要看内容。


至于途径,无论是按正版图书价格购得,还是打折论斤买,都是无所谓的,实体书店在今天本就运营唯艰,福州路上这一条难得的街景也算的上是对曾经辉煌的一种回应。




同样的销售手段,街上店铺里文具7.8元/斤,古玩店故意做成要搬家的意思,想来也都是无可奈何中的机智,价格算起来也总要比品牌店里要便宜很多。




其实逛这条街的时候,我还是蛮喜欢看这种小的淘书屋的。


小小的门脸,简陋的装置,但是目光所及之处都是书,新旧图书、杂志报纸,麻雀虽小五脏却很俱全,前台一张小桌子大爷数年如一日的坐着,仿佛福州路还是老上海回忆中的光景。



同样还有这种小小的文化用品店,笔墨纸砚俱全,卖着很多好看的笔盒小本,书签印章、贴纸玩具,很是可爱。



碰到两个小朋友在此挑选自己喜欢的东西,也是很sweet了。



文玩一条街


作为“中华文化第一街”的福州路

用百年的历史营造了海派文化奇景

虽不复当年繁荣

却也保留着该有的气质与传统


/ 上 海 笔 墨 博 物 馆 /

--福州路429号2楼--


上海笔墨博物馆是以中国文房四宝为陈列、收藏、研究对象的专业主题博物馆。



面积不大,只有一个房间,展示了明清至今各个时代的墨模、墨品,以及近代海派书画大师们的用笔,如赵昌硕、赵之谦、沈尹默、张大千、潘天寿等, 最值得一提的是鲁迅的“金不换”



现在笔墨博物馆正举行着“不朽的灵魂——沈逸千艺术文献展”,沈是中国现实主义中国画创作的先行者,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上海街头出现的第一幅抗日宣传画就出自他的手笔,代表作更是有名的《神枪手》、《鄂尔多斯牧记》、《哈萨克牧羊女》等。


展览是免费的,只要在门口登记一下时间和姓名,就可进入观赏了。



/ 周 虎 臣 曹 素 功 笔 墨 庄 /

--福州路290号--


福州路上散落着几十家大大小小的文房四宝店铺,其中最著名的要属周虎臣曹素功笔墨庄。


“周虎臣毛笔制作技艺”和“曹素功墨锭制作技艺”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分别创始于1694年和1667年,相信热爱书法的朋友一定很是熟悉这里了。



/ 天 蟾 逸 夫 舞 台 /

--福州路701号--


“不进天蟾不成名”!


始建于1925年的天蟾逸夫舞台,堪称当时沪上四大京剧舞台之最。梅兰芳也曾在这里演出。



百年来,天蟾逸夫舞台始终扎根福州路,是上海历史最为长久、最具规模的戏剧演出场所,有“远东第一大剧场”之誉。


只不过,从今年3月11日表演结束后,天蟾逸夫舞台进行为期一年左右的大修,这次去,大门仍是紧锁,让我们共同期待它的华丽归来,相约下一个百年!



/ 春 美 术 馆 /

--福州路655号黄浦区图书馆2楼--


春美术馆在黄浦区图书馆的二楼,里面展示出了很多优秀的艺术画作,坚持“将艺术融入生活”的理念,可以免费参观。


但因为此趟是周一过去,赶上闭馆就没能进去参观,也是很遗憾。所以想去的朋友一定要看准时间,既然在图书馆里,看书看展两不误。



图书馆门口的雕塑也很有意思,一个小人儿将手长长的伸向天空,抓住了一只鸟儿,是对自由的追逐呢?还是对知识的渴望呢?




此外,福州路上的好去处还有很多,如上海文化商厦↓↓↓



福州路666号的华鑫大楼↓↓↓



黄浦区青少年艺术活动中心↓↓↓



以及各种文墨小店↓↓↓



优秀历史建筑一条街


福州路东起中山东一路,西迄西藏中路,一路从人民广场走到外滩,除了各式各样的书店文墨铺子,还有很多历史优秀建筑,瑰丽的外滩万国建筑群,福州路可贡献了重要的组成部分。



站在福州路与外滩的街口,很容易就能看到黄浦江对岸的风景,陆家嘴高耸的大楼,映衬着台风过后的水晶天,自然美丽的很,夜景更不用多说,随手一拍就能拿到朋友圈的收赞之王。




从金牛广场回望整条福州路,绿荫葱葱,左手边砖红色三层洋房是 轮船招商局 ,李鸿章于洋务运动中所办,1873年成立,距今已有145年的历史。



右手边这座壮观的新希腊式建筑,现在是上海浦发银行的大楼,原是上海市人民政府大楼。 从2018年6月4号开始,该大楼向公众免费开放 ,大家可以通过网上预约后进行参观,并获得免费的导览服务。




在福州路上拍的侧影也很好看,梧桐树遮遮掩掩下更有另外一番风情。




除此之外,福州路与江西中路交叉口的 福州大楼 ,原名汉弥尔登大楼,建于1931年,分主楼和辅楼,外观中凹,立面上多笔直的线条,看上去简洁不紊。



福州路37-53号,原美商卫利韩大楼,西方折中主义风格。



福州路44号,原卫正广和公司(英),英国乡村式,砖木结构,很是漂亮。



路上有个超漂亮的模特在街拍,超有气质der,就是看着有点热……



福州路209号是花旗总会旧址,1924年建成,风格吸收了欧洲和非洲的建筑特征。



吃不完的老上海味道


老上海素有“吃在四马路”的说法

如今的福州路上聚集着数间

家喻户晓的百年老馆和新式网红小吃

很值得各位老餮们前往享一享口福!


/ 167 岁 的 杏 花 楼 /

--福州路343号--


杏花楼被誉为 “上海点心界的祖师爷” ,还记得吃青团时候,黄牛价格疯涨,早上5、6点就要开始排队!


还记得前段时间中秋节的时候,杏花楼的月饼一车又一车不间断的送货!



店里排队拿月饼券提货、买零售的爷叔阿姨们,争着抢着的想法子要多囤一点,生怕买不到。头条菌当时跟着姆妈也去扎闹猛了一番。



/ 113 岁 的 老 半 斋 /

--福州路600号--


提起老半斋,老上海人人都要称赞上一句的“上海米道!”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