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的核桃树垭村,阳光灿烂。走在村里,时常能看到村民晾晒的腊肉、腊鱼和香菇,这些都是春节餐桌上少不得的美味。
核桃树垭村位于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谭家湾镇东北部,距离城区约6公里。茶叶、香菇、韭菜、柑橘是村里的主要产业。
跟随湖北省烟草专卖局(公司)驻核桃树垭村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张艳林,我们去拜访种菇大户李尚军,了解他去年的经营情况和今年打算。
湖北省局(公司)驻村工作队队长张艳林(右)走访香菇种植大户。
岳伍东
摄
“春年前需求量大,是一年中价格最好的时候。”李尚军今年54岁,种香菇20多年,7年前看到核桃树垭村建起香菇大棚,筑巢引凤,他便返乡创业,带领周边村民一起当起“菇”勇者。
20多年的市场洗礼,让李尚军对种蘑菇这件事有了足够的理解,他知道种菇和种菜、养猪一样,市场行情起起伏伏,不可能年年都有大赚头。
靠种蘑菇,李尚军供两个女儿读了大学。她们毕业后都从事医护工作,一个在广东深圳定居,一个在湖北宜昌上班。也是靠种蘑菇,李尚军每年为村里贡献1万元大棚租金,还带动村民务工增收,2024年给村民发工资6万多元。
谈到今年的打算,李尚军准备告别坚持多年的自制菌棒,改为从专业公司购买:“专业公司生产的菌棒质量更有保障,我能省不少时间精力种好卖好香菇,带领大家一起增加收入。”
“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你一定能把香菇种得更好。有需要我们出把力的地方吗?”张艳林近来在走访村里产业带头人,收集意见建议和遇到的困难情况,以便做好后续的帮扶工作。
“工作队和村两委支持我种香菇,还给我小女儿读大学提供了助学帮扶,我是真切享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好政策。”李尚军说,“目前香菇大棚有几处破损,需要修理置换。”
张艳林随即答应帮助协调解决:“带着大伙儿好好干,我们全力支持。”
除了助力能人创业、带动共富,湖北省局(公司)驻村工作队自2021年4月帮扶核桃树垭村以来,持续开展教育帮扶、健康帮扶,受益者分别达到218人次、190人次,得到村民广泛好评。
驻村工作队走访村民,了解健康帮扶情况。
周杨
摄
“我从读大三到去年考上硕士研究生,连续三年都得到了工作队给予的教育助学金。”来自核桃树垭村的华中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马俊说,“这让我继续深造的信心更足了。”
去年7月,驻村工作队还联合合肥工业大学数学学院开展助学活动,帮助村里学生解决学习方法、心态和思路等方面问题,助力他们成长成才。
在张艳林看来,驻村工作队和村民是共富路上的伙伴,“村民是创造自己美好生活的主人翁,是追梦者;我们是帮助村民发展产业、改善生活的助力者,是托举者”。
追梦者的产业发展到哪里,托举者的帮扶就跟到哪里。
紧邻李尚军香菇大棚的是正在建设的核桃树垭村小微产业园。2024年,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争取财政资金280万元、引进个人资金250万元,配套项目资金150万元,稳步推进小微产业园建设。
产业园建成后,一座现代茶叶加工厂将为村里茶农增收提供更多机会;一座冷库将为村里韭菜、柑橘提供更好仓储条件,更好应对市场波动,助力好产品卖出好价钱。
追梦者的困难在哪里,托举者的帮扶就赶到哪里。
23岁的张李,本是青春飞扬的年纪,却因2024年5月的一场急性会厌炎差点出事。好在抢救及时,但他仍因此坐上了轮椅,开始漫长的康复之路。
驻村工作队队长张艳林(左)走访了解林下经济发展情况。
岳伍东
摄
“孩子前年大学毕业后到杭州工作,没想到不到一年,就遇到这么大灾祸。治病花了50多万元,除去医保报销自己负担16万元。”张李的母亲李永梅说,“他爸爸有残疾,妹妹正在读初三,一时间让人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了解到张李的情况后,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及时将他列为健康帮扶对象,将他妹妹列为教育帮扶对象,给这个遭遇巨大困难的家庭送上温暖。
风雨过后,李永梅变得更加坚强,“大家这么关心我家,我们很感谢很知足。孩子也在康复,我相信他一定会好起来的。”
告别张李家时,张艳林向坐在轮椅上的张李竖起大拇指,“加油,加油!”手术伤口尚未痊愈,张李还不能说话,但他用力向我们露出一个微笑。
这是一片普通的土地,这里有一群普通的人。在平凡的日子里,他们都在向下扎根、向新而行:驻村工作队进组入户,送去关爱和叮咛;一位能人返乡种植魔芋,带领村民用“魔”法点土成金;一位企业家进村流转土地,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助力村民增收。
核桃树垭的追梦者和托举者,都在努力奔跑,共同用双手和智慧酿造更加甜美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