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视频号直播,赶上微信公众号和视频号打通,结果变成直播生涯流量最高的一次。“一个此前直播时通常只有小几百人同时在线的行业KOL,昨晚实现了全程千人以上的在线,最终收获27.6万人次观看。”
公众号的入口开始为视频号导流,在视频号和直播间也可以导向公众号,这个入口应该会变成常态。
这个时候,就必须摆出来去年3月我发的这条视频号:
从产品角度推测一下,微信可能做4个动作,来加速视频号的发展。
第一,像快手一样,做关注tab,有一条专门的订阅流。即便算法不靠谱,还可以让用户自己来挑,通过社交转发搞来搞去,普通用户很快淘到和关注一批质量不错的号,还是做得到的,反正公众号最初也是这么过来的。
第二,像订阅号一样,做专门支持视频号的消息盒子,就放在首屏IM列表里,这个动作肯定会加深私域流量,拉进与用户的距离,刺激好的内容生产者,应该都会一夜之间全部都搬过来。微信这么大流量红利,相信在开始时没人舍得错过。
第三,像小程序一样,先从直播开始吧,把广告、支付和带货,等各种商业化打通,让大家提前看到商业场景可能性。现在是视频号可以直接跳公众号的内容,已经让人兴奋,离跳转小程序完成交易闭环应该不会远吧。
第四,把视频号和公众号的底层生态打通,一方面是利用公众号的兴趣关系来做冷启动,另外一个就是别让用户两头跑,我辛辛苦苦做的短视频,到底要不要发公众号啊?现在这个关系让人纠结死了。
一年后再来看,4个点都命中了
(尽管是都是比较容易想到的事情
说回直播,27.6万观看这个数据明显是异常值,按道理说不该这么高,大家更多是看个新鲜,后续数据肯定会有回落。
但像这样出道即巅峰的场面,我还经历过两次:
第一次是去年10月,视频号直播产品上线
第二次是快手发招股书那晚,朋友圈置顶朋友分享的直播。
(后来因为用户体验问题,这个位置被用户吐槽上热搜后暂时下了)
有一天突然意识到公众号涨粉的核心就是多更新,但实在写不动。但是多直播可以。。多直播很可能会撞上狗屎运。
昨天还有一个变化,就是给我的直播确定了主题和名字,就叫「大厂选题会」。目标受众就是行业从业者和对这个行当感兴趣、想进入这个行当的年轻人。
OK,掰扯这么多是为了发个今晚直播的预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