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
横空出世,挑战
OpenAI
在人工智能江湖的宗师地位,吃瓜群众表示有好戏看啰!
在DeepSeek出现之前,全球AI研发公司的标杆毫无疑问是OpenAI。因此,DeepSeek发布的两款“神作”DeepSeek-V3和DeepSeek R1大模型,也都是与OpenAI 所研发的ChatGPT放在一起进行比较。
目前DeepSeek比下来的亮点,用一句话概括就是,
实力相当、成本更低
。技术上,DeepSeek的两款模型实现了比肩ChatGPT 4o和o1模型的能力,但研发这两款模型的成本仅为OpenAI 研发ChatGPT 4o和o1的约十分之一。
DeepSeek
虽强,但能够取OpenAI而代之吗?
有网友看好DeepSeek弯道超车OpenAI,但光是口嗨不行,起码要弄清OpenAI的实力,才能评判。今天我们深度聊聊OpenAI。
根据官网,
OpenAI
定义自己是一家研究和开发人工智能的公司,立志以
AI
之光,造福全人类。官网的信息量很少,于是我反手让
ChatGPT
给我介绍一下
OpenAI
,以下是它给出的答案,内容更丰富了。
2015年底,OpenAI成立。公司坐拥10亿美金的启动资金,算是初创公司中的极品富二代了。OpenAI由一帮硅谷的技术+资本大佬们发起,这些金主爸爸一个赛一个的牛叉,有“硅谷风投教父”彼得·蒂尔、“硅谷钢铁侠”马斯克……
一开始,OpenAI定位是一家非营利组织
,承载着硅谷科技大咖们以科技造福全人类的崇高理想,压根儿没想着拿它挣钱,就纯纯想不受资本约束地去探索科技的边界,比如用AI消除癌症、改良基因、自动驾驶等等。
但没过几年,OpenAI就改了主意,用爱发电行不通,研发花钱如流水,没有进账非长久之计,2018年马斯克的退出更是雪上加霜。2019年3月,OpenAI宣布转为“封顶”营利性(‘capped’for profit)公司——要赚钱,但不是无止境的赚,规定了利润的最高上限。同年,微软给OpenAI投了10亿美金,拿到OpenAI
49%的股份,成了最大的投资者。2020年,微软获得了OpenAI
GPT-3的商业化授权。
2019-2020年,可以说是OpenAI和微软最如胶似漆的“蜜月期”
。
大模型开发很烧钱,2021年起OpenAI
开启了密集的融资之旅。
根据媒体报道,2021年至今,OpenAI公开融资了至少4次,累计拿到了将近200亿美金。
虽然公司运营主要还是靠金主,但
OpenAI也已经初具“自我造血”的能力了
。据OpenAI高层说,截至2024年11月底,公司每周
活跃用户数量已增至3亿
,未来一年内计划提升至10亿。OpenAI很大一部分收入来自用户的订阅付费,最火的ChatGPT付费版价格起价20美元/月,截至2024年底已经有1550万ChatGPT付费用户了。有机构预测OpenAI 2024年的整体
收入能达到34亿美元
,公司的商业化进展顺利。
OpenAI
创立以来的研发非常高产,
2015
年底公司成立,
2016
年就发布了首个产品——
OpenAI Gym
,这是一个用来开发和比较不同强化学习算法的工具。
从产品开发时间线可以看到,除了探索以语言为基础的大模型系列GPT,OpenAI在视频、音、图像等领域也有诸多创新成果。目前,
OpenAI已经集齐了包含文字、图像、音视频、任务代办为一体的AI生态圈
。
OpenAI
在多模态上的综合实力仍处于全球领先水平,是AI界的“多面手”
。目前DeepSeek虽然在语言模型上证明了自己,但视、听等方面涉猎尚浅,相比OpenAI还“嫩”了一点,尚属于AI“专才”。
由于OpenAI公司早期秉持免费开源的政策,并且持续提供丰富的API接口供开发者将GPT系列、DALL·E等模型集成到自己的应用中,使得OpenAI的“人缘”很好,吸引了众多的追随者和竞争者,这也让OpenAI选择的技术路线成为了全球AI研发的主流路线,
确立了OpenAI在AI江湖中的“正宗”地位
,Meta、谷歌等公司的大模型研发都以OpenAI的思路为基础,或模仿或借鉴。
这次DeepSeek看似“踢馆”OpenAI一战成名,但要想取代OpenAI成为AI研发领域的“带头大哥”,还有不少功课要做。
OpenAI
崛起的过程中,当然少不了一群天才的贡献,其中话题度最高的就是
OpenAI
的联合创始人兼
CEO
萨姆·奥尔特曼。奥尔特曼是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