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6月,国家卫健委就已经发布《关于开展制定医院章程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意见》指出,以章程引领医院发展,努力实现医院社会效益与运行效率的有机统一。
什么是医院章程?
目前大部分医院并没有章程,这导致一些医院发展方向不明、功能定位不清,容易在改革发展中迷失方向。
章程是医院依法自主办院、实施管理、履行公益性的基本纲领和行为准则。医院应当以章程为依据,制定内部管理制度及规范性文件、提供医疗卫生服务、建立管理机制,落实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各项政策。
如何制定章程?
对于医院如何制定医院章程,在《关于开展制定医院章程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中就有说明:
各级各类医院,制定章程应坚持三大原则。
1.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2.坚持社会效益优先。公立医院章程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力量举办的医院,也应当坚持社会效益优先原则,保障医疗质量安全。
3.明确公立医院自主运营管理权限。合理界定政府作为公立医院出资人的举办和监督职责,明确公立医院作为事业单位的自主运营管理权限。充分发挥公立医院党委的领导作用。
为何要制定章程制度?
1.医院管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医院章程对医院的价值相当于公司法中关于公司章程的对公司的作用,在一定意义上是法人治理的纲领性文件,商法老师经常讲公司章程就是公司的“宪法”。
一个好章程可以确定一套科学的医院治理体系,创造良好的医院管理秩序,对医院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医院章程可以理解为是现代医院管理治理的开端。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
对医疗机构而言,让医院管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利于实行民主管理和科学决策,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实现医院治理体系和管理能力现代化。
2.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
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原则适用于公立医院。
现代医院管理中要求医院做到:坚持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合理界定政府作为公立医院出资人的举办监督职责和公立医院作为事业单位的自主运营管理权限,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
各级行政主管部门要创新管理方式,从直接管理公立医院转为行业管理,强化政策法规、行业规划、标准规范的制定和对医院的监督指导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