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哈尔滨日报
洞知大事,趣味生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哈尔滨日报  ·  格力专卖店改名“董明珠健康家”,最新消息 ·  昨天  
新闻夜航  ·  鄂A9B9X7,紧急停车! ·  2 天前  
网信黑龙江  ·  V眼看龙江 | 亚冬冰雪大联欢未完待续······ ·  3 天前  
网信黑龙江  ·  V眼看龙江 | 亚冬冰雪大联欢未完待续······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哈尔滨日报

亚冬会为冰城体育发展翻开新篇章|哈尔滨籍运动员取得8金7银7铜,诠释“奥运冠军之城”“双亚冬之城”实力与底蕴

哈尔滨日报  · 公众号  · 黑龙江  · 2025-02-15 21:04

主要观点总结

哈尔滨成功举办了第九届亚冬会,展示了“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亚冬盛会。哈尔滨籍运动员在赛场上表现出色,豪取8金7银7铜,为中国代表团贡献了大量奖牌。文章还介绍了哈尔滨为全亚洲奉献亚冬盛会的筹备过程以及体育事业发展的后续效应,包括全民健身和体育产业的蓬勃发展。文章还强调了哈尔滨作为“奥运冠军之城”和“双亚冬之城”在冰雪项目上的实力与底蕴,并展望了未来哈尔滨体育事业的发展。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哈尔滨成功举办了第九届亚冬会

作为东道主,展示了亚冬会的精彩赛事和哈尔滨的文化魅力。

关键观点2: 哈尔滨籍运动员表现出色

豪取8金7银7铜,为中国代表团贡献了大量奖牌,展现哈尔滨作为“奥运冠军之城”的实力。

关键观点3: 哈尔滨的筹备过程和体育事业发展效应

介绍了哈尔滨为亚冬会的筹备付出的努力,以及体育事业发展的后续效应,包括全民健身和体育产业的蓬勃发展。

关键观点4: 哈尔滨的体育事业展望

强调了哈尔滨作为“奥运冠军之城”和“双亚冬之城”在冰雪项目上的实力与底蕴,并展望了未来哈尔滨体育事业的发展。


正文

2月14日,随着亚冬会主火炬的熄灭,哈尔滨2025年第九届亚冬会正式落下帷幕。哈尔滨举全城之力,为全亚洲奉献了一场“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亚冬盛会;而赛场上,据市冬训中心提供的数据显示,哈尔滨籍运动员用8金7银7铜的精彩表现,诠释着哈尔滨作为“奥运冠军之城”和“双亚冬之城”在冰雪项目上的实力与底蕴。

赛场内外,哈尔滨人用实打实的成绩和看得见的热情,展现着早已融入这座城市血脉的冰雪文化传承,也构建出哈尔滨体育事业发展的新局面。随着这场举世瞩目冰雪运动盛会的举办,哈尔滨体育事业的发展也必将掀开新的篇章。

哈尔滨籍运动员表现出色
豪取8金7银7铜

本届亚冬会, 中国代表团以32金27银26铜,共85枚奖牌,排名金牌榜和奖牌榜第一位 。其中,32枚金牌的数量追平了亚冬会单届赛事纪录,也创造了代表团参加亚冬会以来的历史最好战绩。作为本届亚冬会的“东道主”, 哈尔滨籍运动员共获得了其中的8金7银7铜,共22枚奖牌 ,为中国代表团取得佳绩贡献了强大的“冰城力量”。

同3年前的北京冬奥会一样, 中国体育代表团在赛会上的强势表现,由哈尔滨籍运动员开启。 在自由式滑雪女子U型场地技巧的比赛中,两位哈尔滨姑娘李方慧和张可欣以无可挑剔的表现包揽了金银牌,在冬奥冠军谷爱凌缺席的情况下,将这一传统优势项目的金牌留在了中国。而这也是中国代表团在本届亚冬会上取得的首金。李方慧赛后表示:“家门口浓厚的亚冬氛围给了我不少动力,能在家乡夺冠,我感觉很开心。”

赛后,获得冠军的李方慧和获得银牌的队友张可欣与铜牌韩国选手合影留念。

借着李方慧夺金的东风,在第二天进行的自由式滑雪男子空中技巧项目上,年轻的李心鹏战胜了实力强大的队友——冬奥冠军齐广璞,为中国代表团再获一金。随后,他又与队友徐梦桃、齐广璞合作,摘得了空中技巧混合团体金牌。“虽然我是个江苏孩子,但我从踏入滑雪的第一天开始就是在哈尔滨,是哈尔滨的这片土地培养了我。”李心鹏坦言,在自己的第二故乡摘得他的首枚亚冬会金牌,他感觉很幸福。

杨滨瑜

作为中国速度滑冰项目在本届亚冬会上的最大发现,来自哈尔滨的新秀杨滨瑜在女子中长距离项目上也贡献了出色的发挥——女子3000米超越老大姐韩梅,摘得金牌;女子团体追逐比赛,她又与韩梅和阿合娜尔·阿达克一起,以超出第二名日本队2.77秒的表现再夺一金;女子1000米,她展现出了一个年轻运动员的冲劲,最终收获银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这个可爱姑娘表示:“国歌是因我奏响的我真的很开心,在自己的家乡比赛,让我的内心更有力量。”

短道速滑女子3000米接力比赛,两位哈尔滨姑娘臧一泽和王欣然在韩国女队的严防死守下,帮助队伍取得了在本届亚冬会上的第二金。赛后,两位姑娘动情地表示,“感谢我的家乡在赛事筹备阶段就一直忙忙碌碌,为全亚洲奉献了这样精彩的一届亚冬会。作为来自哈尔滨的运动员,我们会用更多好成绩回报家乡。”

作为亚冬会的全新比赛项目,滑雪登山也是2026年米兰冬奥会的正式比赛项目。哈尔滨运动员布鲁尔获得了滑雪登山男子短距离和混合接力两枚金牌。刚满19岁的布鲁尔说,他相信自己的提升空间还很大。结束了亚冬会的征程后,他将继续备战米兰冬奥会的资格赛,也期待他在更大的舞台上为国家争取更多的荣誉。

在越野滑雪女子4×5公里接力的比赛中,哈尔滨籍运动员陈玲双担任队伍的第三棒,为中国队赢得最后的金牌贡献了自己的全部力量。“前两个队友已和对手拉开很大距离,我想为最后一棒队友争取更多时间,所以提高了自己的强度,继续为队友创造优势。”陈玲双说,在家门口比赛,她要做的就是拼尽全力,在家乡父老面前展现最好的自己,为团队竭尽所能。

邢珈宁(左)

除了金牌运动员外,滑雪登山项目的毕禹新,花样滑冰冰舞新秀邢珈宁,速度滑冰的32岁老将殷琦,冰壶名将王智宇、王芮、董子齐,自由式滑雪U型场地技巧世界冠军张可欣,越野滑雪女将孟红莲,中国女冰的于柏巍、方新等选手也都为代表团贡献了宝贵的奖牌,完成着中国冰雪项目的新老传承。

作为本届亚冬会的东道主,哈尔滨这座城市不仅为全亚洲奉献了一场无与伦比的亚冬盛会,来自这座城市的运动员们也用8金7银7铜的表现,向全亚洲乃至全世界证明:“哈尔滨无愧于中国冰雪人才摇篮的美誉,哈尔滨‘奥运冠军之城’和‘双亚冬之城’的金字招牌将由我们来继续擦亮。”

580天大会战
哈尔滨让亚冬会里外都精彩

8天的赛会,12天的赛程……哈尔滨举全城之力,各行各业的人们用竭尽全力的态度和满腔的热忱,为全亚洲奉献了一场 “亚洲风采、中国气派、龙江特色、冰城魅力” 的体育盛会。

而在精彩背后,留给哈尔滨的却只有短短580天准备时间。

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哈尔滨达成了其他城市在4-7年里才能实现的成果,向全亚洲和全世界展现了“冰城力量”和“冰城速度”。在这中间,哈尔滨体育人为亚冬会的顺利筹备贡献了强劲的“冰城体育力量”。

在成功申办2025年第九届亚冬会后,全力推进哈尔滨冰球馆功能提升维修工作,按照赛会需求对安防、通信、网络、采暖系统及体育工艺进行维修升级,对比赛馆及老训练馆进行结构安全鉴定及加固。从2024年1月30日开工到8月30日提前1个月完工,各参建单位克服各方面困难,不仅确保了市冰球馆改造工程的顺利完工,还圆满地完成亚冬会冰球测试赛比赛任务。

据不完全统计,从亚冬会筹办至今,全市体育系统共抽调了54名业务骨干,参与了亚冬会执委会场馆运行管理部、体育竞赛部等7个部门的工作,为亚冬会筹办工作的顺利推进提供了专业细致的保障。

当竞技的“舞台”搭好,接下来就是运动员们表演的时刻。作为哈尔滨冬季项目的掌门人,市冬训中心主任赵亮表示,在整个亚冬会的筹备期间,市冬训中心始终高度重视运动员的后勤保障工作,也从体制上的创新支持着来自哈尔滨的运动员参与到亚冬会的备战中。

女冰的省队市办,男冰的北冰南展,滑雪的省市联办,积极将哈尔滨的优秀运动员输送到省队和国家队,参与到亚冬会的备战中……在赵亮看来,作为中国冰雪人才培养的摇篮,哈尔滨并没有将目光局限于眼前的成绩,而是着眼于未来,追求着冰雪运动在哈尔滨的“可持续发展”。“作为中国最早发展冬季运动的城市,我们不但有着辉煌的历史,也有信心创造更美好的未来。以目前的情况看,我们依然拥有着丰厚的冰雪项目优秀后备人才的储备,在教练的资源上也拥有其他地区无法比拟的优势。”赵亮表示,作为“奥运冠军之城”和“双亚冬之城”,在本届亚冬会上,哈尔滨运动员取得的优异成绩只是一个新的开始,未来哈尔滨将继续着力构建冰雪后备人才培养体系,持续为国家输送高水平的运动员和教练员,为中国冰雪运动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也延续哈尔滨“奥运冠军之城”的荣光。

借助亚冬东风
冰城体育“三驾马车”齐头并进

一届体育赛会的成功举办,其意义远远不止精彩的赛会本身,更在于其不可限量的后续效应。自2023年7月成功获得第九届亚冬会举办权后,哈尔滨体育迎来了全新的发展契机——一系列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在全市范围内营造了浓厚的体育氛围,形成了竞技体育、全民健身和体育产业“三驾马车”齐头并进的局面。

资料图

作为上海合作组织冰雪体育示范区,哈尔滨2024年在冰雪体育核心区的建设推进上取得了重大进展——37项重点任务和4项保障措施,为核心区的建设提供了理论基础。从2023年底开始的上合组织国家雪地自行车赛、雪地足球赛,再到今年10月举行的上合组织冰球赛,一系列赛事的开展,不仅被已列入上海合作组织轮值主席国(中国)工作计划,也吸引了不少上合组织国家的运动员来到冰城,近距离地感受哈尔滨这座中国冰雪文化名城的魅力。

资料图

在这样的背景下,体育赛事不仅成为了众多外地健儿外国运动员了解哈尔滨的窗口,也彻底激发了这座城市体育产业的全新活力——夏季展开的哈尔滨马拉松和轮滑马拉松世界杯,秋天进行的全国男子冰球锦标赛,冬日里陆续开打的亚冬会测试赛,都成为外地游客来到哈尔滨走一遭的理由。

于是在2024年,“跟着赛事游尔滨”系列赛事应运而生——“市长杯”国际青少年冰球邀请赛、冬季铁人三项世界杯、亚洲速度滑冰马拉松、芬澜雪动越野滑雪马拉松、“华艺杯”国际体育舞蹈公开赛、第二届中俄皮划艇邀请赛、中国儿童滑步车超级联赛哈尔滨站、中国大学生武术套路锦标赛……400余项赛事活动的发展,极大丰富了群众的运动热情,也掀动哈尔滨全民体育热潮。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