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由艺恩主办的“2018艺恩泛娱乐分享沙龙”第二期在东郎电影创意产业园邦荟咖啡厅举行,主题为“大数据解读影院市场”的沙龙,吸引了众多业内从业者到场分享与交流,本次沙龙还同步以线上直播的方式让网友能够在线上聆听沙龙的精彩内容并实时与嘉宾互动。
第二期沙龙请到了艺恩解决方案中心高级分析师卜李敏、广电总局电影数字节目管理中心技术总监赵思行、艺恩大数据中心产品高级工程师张馨月和星火传媒CTO辛佩剑,分别就大数据在电影行业中各方面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赵思行用《西游记之女儿国》、《神奇动物在哪里》、《新木乃伊》等奇幻影院的卫星传输案例,为大家讲解了目前奇幻电影惯用的传输方案。
电影数字化后,奇幻电影是最能体现数字技术魅力的电影类型之一,新世纪后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带领奇幻电影异军突起,在全球范围掀起一股“奇幻热潮”,像目前流行的3D效果、2K/4K、IMAX、巨幕和Atmos、DTSX等视听效果也是伴随奇幻电影出现的新技术。
奇幻电影的拷贝一般容量非常大,DCP大小都在300GB以上,且像2D/3D/IMAX国语及原声都有多个版本的拷贝,因此传输起来非常困难。
广电总局电影数字节目管理中心技术总监赵思行
此前一般传送拷贝都用传统物流,这不仅速度慢,而且一些偏远地区还会影响上映当天的正常放映,而且运营和传输效率非常低,对于硬盘后续的维护成本也比较高,慢慢就被淘汰掉改换成网络传输,这种方式成功率和稳定性较高,不过也有一定的不足,比如网络带宽受限不能在有限时间内将影片DCP分发至影院,且单部影片的传输成本高达80万,成本太高。
因此目前最新使用的方式是卫星传输,不仅效率高、稳定性高,卫星数据广播、点对面传输、全国同步接收,每秒速率90M、每小时传输40GB数据,而且成本相对较低,也更加环保。像《西游记之女儿国》国语3D和粤语3D的拷贝总容量310GB,传输10小时,成功率93%;《神奇动物在哪里》国语3D和原版3D拷贝总容量349GB,传输10小时成功98%;《新木乃伊》国语3D和原版3D拷贝总容量267GB成功率96%。
星火传媒CTO辛佩剑
对影院非票业务在目前市场中的发展状况进行了阐述。
伴随中国电影市场总票房的不断上涨、影院数和银幕数的与日俱增、观影人次的进一步加大,电影市场的容量和活跃度非常之大,不过就现在来看,除了影片本身售票和观影小食的收入占影院收入的绝大部分外,还没有比较突出的新的盈利途径。
但是就广告收入、卖品收入等非票业务在营收所占的份额来看,利润率高达60%的非票业务,却是不少影院可望不可即的痛点,其高消费潜力人群在影院这一封闭场景内,消费力尚未完全释放。
星火传媒CTO辛佩剑
将票务和非票业务进行对比,“票”33元,其中影院分成15元,影院利润是低于1.5元的;而“非票”5元,影院收入是5元,影院利润是高于3元的。
非票业务包括观影之外的所有产品和服务,卖品、广告、影院营销等,和更加成熟的美国电影市场高达40%的非票业务收入相比,中国目前13%的比例相对还是非常低。
映前广告部分在中国市场目前也尚处较为落后的阶段,按照每个广告15秒计算,目前影院有80%的空闲时间处在黑屏状态,并没有充分利用这潜在增收的方式,数据分析得知,可销售的映前广告库存达到284亿元,但目前实际销售仅为40亿,还有巨大的金矿尚待挖掘。
艺恩高级分析师卜李敏从影视增量、影院运效、影市消费、影市投资和影市发展五个方面分析了当下电影市场的趋势。
艺恩高级分析师卜李敏
2018年1月至4月,影院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效率实现双向增长,影院新增581家达到9592家,银幕数新增3737块达到55435块,而反映到票房数字上,前四个月总票房为241.2亿元,同比增长24.5%,观影人次也实现新高达到6.7亿,增长了22.4%。
全国影院按照规格(单个影院银幕数量)分类后,各个规格的单/多厅影院数量、银幕数量、票房及观影人次的分布特点近似于正态分布,其中影院分类中以中大型影院为主流,以73.1%银幕覆盖占据79.8%的票房份额,而中型影院则最为典型,以47.3%的银幕份额拿下45.6%的票房份额。
2018年大规格的高端影院整体日均单座票房和上座率更高,8厅以上影院优势明显,保持了2017年的特点,而大规格影院优势在于资源利用空间大,可覆盖更多观众和放映场次,提供更好的观影体验。
从影院收益来看,规格大的影院在时间效益和成长速度上更胜一筹,如巨型影院中的老影院日均单厅票房是全新影院的2.4倍,而小型影院这一比率仅为1.4倍。单厅影院运效不稳定,持续运营难度较大。
根据卜李敏的分析,当下中国电影市场区域消费持续下沉,四五线城市效应进一步凸显,不过对于影院建设,二三线城市目前仍旧是重点,并且在重工业电影越发重要、票房收益越来越大时,紧随其后的影院升级改造工程同样是目前的一个大的趋势。
大数据对于电影发行和放映终端各个方面都有着巨大的帮助和作用,艺恩数据能够从影片定档、发行计划、排片效率和监督复盘等多个维度对电影市场上的许多环节提供数据参考运用和帮助。张馨月在现场为大家介绍了艺恩数据APP和艺恩智库在大数据时代对电影发行的帮助。
首先艺恩数据APP里会详细列出影片的的特点,包括类型题材、卡司、受众基础、过审时间、宣发成本等,还有对竞品进行分析及档期特点进行归纳总结来帮助发行方对影片档期的决定提供参考。
第二,艺恩数据会详细从前期宣传和发行动作多个维度对影片的发行计划提供参考,比如想看评分、预售成绩和推介会/首映礼、线上电商补贴、阵地物料、异业/个人偏好/分账比例调整等。
第三,艺恩智库和APP数据盒还能够从7000部影片日票房、20万部影片信息中多维度交叉筛选分析影片和影院的特点,并且会提供详细的数据指标用于监测、指导排片的合理性。
艺恩数据还拥有国内领先的saas化工具,实现PC和手机端双屏互动。
艺恩分享沙龙第二期在四位精彩的分享和交流下圆满结束,艺恩还会定期举办线下沙龙,邀请业内同仁一起探讨行业热点、分享专业精神与观点。
以下是现场Panel环节部分实录:
电影市场趋势、技术、发行和影院非票业务都聊过了,那么接下来我们以Panel的形式聊聊行业热点,有请赵总、辛总以及艺恩解决方案中心研究总监付亚龙老师台前落座。
1
.问:
三位对于最近锁场、大规模预售退票等乱像怎么看?中国电影市场要如何才能保持良性发展?
辛佩剑:
其实这么看,如果你要是不让人家退票的话,用户体验还是非常不好。那其实这个东西有利有弊,可能需要国家出面调查一下原因。这个事情也有好有坏,发生这个事情之后,不会再有人这么干。
赵思行:
首先从电影局的角度,对这件事是严厉抨击的,这是打破市场行为的一种行为,但是光从国家监管这块来说,国家肯定是要去治理的,而且技术手段上相关的事也是可以避免的,现在也进入信息化时代了,和原来不一样,以往这种作假的行为可能一两天之后才会被发现。现在平台也做出了及时的改进,比如推出了“退票率”,显示退票数和退票人次,让这些信息都完全公开透明化。所有从政策监管和技术手段上,现在都是能够做到预防类似的事件再次发生。
付亚龙:
这件事可以从几个方面看,首先像刚才赵总所说,需要政府监管层面和相关技术手段的跟进,其次也有行业自己的问题。目前很多这种平台兼具很多功能,卖票数据服务发行都做,那如果这样做的话,对于下游影院,甚至对于观众这方面来说属于一种垄断行为,这个也需要平台这边比如甲方,就是片方发行方他们的一些审核,包括一些重要手段来监控,总而言之这件事特别对于下游影院伤害比较大
2
.问:
付老师,我们知道2017年国内银幕数就已经突破五万,但影院单银幕产出能力却每况愈下,除了基础设施增加的观众分流,还有哪些因素造成了这种现象?
付亚龙:
这个问题比较大,而且这个里面造成因素很多,第一个直接因素就是我们这种银幕增速大于观众和票房这种消费增速,所以它会导致这种银幕平均产出的一个下降。另外一个还是基于这种本身,影院这种观影业态在目前来讲是有很多娱乐产品,比如像线上视频电影或者是很多其他的互联网线上消费娱乐业态,对于影院有一定的分流。
影院的核心竞争优势,还在于本身的视听消费技术和场景,所以影院目前来讲,它对于观众的粘性或者票房提升是一个非常大的外部因素的挑战。另外一个从影院或者电影本身来讲,还是看本身内容,这是个内容供给主导的传统业态,这种影片的生产,包括这种内容层面的提升,还有我们对于影院和电影产业的消费的习惯,观众层级的细化,各种各样的因素会导致提升未来影院的一个单行产出的效率,但是还需要影院这块,多一些策略跟进,现在影院的竞争压力还是比较大。
3
.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