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面蓝色字关注,即可免费收阅政商内参。
By政商内参 (微信最好的政经读物,以专业的视角传递政商信息,深度解读政商新闻,这里使你了解更真实的中国) 微信号:zsnc-ok
来源:凤凰财经(finance_ifeng)综合上海证券报、人民日报、侠客岛、谈股问君 作者:国泰君安策略团队李少君 王焯 汪杰、国信固收研究 作者:董德志 赵婧、央行参事盛松成报道
在刚刚过去的周五周六,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召开了,虽然早有风声,但直到昨晚党媒的报道放出前,没有人知道具体哪天开的会。为什么搞得这么神秘呢?因为这可是金融界最高规格的会议。
本届会议规格空前
本届金融工作会议的规格远高于往届。以往会议由国务院总理主持,而本次会议由总书记直接主持,多位政治局常委、在京政治局委员、人大、政协、地方政府领导均出席了会议。
可以看出,中央对金融工作,以及对本次金融工作会议的高度重视,达到2002年以来较高水平。
而且,以往会议通常安排于年初(除了第一届),而此次会议的召开时间却延后了半年,也透露出本次会议的特殊性和对未来金融领域改革的重要意义。有分析认为,本次会议是十九大之前最为重要的一次会议,可以预计,会议中的一些重要表态与政策方针将成为“十九大”的内容。
这当然是由于过去几年中国的金融环境决定的:
2010年以来,我国宏观经济增速整体逐年下行。受经济压力和利率市场化影响,银行规避金融监管,大力发展高杠杆的同业融资、非标投资和表外理财。监管套利、空转套利和关联套利,使银行资产负债两端存在严重的期限错配,如果控制不好有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
从海外因素看,伴随美联储加息提速、年内或启动缩表;欧洲通缩风险消退,开始酝酿退出量宽,全球流动性拐点已至。
国内和海外因素意味着,中国必须把握好金融去杠杆窗口期,夯实基础、扎紧篱笆,应对大潮来袭。
在这样的背景下,本届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传达了两个信号,四大原则。
两个信号:
一是要加强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服务,
二是要加强金融监管,防范金融风险。
四大原则:
其一,回归本源,强调了金融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服务实体经济);
其二,优化结构,强调了完善金融的三大组成部分(市场、机构和产品体系的完善),强调了要坚持的重点(质量优先、发展协调;强调了融资便利、降成本、提效率和风险可控);
其三,强化监管,此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确认监管模式为“功能监管、行为监管”,这是首次在如此高规格的层面对监管模式的改变进行确认,标志着“机构监管”将成为过去式,这是监管模式的重大转变。
其四,市场导向,强调了市场在金融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从会议的内容来讲,许多信息其实在市场预期之内,主要讨论的就是金融监管体制顶层设计、银行体系改革、金融风险防范等重大战略问题。
如果说,过去历次金融工作会议都将金融发展作为未来改革和发展的主要任务,这一次,防范风险和加强监管显然占据了更为优先的地位。
1、实体经济离不开金融,金融要回归服务实体经济的本源
金融与实体经济是共生共荣、相互促进的,离开了实体经济这个根基,金融业就会吞下自我膨胀的恶果,而没有金融业的良好发展,实体经济也会缺乏活力。
金融加杠杆,理想的情况是投向实体经济,满足实体的债务融资需求。但在实体经济杠杆率不断攀升、投资回报率边际下降的时候,资金就会回到金融体系内自我空转、自我膨胀,也就是“脱实向虚”的现象。
近半个世纪以来的全球金融史也表明,发生金融危机的经济体受到的影响几近摧毁性,究其原因在于这些国家或地区的金融体系存在内在缺陷,金融发展和创新长期“脱实向虚”,脱离了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
这次金融工作会议强调,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要把主动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总体上看,中央没有要加快去杠杆速度的表示,对金融市场是定心丸。但对于金融机构来说,中央发出的信号仍然是非常明确的,在业务经营上不能有侥幸心理。
2、对货币政策这一块,有几点变动值得关注:
(1)“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改变为“稳健的货币政策”。此次去掉中性两字,印证了货币政策已经由前期的中性偏紧转为中性。
(2)措辞由以前的“稳增长、调结构、防风险”,改变为“稳增长、调结构、控总量”。
把防风险换为控总量,可能是对前期风险防范成绩的认可。而对于控总量,我们理解可能是M2及信贷增速。
3、未来工作划重点:国企降杠杆和地方政府债务。
债务风险是金融风险的重要方面,高杠杆率和政府隐性债务问题依然存在。这次会议提出,要把国有企业降杠杆作为重中之重,抓好处置“僵尸企业”工作。
4、监管从严,地方债终身问责
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继续传递出从严监管的思路,凡是涉及到监管的提法表述都强调了一个“严”字。
习总讲话指出“各级地方党委和政府要树立正确政绩观,严控地方政府债务增量,终身问责,倒查责任。“终身问责”的说法之前是没有过的,表明了中央控制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决心。
5、三会非简单合并,“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监管协调体系升级到2.0版本
设立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是此次会议的重要成果之一。
此前市场预期“一行三会合并”、“双峰监管”等监管机构改革方案,但从最终落地来看,采用了最符合中国实际的方案:在国务院层面设置统筹监管机构,一行三会仍然相对独立。
“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是2013年设立的“金融监管协调部际联席会议”的升级版,从以前的“水平协调”到现在的“垂直协调”,监管协调体系正式从1.0版本升级到2.0版本。这实际上也意味着,此前“一行三会”自行协商的效果并不理想,需要有更高的层面进行统筹。
与原有的金融监管协调部际联席会议相比,委员会的职能完整,层级更高,金融监管协调将会是其重要的工作之一。在这个委员会中,强化的是央行在宏观审慎管理中的主导地位。这倒不简单是官员行政级别高低问题,而是央行在金融体系中的核心功能决定的。
央行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统一宏观审慎,是最后贷款人。当出现系统性金融风险和流动性危机的时候,央行如果不能对金融机构、金融产品等信息全面掌握,就无法及时有效地履行最后的贷款人职能。
总的来讲,此次会议明确了金融的重要性,成立了新的机构,形成了新的监管框架和理念;对金融去杠杆、金融监管协调化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对资本市场也将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中小金融机构”被意外支持,“互联网金融”被意外抑制
本次会议有一处对比很有趣,对于市场热炒的“互联网金融”,此次会议持抑制态度;而对于被市场普遍看空的“中小金融机构”,此次会议却大力支持。
之前,金融市场一直较为热门的互联网金融,Fintech等已经成为2016年以来的热点词汇,但此次会议对互联网金融仅涉及一句“加强互联网金融监管”,政策层的表态明显负面,这验证了政府对于防风险的重视态度。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此次会议对于“中小金融机构”的态度十分积极,这与2016年底以来的市场感受完全相反。此次会议强调“发展中小银行和民营金融机构”,总理指出“大力发展中小金融机构”,而2016年底以来,金融机构中最受伤的是城商行、农商行、民营金融机构。此次高层的表态,有望扭转“只扶持大金融机构”、“国进民退”的市场预期。
来源:凤凰财经(finance_ifeng)综合上海证券报、人民日报、侠客岛、谈股问君 作者:国泰君安策略团队李少君 王焯 汪杰、国信固收研究 作者:董德志 赵婧、央行参事盛松成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