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笔记侠
-1~6岁CEO都在看的第一手笔记干货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财联社AI daily  ·  都来了,DeepSeek“朋友圈”再扩容 ·  昨天  
财联社AI daily  ·  都来了,DeepSeek“朋友圈”再扩容 ·  昨天  
小小牛财经  ·  deepseek前沿科技浙江人 ·  5 天前  
小小牛财经  ·  deepseek前沿科技浙江人 ·  5 天前  
看金坛  ·  DeepSeek眼中的金坛是这样的 ·  5 天前  
看金坛  ·  DeepSeek眼中的金坛是这样的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笔记侠

孟晚舟最新演讲:真正的能人,不是能说,而是能做

笔记侠  · 公众号  · 科技自媒体  · 2024-11-19 21:36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主要介绍了华为轮值董事长、CFO孟晚舟在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第九届研究生毕业典礼上的演讲内容。孟晚舟在演讲中分享了两个关于知识与实践的故事,强调了知识与实践的结合以及普通人在组织中的重要性。她还谈到了优秀人才的定义以及企业应该如何激励员工。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孟晚舟的演讲主题和核心观点

孟晚舟的演讲主要围绕知识与实践的结合,以及普通人在组织中的重要性展开。她强调了知识并非与生俱来,需要主动探求和打破固有认知的束缚。她还提到了优秀人才的定义不仅仅是高学历或高成就,而是在于能否在本职岗位上提高工作效率和实现价值。

关键观点2: 孟晚舟分享的两个故事

孟晚舟分享了两个关于知识与实践的故事,包括华为博士军团解决光纤问题的实践以及合同全检会计的任务在保持极高作业质量的同时所展现的专业精神。这些故事展示了实践出真知,专注出深知的道理。

关键观点3: 华为对工匠精神的重视和激励机制

华为通过设置奖项和鼓励员工学习工匠精神等方式,重视并激励那些默默无闻、踏踏实实为企业做出贡献的员工。这种激励机制鼓励员工去做更大、更长远、更基础性的事情。

关键观点4: 人才质量与工作效率的关系

孟晚舟在演讲中提到了人才质量的重要性,并列举了多个员工案例,说明人才质量不仅包括学历和资质,也包括在本职岗位上提高工作效率和实现价值的能力。


正文



内容来源: 本文来自网络公开资料。

责编 | 排版 | 二月
8682 篇深度好文:4277 字 | 13 分钟 阅读

组织管理


笔记君说:


前几天,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第九届研究生毕业典礼在该校礼文堂举行,华为轮值董事长、CFO孟晚舟作为特邀嘉宾发表了精彩演讲。


孟晚舟谈到很多观点,比如:


“并非站在山顶才能被看见,不是只有伟大才值得被歌颂。一座大厦的根基,正是由普通人‘一生一事’的执着、‘精进不息’的专业、‘毫厘必究’的严谨和‘千锤百炼’的卓越构筑而成。”


“知识并不是与生俱来的,更不是一成不变的,唯有培养主动探求的意识,打破固有认知的束缚,才能恒久地去接近它们。”


以下为演讲全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很多同学都希望抓取尽可能多的知识、尽可能不遗漏任何热点,难免都会有一点FOMO (fear of missing ou t,害怕错过


我想说,知识没有穷尽,但学习可以聚焦;学习没有捷径,但努力可以恒久。选择越多,我们就越要保持清醒和克制,要把宝贵的时间和精力用在学习和思考上,用一个强大的内核,去应对变化的世界。


下面,我和大家分享我身边的两个小团队的故事,希望同学们能有些收获。


、真知一定从实践中来


大学毕业后,有人继续在学科前沿仰望星空,也有人走进真实的应用场景。在华为,有一批批博士,拿着“手术刀”,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去解决一个个实际难题。


这其中,有一个博士军团,拿着他们的通信、光学与材料专业的“手术刀”,深入到骄阳似火的一线,蹲到机器轰鸣的生产车间,冒着大雨跟着客户下现场,在实践中,攻克了一个困扰业内20多年的难题,被评为光接入网最伟大的创新之一,如今已在全球规模商用。


这个难题是什么?


在我们所在的城市、居住的大楼里,在我们眼睛看不到的地方,都部署了大量光纤。地球上,有亿万根光纤,穿过家庭、穿过小区、穿过城市、跨越高山和海洋,将我们联接在一起。我们打电话、发微信、刷视频,都离不开细细的光纤。


有没有人想过,光纤坏了怎么修?这个问题,曾经深深地困扰着我们。因为光纤是无源的,无法承载电信号。传统做法是,在每根光纤上贴标签纸,出了故障,就只能通过人工方法来一根根排查,效率极低、成本极高。


华为的博士军团,创造性地提出在光纤里印刷光虹膜,相当于在光纤芯里打上了“光二维码”,让每一根光纤都有专属身份标志,再利用光的感知能力,实现对“光二维码”的识别,只需扫一扫,每根光纤很容易被识别。


但从idea,到一个产品,再到规模化商用,中间还有很多“跳”。给每一根光纤打上“二维码”,其难度相当于在头发丝上雕刻一个维纳斯。


真正开始落地的时候,他们才发现,每一个环节问题层出不穷:


理论上证明成立,但没有考虑实际器件约束,一做实验就失败了;


而当实验室验证成功了,到现场验证时,太阳炙烤,材料升温,一个参数失效,又会导致整个系统失效;厂家的工艺也还达不到要求,博士们要在车间蹲点,手把手带着工人提升工艺,没有相应的生产线,博士们便协助供应商从0到1,进行突破。


成功的那一刻,一位博士感慨:“ 在idea变成现实的过程中,仅凭掌握的理论知识和原理是远远不够的。从理论到产品,中间还存在着巨大的gap (差距) 在华为,70%的工作,就是在弥补这个gap (差距) 。”


真实场景中产生的问题,不仅要依赖在校期间所积累起来的强大理论基础,还要双手沾灰、两脚沾泥,在实践中解决一个又一个课本上没有遇到过的难题。


1950年元旦,“现代管理学之父”德鲁克去探望他的老师,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老师对德鲁克说:“仅仅凭借自己的书和理论而流芳百世是不够的。除非能改变人们的生活,否则就没有任何重大的意义。”



这句话深深影响了德鲁克,德鲁克认为: “才能本身毫无用处,任何一种知识,只有当它能应用于实践,改变人们的生活,才会有价值。”


“心中醒,口中说,纸上作,不从身上习过,皆无用也。”希望同学们能够在仰望星空的同时,双手沾灰,两脚沾泥,迎接进入社会的这一堂“基础课”。


实践出“真”知,专注出“深”知。专业不仅是稳定自身内核的根基,也是铸就组织价值的基石。


二、不是只有伟大才值得被歌颂


在华为的财经团队里,有一群默默无闻的群体,虽然从事着看似平凡的基础工作,却能把每项工作做到极致;他们虽然没有耀眼的学历或履历,却用一个个“零差错”,在各自的岗位上诠释着“优秀”。


“优秀”的定义从来不是唯一的。拿着“手术刀”在实践中解决难题的博士生是优秀的,长期高质量交付日常作业的工匠也是优秀的。与岗位需求相适配、尽职尽责的员工,就是我们所需要的优秀人才。


比如,有一个岗位,叫做合同全检。合同全检会计的任务,就是在公司的采购合同签署后,检查交底信息与合同文本的一致性。每天的工作内容,主要是比对采购订单与合同中的信息是否一致,识别合同中是否存在潜在的风险条款,及时沟通、登记和跟进各类问题。


这个岗位年均比对6000份合同,始终要保持极高的作业质量。他们既懂合同,又懂业务,还要给前端业务环节提出改进建议和建设方案。


听起来,这些事也许并没有多么惊心动魄,但他们准确无误的作业支撑着我们每年近千亿美元的付款。



并非站在山顶才能被看见,不是只有伟大才值得被歌颂。一座大厦的根基,正是由普通人“一生一事”的执着、“精进不息”的专业、“毫厘必究”的严谨和“千锤百炼”的卓越构筑而成。


优秀,是时间淬炼下的坚定,也是在不懈攀登中的沉淀。


“心心在一艺,其艺必工;心心在一职,其职必举。”希望大家尽到足够的努力,交付每一份工作,履行每一分责任,勿以事小而懈怠。


奋斗诗篇的一笔一画都是收获,漫漫征程的一朝一夕都是精彩。成长就在点滴奋斗中,背朝灯火,面朝星光,在平凡中诠释非凡。


同学们,你们即将踏上新的人生旅程,去追逐梦想,去实现价值。愿你们在这场旅程中收获智慧和勇气,收获谦逊和坚韧。愿你们在这场旅程中,梦想永远炽热,心灵永远年轻。


但也请别忘记, 人生不是一场关于成功的竞赛,而是一条永无止境的求真之路、求知之路。


知识并不是与生俱来的,更不是一成不变的,唯有培养主动探求的意识,打破固有认知的束缚,才能恒久地去接近它们。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笔记侠立场。


延伸阅读:

光鲜背后,离不开一线的寂寞英雄


任正非经常讲,我们一线的工作人员也是很辛苦的,华为虽然挣钱,但是一线的工作人员非常辛苦的,是无数的辛苦的一线工作人员才有华为的今天,我不能忘了一线人员。


1.寂寞的英雄,也是伟大的英雄


为了让员工获得尊重,激发其内在的自我实现需求,华为设置了很多主题突出的奖项。但发奖的核心问题,从来不在于内容与名称,或是奖金的多少,而在于奖给谁?


华为内部经常用扁鹊三兄弟的故事来阐述这个问题。


现代企业的考核制度必然促使员工追求快速完成任务,使企业快速获得现金流,快速完成KPI,就像扁鹊一样,能做大手术、危重手术,手到病除,起死回生。


扁鹊这类人当然会戴大红花、走红地毯,会获得更大的回报和认可。


但社会上也有不少像扁鹊的二哥和大哥这样的人。他们或是从事难度不那么高,且较为常规的工作;或是从事预防性工作,在大病发病前,就对问题/危机进行了前置处理。


在现代企业制度下,这些人的KPI看起来会很小,绩效评估也没有关键亮点,奖金和激励就都很少。


华为和任正非在2000年就开始强调“奖励扁鹊大哥、扁鹊二哥”,重视“职业管理者的责任与使命”,即责任结果导向 (基于岗位的应负责任,更具有客观性) ,而非绩效结果导向 (更容易受认知与评价影响)



任正非内心深处非常重视扁鹊的兄长们,因为他知道企业实际运作中,扁鹊的兄长们恰恰是最容易被忽视的。


而他们,往往就是那群“板凳要坐十年冷”“忍受很多磨难甚至失败但一直不懈追求”的华为精神的象征。


华为还经常用“工匠精神”来形容寂寞的扁鹊大哥、二哥这类人。


工匠有两个特点:


其一,他做的事不是半年之内能见效的,有可能需要一年、两年,也可能是十年甚至终其一生都见不到效果,是一些更长远、更大、更基础性的事;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