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有故事的人
人人都有故事——“有故事的人”是华人世界知名阅读品牌凤凰读书(ifengbook)旗下故事专号。我们乐于发掘普通人的故事、普通人的人生与记忆。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小米汽车  ·  2月5日起,小米SU7 ... ·  昨天  
高工智能汽车  ·  首发!W/AR-HUD前装搭载率突破15%, ... ·  3 天前  
理想汽车  ·  理想汽车2025年1月交付29,927辆 ·  5 天前  
小米汽车  ·  ​小米SU7 2月限时购车权益 ·  4 天前  
小米汽车  ·  #小米SU7# ...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有故事的人

我的保姆去了西班牙,有个坐拥一套别墅、5000平厂房的西班牙帅哥在追她 | 有故事的人

有故事的人  · 公众号  ·  · 2018-01-14 18:07

正文


>>> 人人都有故事

这是有故事的人发表的第1088个作品

作者:凡人钒语

原标题:我的保姆去了西班牙,

还有个坐拥一套别墅,5000平厂房的西班牙帅哥在追她



十多年前,


她是个不知有请假权利的人。


今天,她却知道一个人应当争取


应有的社会权利与地位。


建梅微信我,说十一回国。问我国庆节期间在家不?她要来看我。


十多年前,建梅是我家保姆。小小的个子,黑黑瘦瘦的,但人特实诚。除了不怎么会烧菜,其他活干得没话说。她一刻不得闲,把家里的角角落落整得干干净净,井井有条。她还是种花能手,屋顶花园经她一拾掇,充满了生机,不见一点残花败叶。


有一天,她突然问我,能否请假回家一趟。我说你又没卖给我,怎么不可以呢?不过你请假要提前两三天通知我,好让我有个安排。她说,开学初要请假两天,家里孩子刚上小学一年级。"孩子上学让孩子她爸送好了。你这样来来回回,时间都耗路上了,路费也是一笔开支啊。"她支支吾吾地低着头,嘴角抽动着,最后忍不住嚎啕大哭起来。


说老公好吃懒做,啥事都不管,孩子的学费他不会出的,根本不指望他会送孩子上学。我被她吓得手足无措,慌忙递过一包餐巾纸,安慰她。她哭得涕泪横流,纸巾堆了一堆。


她说,自己是从家里逃出来的。原来在家卖水果为生,每天起早贪黑去进货,卖了水果回家,还要做家务。老公游手好闲,看她不顺眼,还打骂她。说她没用,说村里谁谁的老婆赚大钱。


有一回,她刚收摊回家,累得不行,看到躺在床上的老公,轻轻说了句什么。想不到,老公一骨碌起身顺手操起枕头柜上的电扇砸了过来,她下意识地一挡,左手当场就断了。她回娘家养好伤后,外出打工,再也没回夫家了。听母亲说,没过几天,老公两手空空地竟然把两个女儿也送过来抚养了。


我问她,这样的老公,为何不早点离婚?反正靠不住,连孩子都不养。她说,农村人觉得离婚很丢人。父亲对她说:"建梅,你看看,村里哪个女人离婚后是幸福的?破老公,挡挡风,还是凑合着过吧,免得丢人现眼。"要是我遇到这样的男人,早离了。


干了两年,她就辞职回家了。她父亲突然中风瘫痪在床,母亲一人照料不过来。她打电话给我,说偷了我一张照片作纪念。如果我舍不得,可以寄回来还给我。她说,那张照片实在太美了,她很喜欢,偷回去给母亲看。


她在一家私人幼儿园当老师,刚好可以照顾上幼儿园的小女儿,目前生活还算舒心。我说,你的两个兄弟在西班牙,应该想办法出国去。你两个女儿现在花费不大,如果读到高中,以你目前的收入根本养不活两个孩子。


有一天,她突然背了一大袋的土特产来看我,说要跟老公离婚,问我怎么整?我帮她写了诉状,教她怎么收集证据,并指点她向当地妇联求助。过了几个月,她打来电话,说离成了!女儿一人一个,两人放弃财产分别写给了女儿。她说,蔡老师,财产能分一半,以前我想都不敢想。以前,老公叫嚣要离婚可以,她得把彩礼钱吐出来,还要出女儿的抚养费。


后来,她借了一笔钱,真的到西班牙去了。先是在华人手下打工,几个月后到西班牙人的工厂打工。她给我写信,寄明信片,讲她初到西班牙的感受。说这里人与人很平等,她利用工余时间到语言学校学习,还考了驾照。


每年寒暑假都会给我打一个电话,絮絮叨叨她的工作和生活。由于工作认真负责,三个月后,老板就跟她签订了无固定期限合同。两个女儿也被她带出去了,还按揭买了一套三室一厅的房子,距离马塞罗那仅有半个小时的车程。出国前借的十几万元钱,也都还清了。


"叮咚!"我打开门,建梅高兴地高声叫道:"蔡老师,我们终于见面了!"她热情地拥抱我,我发现她气质变了许多。穿着质地精良的全棉衣裤,不再是十多年前的那个可怜巴巴的黄毛村姑了。


我们坐在客厅的沙发上聊天,她说,国内的空气怎么这么差?在上海机场一下飞机,一股热浪扑面而来。空气污浊窒息,她的喉咙马上发痒咳嗽。还遇到骗子,让她办这个卡那个卡的。"唉,我们国家怎么变成了这样了呢?骗子这么多。"她不解地摇摇头。


她还说国内的食品也不行,陪母亲去买肉,"那样的肉怎么能吃呢?我是在肉制品产工作的,像母亲买的那肉,在西班牙检验肯定是不合格的。""国内的食品真贵,蔡老师,我在你微信上看到你买了个花菜就要十七元人民币,在西班牙超市,这样的仅卖一个欧。""我们西班牙食品跟德国一样,非常安全,物美价廉。"


我说,建梅,我真佩服你,一个人打工带着两个女儿,还买了三室一厅的房子。她说:"蔡老师,我那个是二手房,按揭贷款的。我生活还不错的,女儿上学免费,因为我是单亲家庭,享受优惠政策。校外培训班学费都减半的,连公交卡都是半价的。"


她还说,西班牙人有些也不怎么好,会欺侮人的。但是政府工作人员却是怕老百姓的。她讲了修房子的事。她的房子有点漏水,她打电话过去,叫人来维修。对方有点怠慢,她立马说我是纳税人,你们拿着纳税人的钱,却不及时赶过来,我要向你们上级部门反映。


她指着有点发黑的天花板,说我女儿很爱干净的,周末回家,这样的环境叫她如何睡觉?政府工作人员赶紧向她道歉,免费给她维修。我问,怎么修房子是免费的呀?她说,房子是我自己的,我们交了房产税的呀!


她说,她没有像其他华人那样去做生意,一直老老实实地打工,安心把两个女儿拉扯大。现在大女儿已经拿到了全欧洲通用的美发师证书,生意非常好。小女儿也读初三了,不过汉语有点不行了,都是讲西班牙语的。女儿读书很轻松,几乎一半读书,一半旅游。


建梅真的变了好多,说话经常夹杂着一些西班牙语。她说自己基本上都是跟西班牙人一起,很少跟当地华人接触。西班牙人对她很好,亲切地叫她玛利亚。我说你怎么给自己取这样的名字啊?


她说西班牙人对"建梅"两个字的发音很困难,那里叫玛利亚的人很多,就取了这个名字。"我业余时间有时跟西班牙人一起聊天,他们边喝啤酒边聊政治,说佛朗哥统治时期怎么专制。"我说你也知道佛朗哥?嗯,她说听多了,她也渐渐听懂他们讲什么了。


"现在西班牙也没以前好了,难民很多。非洲来的黑人素质太差,尤其是男人,很会娶老婆,离了再娶,一个人大约都有三四个老婆,又会生孩子。环境都被他们搞坏了,而且有点动荡。西班牙在欧洲国家里算是穷国。有时,我会把女儿不穿的衣服洗干净,送给比我穷的人。"


我问:"你去了西班牙这么多年,难道就没有考虑自己的个人问题吗?我经常跟你讲,趁年轻,找个合适的,也好有个照应。"她说:"有,我们厂里有个检验员,兽医专业毕业的。身高183,比我大五岁。离婚两年多了,目前和母亲一起住。离婚前,我们就是好朋友。现在正在追我呢!周末邀请我去郊外玩,好几次问我:玛利亚,你跟我一起生活吧?""他人好吗?""人很好,我这次回来一个月,他每天到我家给小女儿做饭。"


她让我看手机里的照片,一个外国人高高大大,卷曲着灰白的头发,浓眉大眼,眼神透着一股善良,正和小女儿一起用餐。"不错,挺帅的呢!"我赞许道。她说:"主要是心地善良,他老婆跟他闹离婚时,说儿子不是他的。他说,怎么不是我的?亲眼看到他生出来的啊,我养他长大,他就是我的儿子啊。儿子高中毕业,不想读书了,他就给儿子买了5000平的厂房用于汽车修理。"我说,真难得啊!


建梅说:"他心地善良,喂养的狗狗见了他都特亲热。前妻离婚后没有房子,他的别墅就让她住。平时我们去郊游,他会叫儿子给我背背包,很会照顾人的。儿子也乖,很顺从的。我还没答应他,跟两个女儿商量这事。女儿说,只要你自己感到幸福就是了。""快点答应他,这么好的人,要是在国内,你根本找不到。"


这十年,建梅是发生了多大的变化呀。十年前,她是个连自己的请假权都不知道人啊!


在送她去车站的路上,看到马路上迎面而来的摩托车驾驶员不带头盔,立马叫道:"不遵守交通规则,警察怎么不管?人们也应该举报的啊。"我边开车边开玩笑:"建梅,你啥时也变成个爱管闲事的人了?"


临下车,她再次拥吻,跟我道别。望着她走向火车站的背影,心里不禁感叹道:建梅的变化实在太大了。


后记


我在微信里跟建梅说,我准备发公众号了,首篇就是写她的。发之前先给她看看。她说,你发吧,我同意的。还特意加了句"我没隐私的,离婚是正常的,一个女人为了生计,争取自己应有的社会权利和地位,都是正常的。现在我生活在欧洲较为自由、平等的国家,单身也是正常的。"真是应了那句话:环境改变人!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有故事的人』长期征稿,并提供稿酬。头条故事600元/篇,非头条故事500元/篇。




一经采用,即可获得凤凰新闻客户端、一点资讯客户端、企鹅号等中国知名网络媒体等大量强势的传播资源,并有机会被改编成广播剧在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的节目《故事酒吧》(调频FM95.4)播出。


『有故事的人』是凤凰网旗下一个为每个普通人提供讲述机会的非虚构故事平台。“人人都有故事”——都是一段值得被记录、被记住的故事,都有一个值得被珍视的、活生生的人。我们鼓励多元化的题材,探索非虚构写作的技法,希望收集和发布的故事均具有非虚构的特质——那些你我真实经历、耳闻目睹的事,人的回忆和讲述,对一件事情的记录,对一个事物的描述。除接受日常投稿以外也会定期发布主题征稿。


审稿周期30天,欢迎长期关注、来稿。




责编:糖糖

本文版权归属有故事的人转载请与后台联系

阅读更多故事,请关注有故事的人,ID: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