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
飞灵汽车
”,选择“
置顶公众号
”
关键行业资讯,第一时间送达!
————————
来源:
经济参考报
如今在汽车圈,如果你不知道马上要出台的“双积分”政策,那你就OUT了。在这里,我就说一说这个政策实施后各家的利害得失吧。
先说一说自主品牌企业。大家普遍认为,这个政策出台得越早,对自主品牌越有利。
其实也不尽然。自主品牌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北汽、比亚迪、江淮、奇瑞、众泰等,这些车企在纯电动汽车领域拥有一定的基础,而且发展势头不错;另一类是一汽、东风、长城等,这些车企在纯电动汽车领域基本没什么建树。
对前面这一类企业而言,“双积分”政策出台后,从短期看,利大于弊,有利的一面是,因为已有一定规模的产量,可以产生更多的正积分,而积分是值钱的;弊的方面则表现在,与以往国家直接强力补贴相比,单车积分换来的钱可能没有原来的补贴那么大,从而导致在与传统燃油汽车相比时,竞争力没有原先强。
而从长期看,利弊均衡甚至弊大于利,因为这一政策将逼着跨国汽车公司快速“拿起最先进的武器上战场”。这样一来,在纯电动汽车市场需求规模不会快速增长的背景下,车肯定不如以前好卖了。这也是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董扬为什么说“北汽、比亚迪的好日子到头了”的原因。
至于后一类企业,无论短期还是长期,均占不到便宜,因此将是受损害最大的群体。从这个意义上说,现在越早干越主动。这不,最近他们纷纷开始加速行动了——长城与御捷联手、东风与日产合资、广汽将新能源公司独立……
再来说说跨国汽车公司。跨国汽车公司也分为两种:一种是具有纯电动汽车基础的,如大众、宝马、奔驰、日产、通用等;另一种是没有纯电动汽车基础或基础较弱的,如福特、克莱斯勒、丰田、本田等。
对前一种跨国汽车公司来说,由于早已有技术储备,其中一些已有生产基础,缺的只是时间,因此他们纷纷向中国政府提出了推迟“双积分”政策实施时间的要求;而后一种跨国汽车公司,由于技术储备不够,或者需要重新调整技术路线(像丰田、本田过去主攻混合动力或燃料电池技术),需要的时间就更长一些,他们中间的一些企业,为了快速摆脱被动局面,采取了更为“激进”的做法,找不起眼的中国公司合作,比如福特与众泰的合资。
从短期看,“双积分”政策出台后,对任何一种跨国汽车公司都是不利的,他们中绝大多数都需要花钱买分;而从长期看,则可能利大于弊,因为这一政策激发了他们下大力气快速生产纯电动汽车的决心。况且中国政府这次还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给他们开了一个口子,可以成立第三家合资企业。
无论对自主品牌企业还是对跨国汽车公司来说,“双积分”政策的实施均有利有弊,而且短期、长期利弊不一,那么有没有利远大于弊的获利者呢?
有,一是政府,通过“双积分”政策,政府将补贴这个大包袱彻底扔出去了。同时,还有力地促进了电动汽车产业的投资。另一家则是纯电动汽车配套商和服务商,这一轮投资必将带动电池、电机、电控等零部件需求的大幅增加和充电等服务需求的大幅增长。
由此可见,这两个被许多人忽视的主体,才是“双积分”政策出台后最大的赢家。
添加飞灵运营微信号:
feelingcar77
(入群,投稿,合作,找工作,招人)
点击底部
【写留言】
对本文进行犀利点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