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信书院
让读书像吃饭一样容易
目录
51好读  ›  专栏  ›  中信书院

“我不是故意的,只因为我恰好是个女性”

中信书院  · 公众号  ·  · 2020-10-21 19:55

正文

2020年很苦,但生活需要点甜,于是大家通过喜剧、相声和脱口秀类的节目来放松自己,比如最近通过脱口秀大火的杨笠和李雪琴,她们的段子风靡微博和朋友圈。

新一届《脱口秀大会》在最近结束了总决赛,在总决赛上,阿信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莫过于杨笠了,即使你没有看过这个节目,也一定听过她的段子——“这个女的有点东西。”

杨笠的段子频频上热搜

温柔一刀如杨笠或李雪琴,幽默是她们的武器。

演员张雨绮称赞道:“终于看到一个如此(让人)兴奋的(表演),我很开心,终于不是只有直男的价值观存在了,对吗?”

杨笠吐槽男性自信

杨笠的段子源于她对女性生存现状的调侃,吐槽被催婚、吐槽婚后女性遭遇、吐槽社会对女性的偏见。她用一种天真的口吻把社会上那些大家选择性忽视的问题讲了出来。

那些原本大家司空见惯的场景,经过杨笠的解说,化成了一个个笑话,台下不仅女人在笑,男人也在跟着笑。
讲这些“哈哈大笑之后,男人会沉默,女人会流泪”的段子,杨笠不是第一个。


这一夜,women说相声


其实早在2005年,著名话剧导演赖声川就已经尝试了让女人站在舞台上说相声,而且还是 “三个女人”。
《这一夜,Women说相声》是由赖声川编剧并执导的相声剧,讲述了在一场名为“Total Women”的产品公司酬宾大会上,两名超级业务员“蓝钻”和“红宝”,着急地等待一名神秘老太太亮相。


“过去的传统女性,无论你再聪明,口才再好,都是乖乖待在家里没有声音的, 只有当一个泼妇,是唯一有机会对外公开发声的时候 ”。

乍一听到这句台词,你可能会想泼妇是坐在地上或者站在大街上无理取闹的妇人。

但在赖声川导演的笔下,这位年过七旬的“泼妇”却是句句见血的时事热评家,就像刚才有关成为泼妇才是女性唯一发生机会的那句台词,正是出自她口。

《这一夜,Women说相声》的剧本首创于2005年,尽管已经过去了15年, 这些观点放到如今依旧是我们的讨论的热点 ,比如:

“什么,听说现在男女平等了?好哇,女人也可以工作了,女人也可以上班赚钱了,听说还是同薪同酬是吧?

可为什么我们邻居,钱妈妈她上了班之后,下班回到家里,那饭也没少煮,菜也没少烧,地也没少拖,孩子也没少带。

更要命的是,半夜她先生打外面应酬回来,一路从客厅吐到厕所,半夜起来拖地刷马桶的还是她,为什么不是她丈夫呢?“



据美国国家统计局统计世界各国女性参与劳动比数据:中国女性劳动参与率第一名,达到了70%,位居亚洲国家之首。

中国的女性现状,大概是既要出去工作赚钱又要管家做家务,可就算已经付出如此了,还时常能听见这些话:



“连一个孩子都带不好,这个妈怎么当的?”
“家里太邋遢,这个女人太懒了!”

关于这些的探讨在剧中都得到了解答。
在《这一夜,women说相声》中,“泼妇”周方氏老太太说出了自己心里的想法:

“班虽然上着,那肚子可没闲着,还得怀孕生孩子,这到了生孩子就得请产假,问题是一到了请产假,男性主管把那个眉头一皱,好像我们女人要请的产假,是种非常讨厌的病假,怎么着?这生孩子还是生病啊,我活到这把年纪才知道,原来女人大肚子里头,装的还是个病呢。”



《这一夜,women说相声》更像是 一场女性对于话语权的争辩。

而这个充满女性抗争意味的剧本出自男性剧作家赖声川之手。

赖声川的相声剧
场场爆笑,笑后亦有深度

“相声剧”是赖声川的独创形式 ,一经问世,便引起极大讨论,题材涉及到社会时事、性别议题、空间转换等,成为全世界都没见过的新剧种。


四部经典相声剧:嬉笑怒骂皆是文章
1983年,赖声川从美国回到台湾,成立了“表演工作坊“,30多年不间断地创作,“相声系列”是他的金字招牌之一。
赖声川认为: “相声基本是中国人唯一一个纯喜剧的表现形式,小品是后来才发展起来的。 我们民族太苦了,几乎没有什么喜剧,相声几乎是唯一的,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艺术形式,所以我有兴趣


赖声川

欢笑对于我们的日常生活是必要的, 赖声川的相声剧带给我们的不仅是欢乐,剥开赖声川的喜剧,能窥见一个时代的“悲” ,笑过之后,心中却涌起万千思绪,惊觉时代的残酷与苍凉。

有一次,赖导去上海某个被改建的老厂房参观,行走于这个新旧交织的空间中,赖声川不禁好奇,这个房子里原来有过什么人、发生过什么事情,如果我们可以看见那个时空的人,会是怎样的一番场景?

于是 《幺幺洞捌》 的剧情就这样展开了。
《幺幺洞捌》是 倪妮 的话剧舞台首秀,得到了大家的广泛好评。穿旗袍的倪妮真是太美了,每一帧都是“壁纸级”般的美。
除了倪妮,还有另一位文艺女神—— 郝蕾

初读剧本,郝蕾便爽快答应出演 《曾经如是》 女主角雪莲一角;而男主角张杰,还与赖导联合打造了同名主题曲《曾经如是》。

这部长达五个多小时的《曾经如是》是赖声川十年来在心中一直孕育的一部大作品,多次着手创作,多次因故延期,直到2019年初,赖声川应母校加州伯克利大学的邀请,在伯克利完成了创作。
“难想象导演赖声川在话剧《如梦之梦》之后会朝着更高的艺术极顶攀登,而《曾经如是》便是赖声川戏剧创作的又一道险峰奇景。”有剧评人这样评价。
相信深爱着《如梦之梦》的观众们,一定也会喜欢这部延续之作——《曾经如是》。
《赖声川剧作集:第二辑》
全7册惊艳集结


去年,我们集结了包含《如梦之梦》《暗恋桃花源》《宝岛一村》等赖声川九部剧作,出版了 《赖声川剧作集:第一辑》 ,受到了话剧爱好者的追捧和业内外的一致好评,豆瓣评分高达9.0。




现在第二辑也终于上市了!

本辑纳入的四部相声剧: 《台湾怪谭》《千禧夜,我们说相声》《这一夜,Women说相声》《那一夜,在旅途中说相声》。

从台湾怪象、千禧夜的时空转变、女性站上舞台说相声再到旅途中说相声,每一本都不止是剧本,更是艺术品,不论是话剧资深老粉,还是刚刚接触话剧的小白,都值得拥有。


除4部相声剧外,还包括最新的3部剧作 《曾经如是》《幺幺洞捌》《隐藏的宝藏》。


下面阿信就来说说这套宝藏作品,你必须拥有的三个理由!

一、金句频频,对话塑造故事,魅力难以言表

“这是一个没有英雄的时代,更是一个没有真爱的时代。”
“如是我闻,闻之梦中,曾经如是……”
“世界万物皆是苦,你明目张胆的偏爱就是救赎。”
话剧以人物对白为基础,加之演员的表演、舞台的构建、舞蹈音乐等辅助,一部大戏得以上演。
不同于在剧场中看戏,直接阅读剧本,能够在 回味中打造属于“自己”的舞台 ,一切难以呈现的场景在想象中得到充实,别有一番趣味。
二、导演亲自审定,好读易读,话剧入门者必备

赖声川被誉为“现今顶尖的中文剧作家”“亚洲剧场导演之翘楚”,由他编剧并导演的话剧巡演数年,仍一票难求。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赖声川导演的话剧是每一个话剧爱好者都必不可少的”必修课“
他的剧本都像小说一样好读,台词也都经过千锤百炼。 比舞台,直接阅读剧本也给人更多想象的空间 ,反复阅读每次都能有不同的感触。

传统剧本文本层级繁复,“部分”“幕”“过场”“动作提示”等交错复杂,普通读者很难看懂,而本套书由赖声川本人臻选剧目版本, 亲自逐字逐句审订,内容权威,适合大众阅读。
此外,本套书还独家收藏各个剧目世界首演信息,包含原始演出阵容、演出年份及地点、时间,满足剧迷收藏需求。
每部剧本前有演出场景介绍,舞台设计细节, “年轻人拿在手里就可以排戏” ;剧本后附有该剧每一版本的演出时间地点及演员和幕后阵容,超全演出资料首度公开!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