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豌豆人
家电君的文章发布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北方  ·  连夺8金!中国暂列第一! ·  6 小时前  
杭州日报  ·  刚刚,他哭了!冲上热搜 ·  7 小时前  
FM93交通之声  ·  突发重大刑案!嫌疑人在逃!照片曝光 ·  昨天  
杭州交通918  ·  猝不及防!预警!预警!杭州人下班早点回家 ·  昨天  
FM93交通之声  ·  67013元!刚刚,浙江官宣!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豌豆人

过去的5年和未来的5年(一个二级狗职业生涯的回顾与展望)

豌豆人  · 公众号  ·  · 2019-03-30 18:20

正文


我叫范杨。


2013 年中,我从瑞银证券转会加入国泰君安,算是正式入局 A 股卖方的游戏。

领导对着一脸懵逼的我说,

以后家电你来看吧, 11 月份我们年度策略会,你好好准备一下!

可是,等等,领导,我没看过家电啊……

不管,这是你的事儿。

噢……

2013 年的冬天,在家电君的分会场,一共来了 3 位好奇的小伙伴,我站在台上说,唉,大家往前坐一点吧,我们几个人小范围聊聊效果最好了

2014 年,开始直面新财富的压力。人人都有目标,然后我分到一个入围指标(对应前7),算是领导优待我,没有直接要求上榜(前5)。

第一年的研究,其实就是瞎搞,开了个公众号,然后每周写点乱起八糟的消费现象思考,比如花艺市场卖花大叔的互联网思维啊什么鬼的,还搞了一个什么系列。随着我手艺的进步,文章阅读量从两位数勉强挤上三位数。这一年,让我最痛苦的事情莫过于,这个行业的研究已经很全面了啊,我能研究个啥呢……

我的公众号(原名“泛论家电”)早期的一些文章


后来我越来越深刻地意识到, 做研究,最难地并不是写报告,讲故事,做模型,而是找到重要的研究话题,大白话是,提问题的能力 真的好难。

新财富的 PK ,主要就是看谁能够占领投票人有限的心智(定位理论),于是研究员搏出位的能力是很重要的,讲得学术点就是差异化定位自己的能力。

2014 年于我而言,主要是在学习,学习这个行业的历史,龙头公司的历史,尝试跟上市公司建立联系,跟客户建立联系,一切并不算太顺利。为了不被干掉,除了研究家电,还勤勤恳恳地接了建模估值培训工作,回头向来,付出都是值得的。

这一年,跟着智能家居的热点比较正式地做了一些系统性研究,对后来我更深刻地理解智能家居和物联网形成了初步地基础。不过在那个时代,靠这些研究达到差异化自己的目的是远远不够,于是有了至今小伙伴们都拿来调侃我的 P 图系列。岁月流逝,彼时的年少轻狂历历在目,应该会是这辈子都可以讲的趣事罢。

我在2014年制作的宣传图片之一


运气不错,2014年入围通知里竟然真的有我的名字,顿时心里小鹿乱撞,难道会有惊喜?当然,没有。事后知道,刚好第7。无论如何总算长出一口气,知道短期不会失业了。

领导说,小伙不错啊,还真能入围,那你 2015 年的目标就上榜吧!顿时一口嫩血涌到嗓子眼里。那时候根本不会跟老板 bargain ,竟然傻傻地在任务书上用足够难看地字迹签下了自己的名字。好吧

2015 年, P 图这招已经不凑效了,风骚的二级狗们都闻到了肉的味道, P 图营销上升为专业级竞赛,没有预算的我从 P 图大赛的舞台中央退到了观众席。


不过2015年发生了两件重要的事情:一是邀请到现任广发证券家电首席的曾婵加盟,极大地增强了团队实力;二是在这轮牛市中勇敢地讲出了“客厅经济”的投资故事。于是这一年,家电君拿到了人生中第一个新财富上榜(第二)——二级狗的合格证。

2015年新财富颁奖典礼上的留影


在正统的家电研究体系里,黑电一般被视为竞争格局最差的板块,盈利很难实质性改善,过去如此,现在仍旧如此。 2015 年推“客厅经济”有明显的富贵险中求的味道在里面,这也意味着我的家电研究在彼时还未正统化和体系化。这个工作,要在 2016-2017 年才逐步完善。

2015年“客厅经济”专题报告 封面


2015 年的疯狂,很快就结束了,市场由牛转熊,高风险偏好的研究策略必须要放弃。牛市推票,熊市做研究,这个说法有一定道理,倒不是因为想这么干,而是形势所迫。 2016 年我给自己定了三个目标:第一,系统性的总结一下消费品的研究应该有哪些视角,尝试梳理一个逻辑相对完备的框架出来;第二,重点做好市场比较薄弱的小家电行业研究;第三,从牛市中冷静下来,认真学习《金刚经》。这一年,我带领的团队完成了一系列 小家电的深度研究 ,个人在 7 月完成了 14 期的《 消费品的成长性分析框架 》,在 10 月完成了 29 期的《金刚经》读书笔记与分享。外部对我的认知在 2016 年更多落在《金刚经》上,甚至连我的夫人都开始担心我是否有出家的风险,但于我而言,这一年是我真正沉淀自己对于消费品研究思考的一年。简单形容我的 2016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2017 年,我的合伙人曾婵决定离开这个团队,独自发展。一个糟糕的开局。这一年,消费变得很疯狂,我还记得春节后在北京的寒风中开了一个电话会议,邀请了中怡康的左总来谈谈春节前后的市场形势,他说,今年( 2017 年)春节 1500 元以下价位段的空调份额大幅减少,均价提升很快。我吓了一跳,这可不是小变化,于是有了我在 2017 2 20 日的《 防御转进攻 》的报告,也有了 4 月《 找一个继续搞家电股的理由 》的随笔。后来都引起了一些反响。期间不少人笑我说,你再进攻也没用啊,家电已经涨了这么多了,弹性有限。当然,后来市场对于消费升级这件事情开始产生一些迷信,我也逐步从乐观转向谨慎,都是后话。


2017 我连续第三次新财富第二,这一年,是疯狂新财富年代的终章。错过了开始,但坚持到最后,应该可以给我儿子吹半辈子吧。

2017 年是重要的一年,除了在研究框架的完善上有进一步的成果(完成《 行业研究基本框架 》)外,随着我对家电行情无法继续自持的感受日益强烈,我在职业生涯上产生的焦虑也开始放大。二级狗似乎在这个点上都有类似问题,大家似乎内心里都认同一件事,就是二级狗的工作干不长,需要适时转型。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哲学三问,对二级狗来说,似乎来得比其他职业更早一些。

机缘巧合,了解到近几年攻城掠池的专家网络龙头凯盛想要建立一个研究平台,在寻找带头人,进行了几轮交流之后,我判断在专家网络平台上搭建一个研究团队是非常有前景的,最终决定加盟凯盛,组建产业研究院,从前线研究转型研究管理。

2018年加入凯盛时我与研究院早期的小伙伴们


与现实之间的差距是比较大的,全新构建一个研究,并且与原有的商业模式和团队良好融合会面临非常多的挑战,事实证明,虽然这个思路是正确无疑的,但是我个人在这么大的体系构建和团队培育上并没有太多的积累,实际推进的速度比预想的要差,再加上 2018 年比较糟糕的市场环境抑制,这一次大胆的尝试以遗憾告终。在此要特别感谢凯盛的 Roger , Serena , Bo , David , Grace , Rebecca , Sophie ,以及 RM AM KM 所有的朋友们对我的信任和支持,就不一一举出大家的名字了,我想他们能感觉到我的努力以及感激。虽然我离开了,但是凯盛的专家网络业务和我尝试落地的一些信息链产品,相信会为客户们提供越来越高的价值。

另一方面,能回到国泰君安,是我的荣幸和幸运,要特别感谢江伟总和黄燕铭所长对我的关照和信任。不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