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率领村村乐和多家厂商达成合作后,胡伟开始转变运营策略:
投资2亿元在1万个村庄做试点,整合1万个农村小卖部,运营规范后在全国60多万个农村进行放大。
与不少农村电商项目通过乡村小卖部、商超等方式卖货不同,村村乐与小卖部的合作形式是多维的:
为小卖部提供免费WiFi、提供管理系统让村民与互联网连接;小卖部使用村村乐品牌,帮忙发张宣传页、门口放场电影、联合上游厂商做一些免费试用品;门口竖广告牌等等。
更重要的是,村村乐利用这个小小的服务中心,收集到农村居民对于电商需求的各种真实数据,当大量村民对某种产品产生兴趣时,数据分析可以敏锐地侦测到这种趋势。
比如村民们最常用的电商平台是哪个?最喜欢买的电视品牌是什么?事实上,这些有效数据才是村村乐最具含金量的“产品”——互联网时代,能否掌握大数据直接影响着企业的产品决策。
村村乐一方面能够为企业下沉农村市场提供更多渠道;另一方面也整合起乡村闲散劳动力,为村民提供了切实的创富来源。
胡伟坚持“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为了帮农民解决农产品销售难题,胡伟推出了“一村一品”计划,以每个村打造一个农产品品牌为目标,由“网络村官”带领村民寻找当地的特色农产品,再由村村乐提供辅导资料,教农民进行包装,并设计相应的品牌标识,最终以电商的方式发布到网上销售,带动农民致富。
与此同时,村村乐也开始招募农村合伙人,农村合伙人一般是在农村做了多年生意,有投资能力的一群人,他们更有商业价值。村村乐会给这些人对接有优越销售政策和价格竞争力的产品、项目,并结合当地的情况为其提供业务培训、金融、技术等方面的支持。
胡伟表示,村村乐现在每年约有上千万的营收,业务能覆盖64万个村庄。近几年,村村乐一度受到资本的追捧,甚至被VC估值10亿元。
“农村的事情不是说了就能做到,做了就能做好的。厂商号称刷了多少墙,数据我们很清楚
。做农村这个事,没有情怀、没有商业支撑、没有市场化的强效机制很难做长久。”
胡伟每天睡前最后一件事,就是找几位村友聊一聊,解决大家提出的问题。
做农村事业,要脚底常沾泥土,与群众“同坐一条板凳”。而在胡伟看来,服务农村,要整个身子伏在泥土里,才能真正深入农村。
这也形成了村村乐长久以来接地气的风格,只有扎根农村,才能明白老百姓真正需要什么,才能把握农村互联网的发展方向在哪里。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