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多地新能源货车司机和销售企业反映,他们遭遇了'买保险难'的问题。保险公司对新能源货运车辆承保商业险存在拒绝或附加强制条款的情况,尽管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已明确要求不得对新能源车商业险采取'一刀切'拒保,但问题仍然存在。新能源货车的保费高昂,投保条件苛刻,导致车主和经销商面临困境。保险公司基于新能源货车赔付率高的考量选择不承保,但这让行驶在路上的司机面临更大风险。目前,新能源货车在保险方面面临挑战,需要保险公司制定科学精准的价格政策,各方形成能让步的解决方案。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新能源货车遭遇'买保险难'问题
多地保险公司拒绝或附加条件承保新能源货车商业险,导致司机和经销商面临困境。
关键观点2: 保险公司基于新能源货车赔付率高的考量选择不承保
新能源货车的产品设计经验不足和赔付率异常高导致保险公司选择规避风险。
关键观点3: 新能源货车在保险方面临挑战
新能源汽车,包括私家车和货运车辆,在保险方面都面临挑战。新能源货车的特性和高赔付率加剧了保费难题。
关键观点4: 需要保险公司制定科学精准的价格政策
专家建议保险公司制定科学精准的价格政策,与各方形成能让步的解决方案,以解决新能源货车的保险问题。
正文
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2024年12月28日
最近,有多地新能源货车司机和销售企业通过总台
中国之声新闻热线400-800-0088
反映,他们遭遇了“买保险难”的困境。多地保险公司拒绝为新能源货运车辆承保商业险或附加强制条款。
今年年初,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已明确要求,保险公司不得对新能源车商业险采取“一刀切”拒保。然而实际情况却是“一刀切”问题仍然存在。为何仍有保险公司拒绝承保新能源货车商业险?
在辽宁沈阳,某品牌的新能源货车经销商李先生告诉记者,他们销售的新车商业保险越来越难办理。起初,只是保费价格高,但后来条件变得越来越苛刻。
“2023年上半年情况尚可,但到了下半年,尤其是在11月和12月,部分保险公司开始拒绝承保。
对于愿意承保的大公司,保费比燃油车贵约30%。到了今年7月,非营运车辆的保险被拒,只提供营运车辆保险,保费高达约12000元。
”
10月份以后,李先生发现,本地大部分保险公司已经不再承保新能源货车商业险,他们只能利用在行业多年的关系找人在外省出保险,但这样的渠道也越来越难,不到10万元的车型,一年的保费甚至要两万元左右。
△
沈阳新能源货车车主在外省买保险也面临特殊“加费”
由于正常渠道无法上商业险,李先生和同行的新能源货车销量受到很大影响,七成的交易因保险问题而被取消。
为了获得保险,部分车主甚至转而购买客运版车型用于货运。
车主李女士去年11月购入新能源货车时正常购买了商业保险,而今年续保时,保险公司要求她变更车辆性质为营运,去购买更贵的营运险。她表示,非营运车辆的交强险今年被拒,投诉后才得以解决,“
商业险和车损险根本就不用想,
转营运后年保费超过一万元。”
记者陪同经销商李先生随机来到一家大型保险公司的门店,一进门,工作人员直接告知,
新能源货车上交强险都要层层上报,商业险一概不保。
新能源货车赔付率高
不仅是门店,一位与李先生有多年合作关系的保险公司工作人员透露,他们也想出单赚钱,但全省范围内的新能源货车都有上险难的问题。
这位工作人员坦言,今年行业对新能源货车的审核突然变严,主要是因为作为新生事物,
新能源货车此前产品设计经验不足,导致今年的赔付率异常高。
△
保险代理直接拒收新能源货车保险
保险公司出于对利润的考量,选择不承保以规避风险,但这却让行驶在路上的司机面临更大的风险。
“
公司
超过半数的车辆依赖统筹险
。”
由于保险成为负担,魏先生考虑未来可能减少新能源车辆,改用燃油车或混合动力车。
魏先生计划出售新能源货车以规避风险,但二手车商贾先生表示,
由于难以为这些车辆购买商业保险,且保费可能达到车价的一半,新能源货车的二手市场销售已陷入停滞。
魏
先生表示,只有交强险的情况下,事故后果难以预测,客户也不愿承担这样的风险。
记者调查发现,不仅在辽宁,全国多地的新能源货车司机和车主都在反映同样的问题。
四川成都物流公司的李先生反映,公司新购入的13辆新能源自卸货车中,
只有一家大型保险公司愿意承保,但前提是附加多种高额非必要险种。
“
原本燃油车保险费用大约七八千元,现在新能源车的交强险和商业险总费用超过两万元,而且保险公司还强制销售包括精神抚慰险和驾乘人员险等产品。”
△
成都李先生车队的保单报价增加了很多不需要的项目
北京的张先生在购买新能源自卸车后,发现只有通过中介才能找到愿意承保的保险公司,但年费超过两万元。
张先生表示,
不更换新能源车会导致许多手续无法办理,而没有商业险则对司机和社会都不负责任。
一位代理多家保险公司业务的资深保险中介告诉记者,新能源货车保费贵,根源是赔付率高,保险公司不赚反赔。
“
商业险并不是强制的,但由于新能源货车
尤其是
电池部分
的赔
付成本过高
,
保险公司难以
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