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思维阶梯数学
卓越教育旗下思维阶梯数学官方微信,提供最新小学数学教学教育资讯、奥数题目精讲、课程配套服务。思维阶梯数学让孩子一课一得,得知识、得方法、得思维!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超级数学建模  ·  《哪吒》刷屏,其实46年前这个“初代哪吒”就 ... ·  2 天前  
超级数学建模  ·  我爸说他有点缺氧,转头就把我的... ·  3 天前  
超级数学建模  ·  限时领 | ...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思维阶梯数学

数学,一学就会,考试一做就错,怎么办?!

思维阶梯数学  · 公众号  · 数学  · 2017-04-22 15:02

正文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每次小考大考之后,孩子总是说有些题是因为粗心错了。家长总是误导孩子,告诉他你会做,就是马虎了,再认真点就好了。这种教育只会让孩子认为这不是大问题,无所谓反正我会做的。


其实,错了就是错了,粗心只是借口,背后更深层次原因,数学好,是一种综合能力的好,错了就说明孩子可能是基础知识掌握不够熟练,或者解题技能训练不到位,思维拓展比较局限等

那么如何改变“粗心”,提高数学成绩呢?


📍数学基础知识

包括基本概念,基本公式,基本定律,法则和我们平时总结的解题方法和规律。


对于基础知识的复习,我们要弄清楚来龙去脉,沟通相互关系,掌握推证过程,注意表达形式,归纳记忆方法,明确主要用在什么类型题目上。建议把每一讲最前面的“内容概述”里涉及到的基础知识复习一遍。

📍解题技能

包括思维技能,运算技能等。


建议同学们把所有题目都操作一遍,尤其是在初次学习时没有解决的题目,防止思维定势再次出错。同时,要注意三点:


➊ 注意总结解题规律

➋  重视计算能力培养

数学的计算学习就像语文的识字学习,是最基本的。不识字,语文读不好,计算差,数学学不好。家长应每天让孩子做30~50道计算题,长此以往,你会发现孩子计算速度越来越快,正确率越来越高

➌  对于每道题目一定要计算出最终结果

很多同学在解题时,看懂了觉得会了,这是误区,当考试遇时,90%不会算。


📍课外数学能力的培养

课外数学能力,包括思维和知识的拓展,奥数就是最好的训练。


很多奥数题并不是想象的那么难,只是培养孩子数学思维的另一个途径,教孩子从另一个角度看问题,跳出课本的方法解决问题,丰富孩子的知识面。当然,一味把拿奖做为目的,给孩子过多压力,反而会适得其反。


大家不妨这么来看待数学和奥数:

➊ 课程内数学,是每天的饭菜,保证生存所需

➋ 基础奥数,是每周运动,保证身体健康

➌ 竞赛奥数,是专业运动,目标是夺金


所以,基础奥数是每个孩子都要去学习的,不要要求孩子学多少,每天一道题,或每周几道题,孩子学的既轻松又扎实,哪来的反感呢?


有时候家长总是误导孩子,告诉他你会做,就是马虎了,再认真一些就可以了。这种教育只会让孩子认为无所谓,反正我会。


数学好,是一种综合能力的好,如果说我会做,但由于马虎做错了,这只能说明孩子在能力上还有欠缺。孩子做错了,起码证明他有能力缺陷,比如观察力不行,思维不够缜密,可能话不好听,但是这是一个事实。


⚠️ 如何训练才能去掉“粗心大意”?


📍中低年级孩子需注重题目的熟练度

所谓熟练度,想象一下我们成年人,做小学计算题,每一道题对于我们来说都很简单,但当我们在计时的情况下完成1000题,并不一定能全对。如果平时经常做计算类工作,很可能做的又快又准;如果平时疏于做简单计算的人,很可能又慢又错误百出。


解决方法:一道题目反复接触至少有六次以上,并且每次都在思考,才会熟悉并且产生记忆,这样 在考试中才能完全做对。


📍做3题不如讲1题

很多时候,觉得自己会做和真的能做出来是两码事。因为看过一两次,有一个模糊的概念,至于概念细节到底是什么,之间关联是什么,可以有哪些变化等并未深究。在考试有时间限制和压力大情况下,人通常本能的选择大脑中最先搜索到的记忆存储,而这个记忆和认知很可能是最开始错误的。


所以,考后订正错题时,一定要深究一下,举一反三,这会会发现自己好像又糊涂了,很多地方没弄明白。所以,学过,不等于学会,更不等于融会贯通。


解决方法:试着给家长或小伙伴讲解每一道题目,如果能让别人明白才说明自己真的懂了。另外,讲解的过程中也是知识的又一次梳理,会不断发现自己知识上的漏洞


📍错题本很重要!

大部分同学有过这样的体会:许多题目讲过了,做过了,考过了,有的还不止考了一次,但最后还是错了。


这些错题的背后往往隐藏了很多知识上的漏洞,因此建立错题本是重中之重!


➊ 小学低中年级段,家长要帮助使用错题本,养成习惯

➋ 小学高年级段,家长要逐渐放手,让孩子自己整理错题本

➌ 初中阶段,熟练使用错题本,并成为不可或缺的学习工具



家长平时如何帮助孩子?


一、不要对孩子的作业大包大揽。

现在老师留的作业都需要我们家长签字确认,所以有的家长怕孩子做错会让自己难堪,所以就对孩子的家庭作业大包大揽,孩子做一题你跟进一题,孩子无法独立思考,反正错了你也会帮他改正,久而久之孩子就产生了依赖心理。

二、不要对孩子大声呵斥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