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
"
企业家收藏
"
↑
免费订阅精彩内容
明代 佚名《孔子燕居像》
孔子,名丘,字仲尼,是中华文化思想的集大成者,儒家学说的创始人,他的儒学思想渗入中国人的生活、文化领域中,同时也影响了世界上其它地区的大部分人近两千年。为纪念孔子、集中展示孔子思想学说、传播弘扬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优秀传统文化,一座基于儒家美学思想,将建筑与人、自然和谐共处、天然合一的博物馆——
孔子博物馆
应运而生。
孔子博物馆位于曲阜城中轴线南端,北距孔庙4公里,与“三孔(孔庙、孔林、孔府)”世界遗产遥相呼应,由两院院士、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吴良镛先生规划设计,于2013年初正式动工,2018年11月26日投入试运行,2019年9月6日在孔子故里山东曲阜正式开馆。
孔子博物馆的展陈以
“孔子的时代、孔子的一生、孔子的智慧、孔子与中华文明、孔子与世界文明、永远的孔子”
六大部分构成,拥有各类馆藏文物70多万件。闻名于世的藏品包括明代以来直至1948年的30多万件孔府私家文书档案、宋代以来4万多册善本古书、8000多件明清衣冠服饰以及大量的与祭祀孔子有关的礼乐器等,还有20多通著名的汉魏碑刻。
走进孔子博物馆,观众可系统地、全方位地了解千古文化圣人——孔子其时、其人、其思、其泽;可切身感受“天下第一家”——孔府的尊荣显赫、诗礼传家;可近距离观赏跨越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精美绝伦的文物以及当代艺术家对儒家经典故事的解读与创作。
外方内圆,深赭色。
外表分刻十三节,每节以四角为中轴,刻简化人面纹四组。
口径38.7厘米,底径28.1厘米,通高15.5厘米
浅盘,折沿,附耳外折上饰卧牛,牛昂首向外,圈足下铸三童,背倚圈足,双手作抬盘状,形态清晰。
外壁饰窃曲纹,圈足饰垂鳞纹。
盘内铸铭文:
“鲁司徒中齐肇乍盘其万年永宝用享。
”
口径10.2厘米,腹径28厘米,底径19.3厘米,通高39厘米
呈卵形。
平口短颈,腹下鼓,圈足,盘龙带耳钮盖,两侧有四系,上两系作兽首衔环形,壶身纹饰分四区,最上为夔纹,次为三角纹,再次为象鼻纹,下饰三角纹,圈足饰垂鳞纹,盖作蟠龙形,盖沿两侧各一系,盖沿和壶领对铭各一圈十五字:
“侯母乍候父戎壶,用征行,用求福无疆。
”
马呈站立姿态,昂首竖耳,张目前视,马鬃突起,马尾打髻,前腿垂直,后腿微曲,立于方座上,玉质晶莹,青中泛黄,有褐色沁斑。
玉马雕琢神形兼备,栩栩如生。
雕磨细致,线条简洁;
既有马的生动形象,又有雕塑艺术效果,堪称古代玉雕工艺的珍品。
鲁国故城出土的这匹玉马,丰富了现有战国时代玉器收藏,也丰富了以马为题材的艺术品收藏,对我们进一步了解和认识这一时期的玉器制作提供了实物例证。
(宋)张镃辑。现存二十九卷。此书于二零零八年四月入选第一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编号00775)
中缝白口,较窄,单鱼尾,较细小,乌丝栏,单栏框,横排12行,行25字,字径1.2厘米,字迹清晰,为标准的宋体正楷。
本书为宋代纪传类书籍,同时通过对历史的记载反映了宋代的历史状况,内容多为举古人嘉言懿行作为鉴戒和唐宋以来人物遗事。
分为学、行己、莅官、阴德、作文、作诗六类,统载宋名臣事状并征引原文名著出典。
宋版书籍历来被人重视,因为宋版书能保存到今天殊为不易。
此宋本字体优雅,印制极为精美,用纸精良,讹误较少,海内外极为稀见,堪称珍宝,具有极高的研究和保存价值。
身长135厘米,通袖长234厘米,袖宽66.6厘米,腰宽55厘米
交领、右衽、长阔袖、左右出摆式袍。
亮地纱织四合如意云暗花纹。
妆彩织柿蒂形蟒,两蟒穿前胸后背,腰栏上织七行蟒,袖栏侧面升蟒各一。
绢本,设色。
绘孔子带领弟子参观鲁桓公庙。
见欹器,请教守庙者,知为帝王宥尘之器,孔子借器喻意,教育弟子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的道理。
立体圆雕。
运用高浮雕、镂雕技法雕刻出一个绿树成荫、奇松怪石的仙山奇境。
里面有亭台楼阁和百位老翁,他们在沿山道盘旋而上,或观画、或对弈、或抚琴、或攀谈。
整器上雕刻人物有107人,可辨认出老翁99人,书僮8人。
所刻人物须发毕现,栩栩如生。
作品构思之巧妙,雕刻者技艺之精湛由此可见一斑。
奉天诰命盒也称圣旨盒,是存放供奉圣旨的专用宝盒,为清代制作。
圣旨盒整体是由底座、内盒、外盖三部分组成。
木雕鎏金,底座采用须弥座式,中饰卷云纹,纹饰和谐而舒畅。
外盖上则雕满云龙图案,正面刻有五龙:
正上方为一正面龙,两边刻着四侧龙,四龙左右两两相对。
正面龙下面有一颗宝珠,宝珠下面是层层的云团,在云团中间托起一块蓝底金字的竖匾,匾上题有满汉两种文字:
“奉天诰命”。
盖底边缘,则满饰汹涌澎湃的波涛。
从孔府的这件圣旨盒我们领略到当年的威严和隆重。
圣旨盒的真正意义也远远超过了它的实用价值,它是对孔府主人衍圣公地位的一种肯定,这种地位是名正言顺的正统地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圣旨盒以它整体的气概和效果,用流光溢彩的形式展示了天下第一家的气派。
清雍正十年(1732年)颁赐孔庙祭器:香炉一,尊二,烛台二。
紫铜胎。
平口,圆腹,圜底,双冲耳,兽蹄形足,下接圆形柱铜足,以插入供桌之用。
通体以黄釉为地,绘缠枝牡丹花纹,口沿中部饰一圆“寿”字,腹底楷书年款“雍正年制”。
尊:
口径23.7厘米,底径27.3厘米,通高70.5 厘米
紫铜胎。
喇叭口,长颈,鼓腹,圈足外撇,龙形耳。
通体以黄釉为地,绘缠枝牡丹花纹。
足上楷书年款 “雍正年制”。
紫铜胎,双盘连座式。
上盘中立烛插,圈足外撇。
通体以黄釉为地,绘缠枝牡丹花纹,足上楷书年款“雍正年制”。
呈椭圆形。
前流微翘,深腹圜底,兽首鋬,夔龙形足。
口沿下饰夔纹,腹饰瓦纹。
内铸铭文“鲁司徒中齐肇乍皇考自走父宝匜其万年眉寿子子孙孙永宝用享”。
通长35.4厘米,宽17.7厘米,通高19.2厘米
呈长方形。
子母口,兽首屈舌耳鋬,四矩形方足,盖上铸虎钮、蟠螭纹扉。
盖饰瓦纹、窃曲纹,腹饰瓦纹、窃曲纹。
盖、器铸对铭文“鲁白悆用公龙,其肇乍其皇考皇母旅盨囗,悆囗囗,用追孝,用囗多福,悆其万年囗寿,永宝用享”。
由甑、鬲两部分组成。
甑侈口束颈,折肩附耳,敛腹平底,底部有九个“十”字形箅孔,甑下有榫圈套入鬲口。
鬲双耳,鼓腹,圜底,蹄形足。
甑颈部饰重环纹,腹饰环带纹,内壁铸铭文“鲁中齐作旅甗其万年眉寿子子孙孙永宝用”。
灯盘圆形,直壁,平底,下有三足与底盘相连,柳叶形柄。
立像。
头戴宝冠,有背光,五官略为模糊,双手作施无畏与愿印,跣足立于单层覆莲座上。
半圆形附钮盖,子母口,立耳,兽蹄足。
腹部饰凸弦纹。
敞口,宽折沿,浅腹,圜底,底素胎。
器通体施黄釉,盘面及折沿均饰绿彩行龙戏珠纹。
小口,长颈,平肩,扁鼓腹,矮圈足,足口素胎。
器表青花白描缠枝花草纹饰。
撇口,浅腹弧壁,圈足,足口素胎,平底。
盘面青花绘麒麟、芭蕉、火焰、山石、花草等纹,外壁光素无纹。
楷书 “玉堂佳器”底款。
敞口,深腹,圈足,足口素胎,平底。
器表施雪花兰釉,开光两处,内饰青花山水人物纹,内壁光洁。
青花楷书 “大明成化年制”底款。
器形较大,圆口,深腹敛底,圈足。
足底及内壁皆素胎,器身纹饰构图繁缛,绘人物在山石、松竹之间,或弹琴,或绘画,或奕棋,或书丹,并有烧茶侍奉童子等,描绘细致。
敞口,深腹,圈足,平底。
内壁素白,碗心彩绘鱼藻纹,外壁满饰水藻、花卉及红彩鱼纹。
青花楷书“大明成化年制”底款。
侈口,深腹,平底,圈足。
碗心彩绘花卉纹,外壁饰牡丹、菊花、蝴蝶纹。
青花楷书“大清雍正年制”底款。
身长142厘米,通袖长243厘米,袖宽68厘米,腰宽55厘米
赐服。
交领、右衽、长阔袖、左右开裾式袍。
直经纱地织如意云暗花纹。
前胸、后背、两肩织金妆花柿蒂形过肩蟒,腰栏上织八条行蟒。
采用“挖花妆彩”的技法织成。
身长135厘米,通袖长234厘米,袖宽66.6厘米,腰宽55厘米
交领、右衽、长阔袖、左右出摆式袍。
亮地纱织四合如意云暗花纹。
妆彩织柿蒂形蟒,两蟒穿前胸后背,腰栏上织七行蟒,袖栏侧面升蟒各一。
身长125厘米,通袖长202厘米,袖宽85.5厘米,腰宽60厘米
直领、对襟、长阔袖、左右开裾织成式服。
纱地织花卉暗花纹,彩线点绣花鸟纹。
领、襟、裾、袖加片银缘边。
明·湖色纱织暗花袍
身长130厘米,通袖长246厘米,袖宽65厘米,腰宽57厘米
交领、右衽、长阔袖、左右开裾式袍。
直经纱地织四合如意云暗花纹。
身长130.5厘米,通袖长256厘米,袖宽74厘米,腰宽60厘米
交领、右衽、长阔袖、左右开裾式袍。
领、襟、摆、袖加蓝色纱缘。
雕孔子着长袍大袖,头戴便帽,大耳,大鼻,眼珠突出,三咎长须,双手相握于胸前。
整器雕刻为一片干枯卷曲的荷叶,内又巧雕有荷花、螃蟹、小鸟、青蛙等物。
镂雕荷叶、荷花、莲蓬形髹黑漆木座。
笏板上部竖刻楷书铭“天启四年(1624年)八月初三日,皇上幸学,钦赐六十五代袭封衍圣公孔”。
孔胤植(1592-1648年),字懋甲,号对寰,六十五代衍圣公。
笏板,又称手板、玉板或朝板。
是古代臣下上殿面君时的工具。
古时候文武大臣朝见君王时,双手执笏以记录君命或旨意,亦可以将要对君王上奏的话记在笏板上,以防止遗忘。
雕文官戴帽,身着袍衣,腰系玉带,右手持如意,左手扶玉带,下部雕一妇人,左手持印,左手持拐。
清·妙手天成象牙笔
羊毫笔。
象牙笔管上刻楷书铭 “妙手天成”,落款 “丁丑年戴月轩精选嫩锋纯净羊毫大对笔”。
呈半圆形。
透雕相背双龙,体如“S”形弯曲,双龙翅翼相连。
龙身线刻勾云纹、网格纹、羽纹,两面纹饰相同。
有褐色瑕斑。
两道绹纹将纹饰分为三区,内区饰三组双尾龙纹,一首双身,两两相交,中区饰榖纹,外区饰五组双尾龙纹,两面纹饰相同。
龙身弯曲,独角,尾分叉。
龙首、背、尾、爪部皆有穿,龙身饰榖纹,两面饰纹相同。
中为玉璧,肉上浅浮雕刻榖纹,上方有一穿。
两侧出廓饰透雕背向而立的凤鸟纹,鸟身线刻竹节纹。
有褐色沁斑。
呈扇形。
出廓透雕体呈“S”形弯曲刻鳞纹的相对双龙。
璜身满刻勾云纹,中有一穿。
环内厚外薄,蓝绿色,半透明。
纹理如海草缠绕,琢磨光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