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侠客岛
但凭侠者仁心,拆解时政迷局。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半月谈  ·  品读 | 希望之灯照耀着你 ·  21 小时前  
半月谈  ·  卫冕!祝贺张伟丽! ·  2 天前  
半月谈  ·  “烟卡”热度不减,平替游戏难寻? ·  2 天前  
瞭望智库  ·  做哪吒为啥非得用藕?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侠客岛

【解局】用大象换军火?拜托黑中国也黑得专业一点

侠客岛  · 公众号  · 政治  · 2016-12-29 23:43

正文


昨天,一则新闻吸引了岛妹的注意力—— “因为欠中国军火费,津巴布韦还了35头象、8头狮子、12只鬣狗和1只长颈鹿”。



岛妹的第一反应是,WHAT?!欠了军火费拿几十只动物还?你是来搞笑的吗?这亏本的买卖我们不约!


怀揣着疑惑且好奇的心情,岛妹决定去好好扒一扒这则新闻背后的故事。果然,不查不知道,一查不出所料。


贸易


事情还要从几天前说起。


上周五, 英国《卫报》发文报道称,一批数量超过30头的大象,在当天由津巴布韦运送到中国,这是津巴布韦对中国的一宗出口贸易。随后, 文章 展开了批评,援引多位动物保护主义者的论述,称“(在大象出口问题上)没有一件事是对的”。


《卫报》报道


事实上,津巴布韦的大象出口贸易由来已久,而 这也已经不是第一次外媒就大象活体贸易一事诟病津巴布韦了。


岛妹整理了此前西方媒体对此事的报道,发现这些专家、动物保护主义者和公众人物对大象活体出口指责,主要集中在“违背道德准则”上。他们认为,捕捉大象可能会破坏大象族群的社会结构,并且大象在抓捕、运输以及到达他国后可能因为处理不当等原因而丧命。还有一部分津巴布韦国内人士、反对派也批评其政府,指责这是在“偷下一代的自然资源”。


针对这些批评的声音,津巴布韦政府曾回应称, 一方面这是为了增加国家收入、带活经济;另一方面是为了缓解国内的生态问题,保护大象


先说经济。自从2002、2003年开始,欧美各国就以津巴布韦总统罗伯特·穆加贝的选举欺骗和人权问题为由 制裁津巴布韦政府, 导致了津巴布韦经济每况愈下,因而需要拓宽贸易渠道来增加收入。并且,津巴布韦每年在打击偷猎大象、保育大象种群上也有不少花销,通过出口大象也可以补贴这部分费用。据BBC报道,每出售一头大象,津巴布韦政府可以获得约4万美元(折合人民币28万)的收入。


出口大象也有生态意义上的考量。由于 气候干旱和数量膨胀 等原因,津巴布韦国境内的8.4万头野生大象生存艰难,许多大象 死于饥饿和缺水 ;与此同时,数量庞大的象群有时也会制造麻烦,让当地百姓不胜其扰。津巴布韦政府相信,出口一部分野生大象, 可以缓解国内的生态问题,而接收大象的外国机构,也可以保障这些出口大象的生存



但是,随着欧美制裁手段的升级, 美国政府在两年前也宣布禁止从津巴布韦进口大象 ,原本活跃的美国进口商将生意转移到了南非。 于是, 津巴布韦政府决定向 中国、阿联酋等多个亚洲国家出口大象 。据BBC报道,截止到今年1月份,津巴布韦已经向中国出口了100头大象。


津巴布韦环境部长穆钦古里公开回应了外界质疑的声音。她在今年年初到访中国时说,“我们不会为这一贸易行为道歉, 因为 这是我们自己的大象,我们的人民与过量的大象一起生活并且遭到了象群的骚扰 ,”并且,“水资源的枯竭会导致一些大象的死亡, 与其让它们死于缺水,更好的做法当然是把大象出售给能够照顾好它们的国家 。”


这位环境部长补充说,津巴布韦需要 打击偷猎者的资金和技术,中国也一直在提供这方面的支持 ,津巴布韦还会继续向中国出口更多数量和种类的动物,她也相信中国会善待它们。




转折


好了,给大家普及完大象贸易的相关知识,咱们再来看看这件事之后神奇的走向。


故事的二传手是英国的《泰晤士报》。他们在本周一的时候发布了一篇报道,引用了不知是从哪里冒出来的动物保护主义者的话,将这件事直接推向了一个国际政治和国内政治交杂的混乱局面。




据《泰晤士报》报道,津巴布韦总统夫人格雷丝·穆加贝向中国运送了一批包括35头大象在内的野生动物, 此举是为了“还债”。而这笔债是格雷丝在为刚果民主共和国从中国 购买军装时欠下的


文章报道称,津巴布韦总统罗伯特·穆加贝与刚果民主共和国总统和他已逝的父亲关系亲密,津巴布韦还曾派遣过部队帮助其镇压一支由卢旺达、乌干达和布隆迪支持的叛军。


随后,该报道又引述了津巴布韦两大反对派领导人对此事的批评,并且补充道,纵使津巴布韦的公务员因为政府财政危机而领不到薪水,津巴布韦总统及其家人还是前往了新加坡度假,而且假期长达一个月,为此耗费的资金达数百万。文章最后还指出,津巴布韦总统夫人格雷丝想要继承他丈夫之位一事的意图,已经不是个秘密了。


似乎开始有点阴谋的味道了。本是好好的一桩互利共赢的出口买卖,结果先是被一些西方媒体和个人指责伤害野生动物有违道德,接着又被添加进了所谓“军费”、“刚果”、“想要继位的总统夫人”等等政治元素,怎么看怎么觉得中国这枪躺得冤。




当然,事情到了这里还没结束, 国内的媒体接过了这第三棒,用“军火费”直接代替了“买军装的费用” ,这才导致了岛妹第一眼看到这个新闻时的震惊。毕竟大家都清楚,军火和军装,这俩可不在一个价值层面上。


岛妹顺手又查了一下津巴布韦国内媒体对此的报道,包括国有报纸《先锋报》、《每日津巴布韦》等在内媒体都对此事没有任何报道,只有《津巴布韦人》等个别媒体转载了《卫报》或者《泰晤士报》的原文。


这事儿倒是让岛妹想起来,今年津巴布韦被“黑惨”的一个假新闻,当时我岛还专门发文辟谣过。今年8月,国内媒体争相报道的所谓“里约奥运会未获奖牌,津巴布韦总统下令逮捕代表团”的一条新闻,实际上是一个类似于非洲版“洋葱日报”的论坛发布的假消息,经过尼日利亚、肯尼亚媒体报道,最终让很多人信以为真。


不知道这次被称作“用来还军装费”的大象贸易,真相到底如何呢?

其实也很简单。今天下午,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直接回答了这个问题:


中国上海、北京、杭州等地的几家野生动物园近期通过津巴布韦主管部门,进口了35头非洲象。有关款项由津方主管部门接收,将用于津巴布韦野生动物保护。大象启运前,津方主管部门、野生动物专家和野生动物保护组织完成了对中方相关动物园以及在华非洲象情况的实地评估。


我想强调的是 ,这是一次正常的商业行为,符合相关国际公约和中津两国国内法律,不涉及任何其他国家或个人,媒体相关报道纯属无稽之谈、别有用心。 动物园从外国进口野生动物是国际惯常做法。中方有关动物园的技术条件达到国际水平,可以为非洲象提供良好照料,并可扩大非洲象保护宣传。根据野生动物保护和贸易的科学规律,适度贸易有利于筹集更多资金,更好支持非洲象野外种群和栖息地保护。


所以,又是一次假消息。




专业

另外,秉持着刨根问底的精神,岛妹又特地就大象贸易一事采访了独立野生动物研究者 季伟 先生。


问:对于《卫报》的报道中形容的津巴布韦把大象卖给中国赚钱的情况,是否有偏颇的地方?


答:根据《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其附录II中现行的备注条件允许津巴布韦和博茨瓦纳向适宜的目的地出口活体非洲象。


从数量上看,1980-2012年,津巴布韦总共出口了1219头活象,其中南非进口最多,共381头,大多数用于在南非境内建立新的非洲象群;非洲以外,美国最多,361头,德国第二,253头。英国也从津巴布韦进口过31头非洲象,数量在欧洲国家排名第三。 津巴布韦向非洲本土、欧洲、美洲输出的活体非洲象数量,远大于向俄罗斯、亚洲等地输出的数量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