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一房一万
上海楼市的“前哨兵”,善于用大数据分析,缜密的逻辑推导,为买房人、卖房人提供最有价值的信息服务。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一房一万

政策不断叠加下的上海楼市

一房一万  · 公众号  · 房地产  · 2017-07-20 09:24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内容来自:@一房一万

公众号:fangdis

内容由 @一房一万 授权,未经允许不得 转载


昨天流氓会武术写了段话,写得很好。

弄得我手也痒了,也来涂鸦两笔

楚国人宋玉的《风赋》有一句话:风起于青萍之末

美国人洛伦茨有一个著名的理论:蝴蝶效应

这两个认知产生的时间相差了2200年,本质却是出奇的一致:初始条件下微小的变化能带动整个系统的长期的巨大的连锁反应。


我刚了解过了上海上周二手住宅成交,大概 2600套 。而上个月这个时候成交也约 2900套 。是的,上海二手成交还在逐步收窄,底在哪?不知道。


我们解释这轮的回调有很多理由:去年成交太好了;政策调控了;天太热了

以上的理由都对,又都不对。

2015年成交的那么好,2016年照样卖得好

2016年3月出完沪九条,9月还是一波涨停板

去年的7月一样是高温,一周可以卖近1w套



真正让市场冷下的理由是什么?

我认为是两个: 一个显性的认房认贷,另一个则是2016年10月8日出台的“全市新建商品住房销售方案备案实行市、区两级审核(包括预售许可和现房销售备案),对上市房源定价不合理的,坚决予以调整。加强在售新建商品住房项目销售价格监测监管,不得擅自提价”



这条看似平淡,甚至老生常谈的规则成为日后楼市冷却的重要原因。

所有一手房在那天后,价格全部凝结。随之而来的是上海的价格混沌,二手房普遍高于一手新盘,郊区和市区价格颠三倒四。人们开始迟疑,观望。再接下来的是对房价近期上涨的预期丧失了。

预期丧失 对于投资产品而言是可怕的。这才让房价之火得以灰冷。

从此蝴蝶翅膀的风,但不断延伸。。。


一手房价格凝固会暂时冷却房价上涨预期,但也放出了另一个行业恶习“茶水费”。为了弥补这个bug,上海果断又出台购房摇号政策。

司法局和其下属的公证处正式参与一手房销售,将房产营销的外衣统统剥去。我透过细则看到的是:一个楼盘开盘前,在公正处的监督下:他们300套待售的房子和所有参与摇号购房的客户都贴在售楼处门前。这下市场博弈两方面被彻底对换了,开发商变鱼肉,而客户倒成刀殂。


说到这很多人疑问,那又怎样呢?

因为大家注意力更多关注的是蓄水较多的强势盘,而多数销售平淡冷清的基本盘被忽视了。

在一手销售趋冷的时期,很多原本就滞销或者销售一般的楼盘,再被如此撕去外衣,恐万劫不复。


如果300套住宅,公示出来只有几十个人摇号。如何再卖下去,估计原本来摇号的人也会晦气而遁走。

又有人说:那开发商就雇人来摇号。300套房子,他们雇200人来摇号。首先所有客户资料会送公证处备案,资料应该含非限购的证明,要造假证明无疑增加了雇人摇号的成本。其次,用这200人压迫那几十个真实客户。但是这可能会适得其反,一个销售现场,在公正处的监督下,只看见有人摇号,没几人下定,一样会把那几十个客户吓跑,最终落得个弄虚作假违反规定。


一手楼市的基本盘,将被摇号细则的稻草压制在地上,重重地喘气。


很多人认为政府无法改变供求格局,在上海这种一线城市,求永远大于供。对不起,政府政策的蝴蝶翅膀,总是可以在必要时扇灭房价上涨预期。

在一线城市,我们多数人把买房当做资产配置,而这种需求在上海眼里,似乎离国计民生的基本面越来越远。。。这也让相关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少了投鼠忌器之虞,多了几分快意恩仇之势




有问题想咨询大卫老师,

请进入分答向我们资深地产老兵提问!





避免未来突然失联

请关 注我们的小号


热点|房产|政策|评论




推荐阅读相关原创文章:

上海“一手房” 即将成为下一个“上海车牌”

刚读过新房摇号细则,房价即将再遭重挫

7月链家网新挂房源跌价情况大透视,购房者速看来

2017年这半年的数据成为上海地产发展的分水岭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