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陕西果业
陕西省果业中心官方订阅号,用于发布新闻资讯、市场行情等信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最高人民检察院  ·  【新华社】聚焦食药安全!最高检部署开展检察公 ... ·  15 小时前  
最高人民法院  ·  “偷偷搬运”微短剧?法院判了 ·  昨天  
新疆高院  ·  媒体聚焦 | 老李新居终成『家』 ·  2 天前  
新疆高院  ·  媒体聚焦 | 老李新居终成『家』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陕西果业

陕西日报 :南方果子在北方安家,新农人点亮“科技树”

陕西果业  · 公众号  ·  · 2025-01-07 18:00

正文

2024年12月25日,河南三门峡社会职业培训学校考察团成员在青皮她园参观学习。
在杨凌农科城,王艳是个远近闻名的“奇人”。
奇处有三,她在城市当了10多年护士,却选择回老家当农民。她在杨凌种火龙果,让南方的果子在北方安了家。别人卖果,她还卖苗,凭借火龙果种苗推广,王艳的火龙果种植技术传播到全国各地。

王艳在大棚里查看“蜜玄龙”火龙果长势

2024年12月25日,记者来到杨凌青皮她园火龙果种植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青皮她园”),探寻这位80后新农人与火龙果的不解之缘。

一个不被理解的选择
为何跨界转行种火龙果?有人不解,有人惊讶。但对王艳来说,这是一个水到渠成的选择。
人生的前20多年,王艳经历丰富。她15岁从卫校毕业,在医院当了10多年护士。但最终这个从农科城出来的女子选择回归。2008年,王艳回村,试种火龙果。
耕种是为了追寻内心的宁静。王艳说:“无论遇到什么烦心事,只要一走进大棚,看见火龙果,我的心就会静下来。”
王艳认为,作为一名“新农人”,要有足够的热情与毅力,有时候还得“较真”。种植火龙果多年,王艳认识了很多同行。一次,她看到有人将“黄龙”果当作“燕窝”果售卖,立即进行纠正,还在微信朋友圈发了好几条信息,从火龙果的外观、切面、口感等方面进行科普。丈夫劝她不要多管闲事,会得罪人,王艳却不后悔:“咱要对得起自己的事业,不能欺骗客户、欺骗农民。”

一个点亮“科技树”的过程
南方的果子咋样才能种到北方?
王艳将海南的火龙果种苗带到杨凌时,乡亲们都不知道这是啥。当时,她面对的是一个完全空白的领域。
“我请教杨凌农业部门的专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教授,向他们了解火龙果种植技术,也与他们讨论南果北移的可能性。”王艳回忆,“当时,我们这里没有人种过火龙果,实操经验为零,周围的人都觉得我的想法不靠谱。”
王艳只好用笨办法。她在村子附近找到一亩地,自己建大棚,毅然走上了火龙果种植之路。
北方温度低,不是火龙果产区,病害较少,种植的关键是保温保湿。为了让火龙果安全过冬,王艳想尽了办法——用草席盖住大棚保温,给棚里装浴霸升温……
“那些年没少遭白眼,身边的人都不理解。我能做的只有坚持。”回到家乡的第3年,王艳种植的火龙果亩产达1500公斤,这才让她松了一口气。
火龙果种植,核心竞争力在于品种。而培育新品种是一个磨性子的过程。
“火龙果新品种培育,通常有花粉杂交、芽变、嫁接3种方法。2014年开始,我们在陕北、陕南、关中分别建立了试验基地,反复进行种植试验,直到选出果实大小、甜度、产量都符合要求的品种。”王艳告诉记者,经过多年研究,青皮她园已培育出“秦红龙”和“新双色”两个火龙果新品种,并联合杨凌职业技术学院进行了品种申报。
此外,青皮她园还引入“燕窝”“蜜玄龙”等火龙果品种,通过种植试验进行改良。其中,“燕窝”品种由传统的人工异花授粉改良为自花授粉,大大降低了种植难度,同时果实大小与坐果率均有明显提升。目前,“燕窝”火龙果市场价达每公斤480元,且供不应求。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要推进农业科技力量协同攻关,加快科技成果大面积推广应用,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近些年,青皮她园火龙果种植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
“以前施肥,需要背着15公斤多重的水肥,一个棚一个棚跑,非常辛苦。如今,我们上线了杨凌第一个雾化系统。这个系统3分钟即可完成一个棚的雾化施肥,不仅省力,水肥吸收效果也好,使商品果率明显提升。”王艳笑着说。
青皮她园还与杨凌棚掌柜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合作,给大棚装上了智能控制设备,实现大棚自动卷帘等。通过实时温度、湿度检测,青皮她园的工作人员可在手机上一键完成浇水、施肥、打药等操作。

一个农业科技
示范推广的窗口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王艳的青皮她园,不只卖火龙果,还进行种苗推广与生产技术培训。
2018年底,有客户找上门来,想订购价值30万元的火龙果种苗,这让王艳意识到推广种苗的重要性。
这些年,青皮她园的火龙果种苗走向全国各地,王艳也开始用脚步丈量山河:“除了日常的线上交流外,我们每年还提供三四次上门服务,一次要在全国各地跑20多天。路线就沿着客户的火龙果基地,河南、四川、新疆……越跑越远。”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