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父母志
这里是家庭教育与自我提升的补给站,美好家庭的打造地,爸爸妈妈学习、思考、放松的后花园。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生信宝典  ·  第二轮会议通知 | ... ·  2 天前  
BioArt  ·  【DeepSeek专栏】Science丨线粒 ... ·  3 天前  
BioArt  ·  Cell | ... ·  3 天前  
BioArt  ·  Cell |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父母志

孩子被骂后,为什么总喜欢黏着妈妈?真相令人心酸

父母志  · 公众号  ·  · 2024-08-24 07:00

正文


家庭的温馨港湾里,母亲的吼叫有时像一阵突如其来的风暴,让宁静的氛围瞬间变得紧张。


孩子们的心灵如同细腻的瓷器,看似脆弱,却也拥有惊人的修复力。


尽管母亲的怒吼可能在瞬间伤害了孩子,但孩子的心灵却往往不记仇,这是为什么呢?


孩子对父母的依赖


有这样一组实验,通过母亲冷脸来判断孩子情绪的变化。


下面的图片明显的展示出当妈妈表现的不开心时,孩子的情绪也从开心到了沮丧。


图片来源:参考文献


当我们在驾驭孩子的过程中,孩子也会难受、崩溃,但是孩子还是愿意投入我们的怀抱来寻求安慰。


因为对于孩子来说,父母就是孩子的天。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中提到信任感建立的关键期——从出生到两岁的阶段。


在孩子两岁以前,父母就是孩子的全部,这使得孩子对父母具有强烈的依恋。


尽管母亲的吼叫可能在瞬间伤害了孩子,但孩子们的无条件的爱、强大的适应力、家庭的爱与支持以及对父母的依赖性,共同作用使得孩子们能够不记仇,快速地恢复和父母之间的亲密关系。


孩子们对父母的依赖性让他们更愿意忘记不愉快。


在成长的过程中,孩子们需要父母的指导和保护。


他们不愿意让负面情绪影响到与父母的关系,因为这关系到他们的安全感和幸福感。因此,孩子们往往会选择原谅,以保持与父母之间的和谐关系。


从不记仇,是孩子对你无条件的爱


看过这样一个视频。


视频中的女儿在挨批后说了这样一番话:“妈妈,你知道吗?其实我爱你的时间比你爱我的时间要久”



法国作家雨果也曾说过: “父母的心灵早在怀孕的时候就同婴儿交织在一起了。”


孩子和父母的双向奔赴爱是无条件的。


在孩子的心中,父母是安全的港湾,是爱的源泉。


即使在被吼叫的瞬间,孩子可能感到害怕、伤心,但这种情绪是短暂的。


孩子本能地知道,母亲的怒吼并非不爱,而是出于对他们的关心和期望。


这种深层的情感联系让孩子们能够快速地原谅和忘记不愉快。


孩子成长中极强的恢复力


周末出去玩,在地铁上看见一对夫妇带着孩子,孩子来回跑着玩,父亲便很大声呵斥制止孩子。


孩子很听话的不再吵闹,但是神情变得很委屈。


爸爸背着承重的东西,坐上地铁之后,孩子看见有放置行李的架子便好心提箱父亲:“爸爸,你可以把东西放在上面”。


但是父亲却冷不丁的说:“我就是不想放怎么样”。


作为旁观者,我看到一个四五岁孩子对父亲的爱,也看见了孩子与父母相处之间的妥协、忍让。


当父母不断辜负孩子的关爱,孩子会变得逐渐习惯,变得习以为常。



换句话说,孩子们天生具有极强的适应性和恢复力。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