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高工智能汽车
高工智能平台旗下专注智能汽车产业链的市场研究、媒体会议和投融资服务。我们重点关注无人驾驶、车联网、车载交互等汽车智能化浪潮。我们提供企业战略定位、品牌营销、供应链对接、投融资等服务。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高工智能汽车  ·  高光时刻!博泰荣膺高工智能汽车2024年度「 ... ·  昨天  
比亚迪汽车  ·  2025款唐DM-i | 实现户外用电自由 ·  2 天前  
小鹏汽车  ·  我+有喜啦:喜提小鹏P7+!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高工智能汽车

智驾感知「大破局」!新一轮混战开启

高工智能汽车  · 公众号  · 新能源汽车  · 2024-12-13 13:43

正文

随着智能驾驶搭载率的攀升,舱外传感器赛道迎来新变局。
一方面,从近几年智驾传感器的配置变化来看,摄像头的主导地位显而易见。

12月10-12日,由德赛西威总冠名的2024(第八届)高工智能汽车年会暨年度金球奖评选颁奖典礼在上海举办。根据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现场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1-10月,7V及以上搭载车型交付量占比(ADAS)约20%,对ADAS摄像头整体交付量的贡献比达到了35%;背后的供应商方面,欧菲光、德赛西威、舜宇等主力供应商的营收表现,整体还是比较亮眼。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各OEM和智驾供应商加强纯视觉能力,对摄像头硬件的性能需求出现了新变化。加上17MP超高像素前视摄像头、以及接近人眼级别动态范围的LOFIC技术踢馆,新的市场变量因素显现。

且随着大疆、鉴智、橡隆等主推双目立体视觉,未来能否铺开市场规模,还有待商榷。另外,前后/侧视摄像头核心sensor部分,除了几家国际玩家之外,国内企业若能趁势崛起,市场机会比较明显。
另一大类传感器毫米波雷达,过去几年的核心增量市场主要体现在盲区角雷达。从搭载率来看,虽然此前部分主机厂在高阶智驾强推5R配置,但实际上车效果比预期低,而后向感知冗余1R+2R逐渐成为高阶市场主流方案。

整体市场风向来看,4D成像雷达方面,仅森思泰克、纵目、赛恩领动等少数企业实现了小规模放量,这个细分市场何时迎来爆发节点有待观望。

另外,只有单一毫米波雷达业务的企业正陷入生存困境,尤其是随着智驾Tier 1基于感知需求和内卷压力,正在加速布局全栈传感器,除了激光雷达之外,传感器市场的业务整合趋势比较明显。

除此之外,争议最大的传感器激光雷达,整体交付量表现非常坚挺。

据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数据显示,受益于今年高阶智驾市场的高增速带动,尤其是部分品牌加大标配率,激光雷达上车量保持高位增长态势。其中,9月单月激光雷达交付再次创造新高点,仅用不到半年时间,就实现了单月10万颗到15万颗的跨越。

预计到明年上半年,激光雷达市场将保持高增量。从行业现状来看,技术与市场博弈,激光雷达依然火热,但随着今年放量较大,明年下半年同比增速下降风险较大。除了禾赛、华为、速腾聚创、图达通这几家占市场大头的玩家外,是否会有新企业跑出来,值得期待。

纵观整车传感器的主力配置风向,基本上30万以上价位车型看理想和华为,20-30万价位车型看小鹏和极氪,20万以下价位车型看比亚迪和零跑。

12月11日,在黑芝麻智能冠名的专场五“智驾感知”,来自轩辕智驾、诚芯智联、元视芯、禾赛科技、岚图汽车、上汽的专家们,围绕智驾的传感器需求,以及摄像头、激光雷达等产品的现状和新技术趋势,发表了精彩演讲。

轩辕智驾产品专家舒俊发表了《红外热成像技术在智能驾驶领域的应用与展望》演讲。 

轩辕智驾产品专家舒俊

数据调查显示,每年有六成的交通事故发生在夜间,尤其是雾天及恶劣天气引发的交通事故非常惊人。围绕车辆安全,供应商们正致力于通过各种途径解决行车过程中的安全,其中红外热成像是关键技术之一。

红外热成像技术的优势包括:一是可解决强光、眩光干扰,增强环境的全时感知能力;二是可解决摄像头在雾、霾等环境下作用距离受限的问题,降低恶劣天气的驾驶风险;三是通过智能AI学习算法,可在不同环境下进行人、车、动物等交通参与者的智能预警,目标精准检测识别。

目前,包括东风猛士917、广汽埃安Hyper GT、吉利纯电MPV L380等乘用车,以及Deepway的深向星辰、陕汽德龙 X6000等重卡,都已经配置了红外摄像头传感器。

作为高德红外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全资子公司,轩辕智驾依托集团的军工技术储备、红外全产业链布局,以及自研自产、核心技术安全可控的底层支撑,致力于将远红外技术应用于智能汽车,是国内率先实现乘用车、商用车量产覆盖的红外科技企业,拥有完全可控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红外探测器批产线。

诚芯智联技术合伙人殷磊发表了《基于集中式架构的多信源融合定位导航发展趋势》主题演讲。

诚芯智联技术合伙人殷磊

殷磊演讲重点围绕诚芯智联在多信源融合定位导航领域的多方面成果与展望。

诚芯智联由诚迈科技与苏州东山精密投资,业务涵盖车载与行业应用,于多地设生产基地及符合 CNAS 标准实验室,研发生产体系具优势。

由于车载电子电气架构逐渐向中央集中式转变,服务于智能驾驶的定位感知技术也随之进化。中央集中式架构可以更便于讲多传感数据汇聚到中央计算单元,并依靠大算力的中央计算能力,实现基于数据前融合的多信源融合。

诚芯目前基于多信源融合框架,融合了卫星、惯性、激光雷达、视觉等多种感知传感技术,在车载和无人机、机器人领域已经有了很多的研究与实践。通过多信源融合技术,不仅可以提升定位的效率与精度,弱化对成本较高的RTK等绝对高精定位技术的依赖,还可以进一步提升系统鲁棒性,为规控和智能驾驶提供必要的智能定位感知输入。

相信随着汽车电子电气架构的不断演进,多信源融合定位感知将是未来智能驾驶的关键技术。

元视芯CTO郑健华发表了《智驾之眼:新智能时代CIS》主题演讲。

元视芯CTO郑健华

受视觉智驾方案快速增长驱动,2024年中国乘用车前装CIS安装数量将超过1亿只。相对其他应用领域,汽车CIS的关键指标就是HDR高动态、图像效果、暗光效果、LED闪烁抑制、低功耗、高温可靠性。

综合汽车CIS主流HDR方案来看,LOFIT技术通过电路改进增加最大阱容,可以实现单帧HDR成像,无运动伪影,具备优良的暗光性能;不过,目前LOFIC车载应用还存在技术难点,包括LOFIC额外的电荷收集区暗电流很大,同时干扰也很大,通过像素设计、电路设计、工艺和算法减小噪声是关键。

目前,元视芯1.3M/2.6M/3M CIS 均采用MTHDR ® LOFIC技术,暗光性能和图像效果表现良好。深入洞悉产业需求,在提升性能的同时,降低成本和保证服务,元视芯将通过技术创新满足客户需求,包括将LOFIC技术下沉到1M、3M摄像头实现更高的性能,同时借助单层BSI工艺实现更低成本等。

禾赛科技项目及产品负责人张彤发表了《跨越鸿沟,智领安全:激光雷达赋能领先的智驾体验》主题演讲。

禾赛科技项目及产品负责人张彤

2024年激光雷达已经实现“跨越鸿沟”。从数据来看,搭载激光雷达车型价位大幅下沉,目前已经下探至15万元;20-35万价位车型的激光雷达搭载率,已经由2023年的9%上升至2024年的63%

针对行业热议的“端到端大模型上车将降低激光雷达的需求”命题,在他看来并非如此。一是激光雷达具备更高分辨率,更精准的厘米级测量精度,显著提升了AEB功能上限;二是激光雷达具备3D测距、低延时能力,可以更及时、更准确地感知动态目标,保证在依赖博弈的城区场景智驾体验更拟人;三是抗干扰能力强,拥有更强的环境适应能力。

据介绍,在激光发射、接收模块等激光雷达核心部件方面,禾赛科技已经实现了全自研,保证了激光雷达产品的性能;其研发定制发射和接收芯片,到目前为止已经拥有四代产品。另外,禾赛科技拥有自主百万产能,通过自建自动化激光雷达产线,保证了高质量大规模交付,支持全球化部署。

岚图汽车智能驾驶高级副总监涂宁宁发表了《岚图鲲鹏智驾自研之路》主题演讲。

岚图汽车智能驾驶高级副总监涂宁宁

岚图智能驾驶历经5年,产品已搭载4款车型,累计超十五万台智驾量产交付,自2024年起全面转向自主研发并成功量产。

其中,鲲鹏智驾Pro平台仅用时3个月,实现了L2.5功能快速量产落地;鲲鹏智驾Max平台,搭载BEV+Transformer模型、规控模型,并完成工具链、数据闭环等核心技术掌握,已实现自研高速NOA功能上车,并将于2025年中量产落地;鲲鹏智驾Ultra平台,以端到端大模型为载体,数据闭环为抓手,实现东风自研“双飞轮”模式闭环,尤其是端到端软件在11月已经上车,具备城市领航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岚图鲲鹏技术通过“3+1”战略,即基于岚天引擎、岚峰平台、岚光数据3个技术底座+1个体系(VADS_ISWD体系),实现全栈自研能力快速掌握。未来,岚图鲲鹏智驾将依托数据核心竞争力引领未来。

上汽创新研究开发总院定位地图首席专家邓一民发表了《以北斗TBOX建立整车位置姿态中心》主题演讲。

上汽创新研究开发总院定位地图首席专家邓一民

整车位置姿态中心,主要是利用智能网联汽车所搭载的各类传感器信息,构建一套高精度无缝定位系统,为车辆在各种行驶场景下提供实时高精度三维位置、速度及姿态信息。当前业界位姿传感器主要集成在智驾域控、座舱域控及TBOX三种系统方案,其中TBOX是新能源汽车标配的零件之一。

TBOX集成北斗位姿传感器的优势包括,满足各类法规需求减少认证风险,消除大算力芯片发热影响,并且联合通讯与导航应用,以支持差分信息注入、北斗短报文等应用。

上汽在北斗TBOX上的应用案例,包括:标配RTD功能的双频单点定位模组、标配PPP-RTK功能的双频厘米级定位模组、标配北斗短报文的双频通导一体模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