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南方周末
在这里,读懂中国!infzm.com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华龙网  ·  突发!地铁车厢出现烟雾,当地回应 ·  16 小时前  
新华社  ·  夜读|谢谢你,让我遇见你! ·  18 小时前  
新华社  ·  刘国梁最新表态 ·  3 天前  
中国新闻网  ·  女演员表演中突发意外,官方回应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南方周末

听播客四年,我获得的不只是年终总结里的数字

南方周末  · 公众号  · 社会  · 2025-01-06 22:42

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主要描述了作者对播客这一音频平台的体验和感受。随着播客逐渐从小众走向大众,作者通过播客获取新知,分享内容,甚至参与访谈,体验了播客带来的新契机。文章也涉及了播客内容的变化和多样性,以及作者对播客未来发展的看法。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作者对播客的体验和感受

作者通过播客获取新知,分享内容,体验了播客带来的新契机,并认为播客是适合自己接受资讯和知识的最佳途径。

关键观点2: 播客的变化和多样性

随着播客逐渐从小众走向大众,其内容也变得更加多样和丰富,涉及深度文化、闲聊有趣的内容,以及关于女性话题的探讨等。

关键观点3: 作者参与访谈的经历

作者通过分享听播客的体验,接受了两位女生的访谈,分别就品牌播客和女性播客的话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得到了对方的认可和感谢。

关键观点4: 作者对播客未来发展的看法

作者认为播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期待播客节目在内容质量和深度上有更大的突破。


正文

▲ (视觉中国 / 图)

全文共2075字,阅读大约需要5分钟
  • 我发现它带给我的不仅是听觉上的陪伴,也不只是知识上的分享,更是新契机的体验。


本文首发于南方周末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


文|阿姜

责任编辑|温翠玲


一到年末,大家纷纷在各类社交软件上查收“年度总结”,回顾这一年在网络世界中度过了哪些难忘的时刻。我也不例外,没有听歌软件只爱读纸质书的我,只能在播客软件上回顾那些被量化的数字。

“你已来到这个软件1423天,今年一共听了336天,679个单集陪你度过506小时,你的年度播客是……”看到这些总结后,我在想,播客这一年还给我带来了什么?

播客这一年有了重大变化,它不再“绝对”小众,而是被越来越多的人听到,被标榜为“长脑子”的时尚单品。越来越多的主播开始做播客,有人们熟知的明星,有口条很好的播音主持专业的人,也有很多爱表达尝试做播客的人。

我作为听觉比视觉更易接受信息、更有耐心接受信息的人,播客成了我通勤路上、做饭期间、晚间散步时的“好伴侣”。我并不是只听那些深度的、文化性的、有哲思的播客,我也很爱听一些闲聊又有趣的播客。

于我而言,听播客从来不是听完就略过的一件事。每当听到内容优质的播客,我就会做单集或者合集分享到自己的社交平台上,一是为了将听到的内容有属于自己的观点输出,二是为了让更多的听众能听到好的节目。

也是由于我对于播客的不断分享,才让一些陌生人发现我,为她们的毕业论文和社会调查贡献一份“力量”。

第一个女生找到我的时候,明确说明了她的来意和访谈主题,她正在做品牌播客的研究。我们加上好友之后,我并没有直接跟她确认访谈日期,而是通过“闲聊”和朋友圈确认她身份的真实性。我一直是一个警惕性很高的人,访谈又是一个以实时语音交流的对话方式,万一是骗子采集了我的声音去骗我的家人和朋友那就得不偿失了。在一番略有学科专业度的聊天和对方给我拍学生证证明后,我确定了她的确是要写毕业论文的学生,才跟她约好访谈时间拿到访谈提纲。

三天后到了访谈的时间,我只在拿到访谈提纲那天过了一遍问题,没有做逐字稿似的答案和其他准备,我倒也不紧张,毕竟访谈提纲里的问题都在我的知识储备范围内。我也一直认为访谈不是写好了标准答案后你问我答的,而是在交流中不断产生出新的问题、新的观点、新的互动,这才是更好的访谈模式。

受访过程很顺利,原定的半小时硬是被我这个爱表达的人说到了五十多分钟。聊我听过的品牌播客,聊我最喜欢和印象最深的一期播客,聊我对于播客影响力的看法,也聊我希望播客节目之后会有怎样质的提升等等内容。访谈结束后这位女生告诉我,我为她提供了很多新的视角和观点,是她做的最值得的一次访谈,她一定会将我的受访资料放进毕业论文中,还说毕业时要发给我看。

听完这位女生的反馈,忽觉生活真的很神奇,我从未想过通过听播客能接受访谈,尽管只是对方毕业论文中所需要的受访者之一。正是因为我爱听播客、喜欢分享播客中的内容,才有了他人对我观点表达的认可,我十分感谢播客带给我的生活新体验。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