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拉勾
拉勾网,专业的互联网领域招聘平台,专注于为互联网从业者提供更好的职业机会。海量诱人职位实时更新,薪资透明,拒绝面议!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传媒招聘那些事儿  ·  【岗位表格】在线文档持续更新:新闻媒体/内容 ... ·  21 小时前  
传媒招聘那些事儿  ·  【简历提升】挖掘亮点:提升眼界思路,优化简历! ·  21 小时前  
传媒招聘那些事儿  ·  腾讯:招聘经理 ·  21 小时前  
传媒招聘那些事儿  ·  爱奇艺:微短剧主编 ·  21 小时前  
51好读  ›  专栏  ›  拉勾

2019年,哪些行业,值得加入?

拉勾  · 公众号  · 求职  · 2019-01-22 19:12

正文

选择行业,

就是选择未来。

作者 |Sean Ye

来源 |瞎说职场

原标题|2019,哪些行业,值得加入?


2019年的金三银四也不远了,相信很多人都在谋划求职。但在资本寒冬的形势之下,大家又纷纷担心:什么行业不缺钱?到底选择哪些公司才有保障?今天这份行业选择攻略,手把手教你找到靠谱好工作。


小趋势VS大趋势


《如何判断行业有没有「钱途」》提过,行业发展分三种:技术驱动的发展;消费结构驱动的发展;以及人口结构驱动的发展。


科技驱动的发展,是未来10-20年的主旋律,是大趋势。未来10年,有机会进入我们生活的高科技中,最值得期待的就是人工智能领域。


但是在2019年这个时间点,我谨慎推荐人工智能行业。理由很简单:人工智能,在1-2年内,难有突破性的发展,更别说进入日常生活。


所有的AI企业,包括投资AI的风投,赌的是10年后的大趋势。但眼下,人工智能领域是有泡沫的。而且这泡沫,比现金流多。过冬的时候,手里有粮,才让人心安。


没有现金流,企业会捉襟见肘,即使想要有所作为,就是看到了危机提供的阶梯,你也不敢往上爬,因为摔死的概率太大。


罗振宇在跨年演讲时,分享「小趋势」观点:


「大趋势」是大河,世界大势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我们判断的方向对,搭上的船对,顺流而下就行。


「小趋势」是多米诺骨牌,摆成什么样不知道。但是只要有一个小小的颤动,哪怕是一只路过的蚂蚁碰倒了一张牌,一个极小的趋势,那么抖动了一下,就推动了一个大一点的趋势,再推动一个更大的趋势,经过一连串的连锁反应,等推到我们面前的时候,已经面目全非,而且还变成了个庞然大物。


在职场领域,我想略作修正:


职场上的「小趋势」是大河里的支流。选对就逃过汹涌大河里的漩涡,顺利到收获的下游。选错就翻船,透心凉之后,再翻身上船重新起航。可以重来,但也落后一步。


在2019年这个时间点,择业时,尤其要关注「小趋势」。小趋势能够保证我们在工作中受到干扰少,老板掐着我们「拥抱变化」的几率更低。


2019年的小趋势


在我看来,2019年的小趋势大概与钱有关:


1、珍贵的现金流


过冬时候,手里有粮,心里不慌。


没有现金流,你会捉襟见肘,即使想要有所作为,就是抓住了危机提供的阶梯,你饿着肚子也不敢往上爬,大概率摔死。


职场人择业时,也应该考虑这一点,找到那些现金流充裕的公司。


举一个例子,其他公司争先恐后上市,老干妈却多年来一直拒绝上市,其实道理也很简单,上市是圈钱扩张的,但是……老干妈不缺钱啊。老干妈一直以来推行现款现货政策,以及预付款体系。账面上都是现金和预收款。


对于职场人来说,在这个并不算稳定的年景里,服务于一家现金流强势的企业,有两个好处:可以专心业务,不用担惊受怕业务被砍;可以利用现金,在市场上获取性价比更高的资源。


2、消费降级


美国一直流传着一个「口红经济」理论:每当经济不好的时候,口红的销量反而会提升。为什么呢?


在美国,人们认为口红是一种比较廉价的消费品。经济不景气时,人们依然有消费欲望,但不愿意大额消费。


这两年,中国市场的「消费降级」话题也是备受关注。在这里,我们可以把口红换成方便面。


在2014-2016年之间,是方便面行业的下滑期。消费者对于健康的关注越来越高,另一方面外卖行业降维打击。很多做方便面的中小企业都退出不玩了。


而从2017年开始,方便面行业居然回暖了,靠的是“汤达人”等中高端品牌。乍一看,这是消费升级啊——普通方便面升级到中高端方便面——实际上,这是因为外卖的补贴越来越少,费用越来越贵了。


大家发现:好像还是啃方便面合算。更为典型的「消费降级」案例,是拼多多的崛起。


行业推荐


推荐1:在线教育


典型企业:得到、新东方、作业帮

推荐理由:现金流好,消费驱动


之前《寒冬季,职场人最易犯的三个致命错误》我提到过:遇到困难,人的本能是逃避。而寒冬季去读书自我提升,也是人之常态。


过往流行过的脱产MBA等项目,会导致职场人远离职场1-2年,对职场人的重返职场发展很不利。而在线教育就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个问题。经过几年的酝酿,移动技术成熟,在线教育市场基本稳定在2亿+用户。


用户向移动端迁移迹象明显。同时,教育类APP市场格局初步形成,K12(5-6岁幼儿园到17-18岁的基础教育)、词典翻译、学前教育居前三,月活用户分别1.45亿、0.85亿、0.35亿。


学前+基础教育,真的是“再穷不能穷教育,再闲不能闲孩子”。我拿一个小众的领域,职业技能教育。你去樊登读书、得到听课或者App学英语,都是立马付钱。绝对不会先预付30%,尾款等全部听完了再结账吧。


得到app诞生2年半,如今在线的有106个课程。现金流,真不愁。如果是专注于儿童教育的K12行业,或者是自己有生产课程能力的教育机构,就更不担心现金流了。


新东方负债率44%,17亿总负债,手里还有近8亿经营现金流。相比之下,万科算是房企中非常稳健的了,负债率85%,手里拿着800亿现金,总负债超万亿,如果你再看碧桂那啥……


推荐2:在线医疗


典型企业:平安好医生、微医、丁香医生

推荐理由:有现金流,消费+人口结构驱动


无论经济如何下滑,国人对健康的重视,从来没有下滑过。建国后的40-50年的婴儿潮一代,如今已经大多迈入老年,正是对医疗资源和护理资源需求高涨的时候。


这一辈老年人,经历过苦日子,有节俭的好习惯,同时对健康也非常重视。这是养老医疗服务的发展机会。子女教育和医疗,从来都是我们的刚需。


现有体系下的医疗资源,无论是好医生、三甲医院的病床、还是设备,都严重紧缺。而国人对健康的要求极高,任何毛病最好都要让最牛的医生看一看。而能够协调医疗资源、并从中获利的业务模式,始终会得到资本市场的认可。


平安好医生在2018年上市,微医在2018年上市前的Pre-IPO轮融资5亿美元,丁香医生完成D轮1亿美元融资。对于互联网医疗公司来说,手里有足够的粮食。


推荐3:互联网保险


典型企业:蚂蚁金服、众安保险、水滴保

推荐理由:消费驱动


尽管在网络上,我们依然能看到很多对于保险和保险代理人的批评。但同时,对健康的重视,重大疾病的低龄化和高频率,让很多人产生了忧患意识。如今年过30,给家人配置保险,是一项理所应当的任务。还有人会跑去香港给自己和家人购买保险。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