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1:在线教育
典型企业:得到、新东方、作业帮
推荐理由:现金流好,消费驱动
之前《寒冬季,职场人最易犯的三个致命错误》我提到过:遇到困难,人的本能是逃避。而寒冬季去读书自我提升,也是人之常态。
过往流行过的脱产MBA等项目,会导致职场人远离职场1-2年,对职场人的重返职场发展很不利。而在线教育就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个问题。经过几年的酝酿,移动技术成熟,在线教育市场基本稳定在2亿+用户。
用户向移动端迁移迹象明显。同时,教育类APP市场格局初步形成,K12(5-6岁幼儿园到17-18岁的基础教育)、词典翻译、学前教育居前三,月活用户分别1.45亿、0.85亿、0.35亿。
学前+基础教育,真的是“再穷不能穷教育,再闲不能闲孩子”。我拿一个小众的领域,职业技能教育。你去樊登读书、得到听课或者App学英语,都是立马付钱。绝对不会先预付30%,尾款等全部听完了再结账吧。
得到app诞生2年半,如今在线的有106个课程。现金流,真不愁。如果是专注于儿童教育的K12行业,或者是自己有生产课程能力的教育机构,就更不担心现金流了。
新东方负债率44%,17亿总负债,手里还有近8亿经营现金流。相比之下,万科算是房企中非常稳健的了,负债率85%,手里拿着800亿现金,总负债超万亿,如果你再看碧桂那啥……
推荐2:在线医疗
典型企业:平安好医生、微医、丁香医生
推荐理由:有现金流,消费+人口结构驱动
无论经济如何下滑,国人对健康的重视,从来没有下滑过。建国后的40-50年的婴儿潮一代,如今已经大多迈入老年,正是对医疗资源和护理资源需求高涨的时候。
这一辈老年人,经历过苦日子,有节俭的好习惯,同时对健康也非常重视。这是养老医疗服务的发展机会。子女教育和医疗,从来都是我们的刚需。
现有体系下的医疗资源,无论是好医生、三甲医院的病床、还是设备,都严重紧缺。而国人对健康的要求极高,任何毛病最好都要让最牛的医生看一看。而能够协调医疗资源、并从中获利的业务模式,始终会得到资本市场的认可。
平安好医生在2018年上市,微医在2018年上市前的Pre-IPO轮融资5亿美元,丁香医生完成D轮1亿美元融资。对于互联网医疗公司来说,手里有足够的粮食。
推荐3:互联网保险
典型企业:蚂蚁金服、众安保险、水滴保
推荐理由:消费驱动
尽管在网络上,我们依然能看到很多对于保险和保险代理人的批评。但同时,对健康的重视,重大疾病的低龄化和高频率,让很多人产生了忧患意识。如今年过30,给家人配置保险,是一项理所应当的任务。还有人会跑去香港给自己和家人购买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