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超:
就像我们以前一直提到多年的叫科技成果转化成生产力,其实这个口号或者这个理念提了好多年,但是真正的当一个科学家怀揣着一个科技成果孵化梦想的时候,就会发现一系列您刚才说到的问题,因为毕竟大家不是在一个专业赛道里面,
金李:
是的,这点上我们有非常深刻的感悟,因为我自己不是科学家,但是我有非常多的科学家的朋友,我们刚开始的时候大家互相不太熟的时候,谈不了太深,但是当已经变成很好的朋友的时候,他们就会交流说了他们的很多苦衷。
很多科学家对于管理企业来说,既不擅长也不喜欢,因为管理企业和做科学研究是非常不一样的,两码事。科学家需要的是一种非黑即白的这样的一种对真理的追求,而作为企业家的话,你不能过于的非黑即白,你需要有的时候要知道什么时候可以稍微地去能够做一个中庸的妥协,你需要应对的事情是事无巨细纷繁复杂的一个现实的生活,而科学家的世界相对纯粹,他就是集中在他的学术这边。
所以其实首先一个问题就是大部分的科学家,当他真正进入到一个科技型企业担任他的掌门人之后,他会逐渐地发现,实际上他并不适应,也不喜欢这样的生活。这个时候有两种选择,一种是硬撑在那里,一种是急流勇退,知道这个不适合我,那么找一个合适的人来接手这家企业,能够带这个企业更好地发展。
所以我们现在作为科学家的朋友,在帮助他们创新创业的过程中间,我们其实一个非常大的作用,就是帮助那些科学家更早地认识到自己的能力的边界,让他们知道也许你最好的状态是做完一个发现发明之后,回到实验室里做下一个发现发明。
这个企业当已经脱离你的舒适区之后,最好的状态可能是交给你的助手,交给你的学生,甚至是从外面给你聘请一位外聘的专业的科技企业的职业经理人,带着这个企业跑,我们叫接力跑,这个理念我们正在逐渐地去灌输给我们的很多科学家。
董超:
就是各自在各自最擅长的赛道上去完成。那一段最漂亮的奔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