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逛线下商场的时候,发现了一个奇特的宣传标语。注意,500元左边贴了一个红色小条子,不仔细看看不出来。
地点是江苏,了解背后来龙去脉的朋友应该一看就知道是怎么回事。
具体来说,去年国家推了3000亿的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其中1500亿是发改委直接安排的大型项目,另外1500亿是真正的给消费者的补贴,包括汽车和家电等品种的以旧换新补贴,也叫国补。这笔钱8月底给到了地方,总共实行了9-12四个月,效果很好。
虽然说是以旧换新,但实际购买的时候基本就是直接补贴,比如买个6000块钱的冰箱,拿着支付宝去前台刷,领个券以后只要付4800,1200块直接国家帮你付了。
国补是有上限的,二级能耗上限1500,一级能耗上限2000。
国补去年的范围没有手机,但江苏例外。江苏去年12月买手机有省补,补贴上限1500。今年1月,国补的范围扩大到了手机,但补贴上限是500。
于是江苏也跟上了国补的步伐,取消了省补,跟上了国补,最终手机补贴的上限从1500退到了500。
很多店家到现在都还没把省补时候的宣传材料换掉,如下图。或者干脆简单的把1500的1贴掉,如文章开头的图片所示。
这对江苏的购买者相对是不友好的,今天我在店里呆了五分钟,很多消费者都发现了补贴的退坡,询问最多的话是,还会回到1500元补贴的时候吗?
我原来的想法很简单,这个政策扣扣搜搜。为什么不全国统一1500呢?设置这个500的上限干嘛?
事出必有因。我们进一步去思考。
简单算一下去年全国手机的市场规模,首先销量在大概在2.85亿台左右,每台的平均单价大约在3450元左右,因此中国手机市场规模大约是9800亿元左右,1万亿级别的市场。
注意,这里面的平均单价3450,基本约等于500/15%=3333,也就是正好用满500元补贴最低手机单价。
这可能是设置500元上限的第一个考量:覆盖到了平均购机成本之下的所有群体,对这部分群体来说,国补是实打实的85折,即使身在江苏补贴幅度也没变。然后购机成本在平均成本以上的群体,补贴的边际效用递减,如果身在江苏,补贴幅度就比去年低了。
进一步思考,去年以旧换新1500亿用了4个月,今年如果要用一整年的话,规模要扩大到4500亿。1500亿中家电的规模是360亿,那么全年是1000亿左右。
八大家电,全年市场规模差不多也就1万亿,跟手机体量相当。也就是说,多一个15%的手机国补,等于补贴规模比单独补贴家电要翻一翻,也就是多1000亿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