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太极养生堂
以太极养生为核心理念,弘扬太极文化,分享更多有关国学经典、儒释道文化、中医养生、饮食保健等智慧。提供养生保健,养生之道等精选养生常识,将养生贯穿于日常生活,真正做到让养生大众化,全民化,科学化。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江苏教育新闻  ·  江苏部分学校通知,元宵节次日报到! ·  昨天  
江苏教育新闻  ·  江苏部分学校通知,元宵节次日报到! ·  昨天  
春江潮起  ·  刚刚,泰州地震!多地有震感! ·  2 天前  
江苏知识产权  ·  江苏一体推进“一中心一基地一枢纽”建设 ·  3 天前  
江苏知识产权  ·  江苏一体推进“一中心一基地一枢纽”建设 ·  3 天前  
南京广播电视台  ·  南京“顶流”,回归了! ·  3 天前  
南京广播电视台  ·  南京“顶流”,回归了!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太极养生堂

陈氏太极拳内功揭秘,35点具体要求让你更容易学习!

太极养生堂  · 公众号  ·  · 2018-06-18 19:45

正文

起式:起式:出腿后,精神领起来,身体放松,沉在两脚,塌腰,即象把布袋放下一样,腰胯都要外涨。起式,胯膝垂直。起式,出腿后,右胯松,右膝与小腹合(支撑),松肩,双手方位右前,不能一推就倒。左腿送劲到腰,腰脊转带双手向右后转划弧下来,右膝支住。

新架起式为:朋捋按挤,老架为朋挤(腰胯后沉),意在手心为捋, 起式要先将手与脚合,以膝盖顶起来.手腕要松,不能紧. (更多太极相关内容,请 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Taichitang)

起式,松,把自己变成木桩,即只剩脊背这根桩.膝部上顶. 起式,意念从头顶到会阴,从腿两侧下沉,从脚部自腿内侧上升,膝部顶起双手. 起式,A松,尾骨与鼻子合,手与脚合,并将意念深入地下三尺.B以脚跟的蹬劲和腰胯松沉劲的反作用力从膝盖将双手领起,C按挤(按为腰胯沉,太极拳虚实,手分,分后右手低,右脚跟蹬上去.)以脚跟蹬劲将手指伸平.D沉腰沉胯,肘与膝合,双手下捋.E双手将气球左上举,用右脚跟蹬,到位后重心在右脚跟与左脚掌。F先向左转将重心移到左脚跟踏实,转腰,掌要立起来。G上步三掌,一是下捋,起锅底弧,上步。二是滚左手,左肩与左胯合,三是下翻掌上步。

揽扎衣:揽扎衣最后是横劲变前后劲(弓箭步),手与脚合,手劲与脚劲向前交汇到目光所及最远处,往外撵。手是意劲,不重外形。

六封四闭 六封四闭时,先把胯往里裹,意念往右脚下沉。

单鞭  单鞭合手,通过腰胯与右脚合,意在左手心,用右脚蹬出左手。右膝盖支撑好。手脚开合都要通过腰胯。 单鞭定式时,A右手中指下沉突出,向外展,左手劳宫外展,双臂下沉外展。B左肩与左胯垂直,齐。C右膝与小腹相连,合D右脚蹬劲,右胯松开E上身后坐,中正,劲沉入两脚。定式 定式:放松,从肩到手,手心合脚心。本来也无定式,只是为了打好、校好拳才突出定式,定式是为了便于学习。定式是先找中线,然后松沉放长;先求中展,再求紧凑。定式时中指与大脚趾垂直。定式时八面支撑,尾骨下如吊一块砖,两臂伸远,肘下沉,方向上能形成一个圆的交汇,但身体不能趴,手腕要松。

总则     精神一定要领起来,方法是先气沉丹田,后虚领顶颈,全身都要放松。每个动作都要有支撑点,支撑点在腰下,支撑腿(特别是膝盖)一定要管住不动。每个动作手脚都要合,合、送(蹬)都要经过肩、腰、胯。重心(支撑点)在受控于尾骨尖,尾骨尖稍动则重心移动。行气,行功,而绝不能运气。膝盖不能转,只能朝脚尖方向垂直挤。 手落下时手指肚先落下。腰绝不能转。手带上身则腰转,下身、胯带动上身,则为胯转。动胯,绝不能动腰。要把腰向外涨,忘了腰。外涨时不止命门、丹田,一圈都要涨,则松沉,支撑八面。一有腰则无。

五张弓:

五张弓的弓把在两肘、两膝和丹田命门。肘沉、膝撑、丹田命门同时外撑则五弓齐备。 同时,一弓一整体,要同时运动,不能只有手动或肩动。练拳没有标准动作,只能注意意念。本来也无定式,只是为了打好、校好拳才突出定式,定式是为了便于学习。松活弹抖:松指上身松,活指腰活。腰劲在立正时是没有的,只有圆裆开胯,才会出现腰劲。腰劲的部位在腰下。

1、立身中正,耳听脑后(这样便于立身中正)。动作定式强调要坐板凳,目的是要两胯同时放松。

2、放松:以沉到脚底和脚下为原则。浑身没有一处用力。如果正常站着,身体各处都会自然地用一些力,而太极拳要求将全身放松,只剩脚部用力。定式后叹口气,以使全 身都完全松下来,劲入脚底。

3、虚脚要用力,实脚要踏实。

4、不重外形,注重行气与意念,才见效果。动作过于标准,反而使气沉不下去。

5、虚领顶劲,立身中正,不偏不倚,胯必须平。

6、三个丹田中正。(肚脐、膻中、印堂内三寸)

7、手脚相合,脚掌与脚跟相互转换,与手呼应。

8、换劲时手要呼应,这手交给那手。

9、卷腿时,腿脚一块,整体转。

10、提脚时,身体高度不变,出腿时先降重心,再出腿脚。

11、手脚合分交叉合与顺合,意念带动手脚,一合则自然出劲。

12、周身放松,则对手来力即可引入脚下。

13、挤劲要横,按劲从腰出。

14、气下沉,象提起的布袋再放下,自然向四周涨。

15、重心在小腹。松胯。马步时左右胯缝可放入四个指头。故重心左右移时(转着移),小腹可贴住大腿跟。

16、手要离身体远,不能凹。

17、手要放长,但要松沉,不能趴。

18、手形:中指为领袖,手指分三层,中指最高,食、无名指为第二层,拇指、小指为第三层。19、手形不能变。

20、手腕要直,太极拳只要求手腕与脊柱是直的,其他都要弯。手腕不动才能让脊动。手腕要比手、臂稍高。

21、脚下阴阳变(即脚跟脚掌的转换),手上松空转。

22、太极拳即转腕旋肩。

23、前移(挤)重心是以膝盖意压大脚趾趾甲根。

24、处处皆圆。起式、六封四闭都是让对方不能逼迫中轴,让对方的来劲变成圆,在圆的切线滑走。

25、挤劲要横,从脚跟蹬出,整体出去,太极拳对手的要求,但眼不能看挤的方向。

26、练拳时如有人,推手时如无人。

27、劲起于脚跟,从膝致电腰,节节贯穿。

28、推手时,永远以线对对方的面,以我的横对对方的顺,即敌背我顺。

39、按劲要腰胯松沉。

30、不能耍手,练手、练身,而要用意念练全身。

31、腿,特别是膝盖不能转,不能晃,应直来直去,否则易失去“本位”。都是圆则 无法制住对方。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