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罗大伦博士
传播中医知识,弘扬国学智慧。强壮身体,丰盛心灵,守护正念!罗大伦老师未在任何医疗机构出诊,请勿发求诊信息!
51好读  ›  专栏  ›  罗大伦博士

夏木已成阴 | 立夏

罗大伦博士  · 公众号  ·  · 2024-05-05 07:00

正文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这是整个夏季的养生大原则。
我们经常说春天要养生,春天是生发的季节,要慢慢培养生发之气;到了夏天,这种生发之气就变成热烈的生长的状态。所以,夏天要养长。
心与夏气相通应,是说心阳在夏季最为旺盛,功能最强。心在人的各脏器中起主导作用。 “心为火脏,烛照万物” 。入夏后,天气逐渐炎热,人容易心气浮动,睡不安,吃不好,加上全身的水液代谢、汗液的调节等,都与心阳的重要作用分不开。
西医认为,人的心脏是循环系统的重要脏器,推动血液流动,将氧和营养物质送到全身以供生理所用。而中医所说的“心”不是心脏这么简单。中医认为“心为一身之主,脏腑百骸皆听令于心,故为君主”,也就是说,心在人的各脏器中起主导作用,而且人的精神思维活动与心有关。
中医所说的“心”,除了心脏外,还包括心理因素。因此, 夏季养生莫若养性,保持淡泊宁静的心境,避免心火内生,这对夏季养生极为重要,所谓“心静自然凉”。
立夏后,昼长夜短更为明显,此时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虚的变化, 应重视“静养”,做到戒怒戒躁,切忌大喜大怒。

淡 饮 食

随着空气中湿度加大,人体也容易感觉沉重、困倦,这是因为湿为阴邪,性质黏腻、秽浊,容易阻遏气机,从而影响体内气的运行,因此,预防湿邪致 病也是此时节养生的重点工作。
在饮食方面应以低脂、低盐、清淡为主,白天宜食葱姜少许,以养阳气。选择一些健脾祛湿、生津养肝的食物,如蜂蜜、山药、薏米、芡实,可以益气养阴,健脾除湿。

慎 起 居

立夏以后气候变化比较显著,应 晚睡早起,以顺应阴阳变化。当然,晚睡也不应超过11点。
立夏后人们应养成午睡的习惯。 在11点到13点进行午休是最佳时间。中午是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段,人易出汗,出汗多散热,血液大量集中于体表,大脑血液供应相对减少,午饭后消化道的供血增多,大脑的供血就更为减少,人就易精神不振,昏昏欲睡。有了午觉补充,人的体力就会有所恢复。尤其是老年人多有睡眠不实的特点,更需午睡。中午没午睡习惯的人,可听听音乐或闭目养神,让脑子休息一会儿,下午才不容易陷入浑浑噩噩的状态。

慢 运 动

立夏以后气温渐升,易出汗,汗为心之液,若此时再剧烈运动,容易造成机体缺水,所以最好选择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慢节奏的有氧运动,并在运动后适当饮温水,补充体液。

调 神

立夏时节天气渐热,“暑易伤心”,高温天气易使人“心躁”。因此,应 戒怒戒躁 ,保持神清气和、心情舒畅,避免伤心、伤身、伤神。此时节,老年人要注意避免气血淤积,预防心脏病发作。
读书,听古典音乐,打坐,画画,写字……这些需要我们凝神静气去做的事情,都可以让一颗躁乱的心安静下来,使阳气归于本位,中医把这个过程叫做 “调神”。

读诗词,静养心

立夏日忆京师诸弟 唐·韦应物
改序念芳辰,烦襟倦日永。
夏木已成阴,公门昼恒静。
长风始飘阁,叠云才吐岭。
坐想离居人,还当惜徂景。
山亭夏日 唐·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精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早夏游平泉回 唐·白居易
夏早日初长,南风草木香。
肩舆颇平稳,涧路甚清凉。
紫蕨行看采,青梅旋摘尝。
疗饥兼解渴,一盏冷云浆。
初夏即事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乐趣微生活  ·  大哥来开讲了~大家来听听!【NO1】
7 年前
水木文摘  ·  在乎(写到心坎里去了)
7 年前
首席经济学家论坛  ·  邵宇:去杠杆和稳增长如何平衡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