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武汉发布
发布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和重要决策部署、全市重大主题活动、市委市政府新闻发布类信息、文化生活服务类信息、天气和自然灾害等突发性公共事件预警应对信息;回应督办落实网民诉求。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武汉发布

汉派文化火爆全球!周五下班还不来武汉?

武汉发布  · 公众号  ·  · 2024-12-25 12:44

正文


12月24日, 江苏南京江宁,
第四届城市国际传播论坛登场,

《中国城市海外影响力分析报告(2024)》

正式发布

包括武汉在内的10座城市 脱颖而出,
被评为“国际传播综合影响力先锋城市”。

这是武汉连续四年
获得此项国际传播大奖。


汉派文化符号展现着城市最深层的文明印记,

是武汉城市精神、城市形象的重要载体。

武汉国际传播中心通过对
非遗文化、 知音文化、 木兰文化等
地方特色文化符号的系统梳理,
先后策划推出了一批国际传播项目,

对外呈现可亲可感的中国武汉形象。



“文化传承在武汉”
系列视频传播量5.3亿



今年以来,武汉国际传播中心深入挖掘汉派非遗文化“富矿”,将汉剧、汉绣、汉锣、汉味小吃等鲜活的地方文化符号与当下武汉城市风貌、市民生活紧密融合,精心策划推出“文化传承在武汉”项目,制作四部视频《剧在武汉》《绣美武汉》《乐动武汉》《有味武汉》。

系列视频在全球发布后,受到新华社、人民日报、央视新闻等央媒平台转发,吸引了来自美国、英国、德国、意大利、加拿大、澳大利亚、韩国、日本、印度等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900多家媒体的报道,全网总曝光量超5.3亿次,面向海内外有效推介了新时代英雄城市形象。




“桥”会友 江豚圈粉
续写知音文化



发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高山流水遇知音”故事是中华文化精髓的代表之一,武汉是知音文化的发源地。

今年7月,武汉国际传播中心携手新加坡《时代财智》,共同发起的“架设心桥,连接世界”——首届《桥与城市》国际摄影创意计划。 以“桥”会友,全球征集摄影爱好者身边“桥与城市”的图片及故事。



最终,中外资深专家从700多件作品中选出35幅获奖作品,其中近50%展现武汉的桥梁风采。获奖作品亮相新加坡“桥峰会”。活动既介绍了武汉,又推广了桥的品牌,扩大了武汉的朋友圈,搭建了友谊之桥。

今年10月24日,长江江豚保护主题曲《微笑冒泡》MV上线,截止11月底全网“票房”已突破4.5亿人次。

新华社客户端等120多家中央、省、市主流媒体转发推广。除了登上QQ、酷狗云等主流音乐平台的新歌榜单,《微笑冒泡》还登上了微博热搜及同城热搜。在武汉,武广、江汉路等大型商圈的户外LED大屏、景区景点、电影院线、地铁电视等线下渠道也持续传播,腾讯游戏大赛等互联网平台也积极参与其中,通过B站、斗鱼、虎牙等八大平台向国内外广泛传播,武汉城市IP江豚持续全球圈粉。




木兰文化破海出圈
带全球网友“发现武汉”



“求攻略” “求地址” “求‘汉制’木兰电影”......这是海外粉丝在脸书平台205万粉丝账号发现武汉(Discover Wuhan)贴文下的留言。花木兰的故事始于黄陂,历经千年,璀璨依旧。


“发现武汉”账号推出“Tour With Mulan”(木兰游)栏

发现武汉”账号策划推出“EyeHuangpi”(爱黄陂)栏目。

今年,“发现武汉”账号策划推出“Tour With Mulan”(木兰游)系列及“EyeHuangpi”(爱黄陂)栏目。观山、露营、采茶、赏灯,俏皮可爱、古香古色的动漫花木兰身临其境,沉浸式邀请粉丝一起打卡黄陂木兰草原、木兰山、木兰天池、木兰湖、木兰不夜城等,总曝光量超过410万万,总互动量超过10万,全球网友足不出户就能沉浸式游览武汉。




汉派文化走出去
中外文明交流互鉴



今年10月,由武汉国际传播中心联合新华社新闻信息中心共同举办的“在罗马遇见武汉”城市形象推介会在意大利罗马举行,以非遗汉绣、楚才作文为媒,武汉与罗马展开了一场文明的对话,用文明交流互鉴为两国友好写下新的篇章。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