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南方周末
在这里,读懂中国!infzm.com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环球时报  ·  突发:谷爱凌退赛 ·  2 天前  
央视新闻  ·  刘国梁最新发声!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南方周末

有景点整活升级,也有商贩选择歇业:哈尔滨再战冰雪季

南方周末  · 公众号  · 社会  · 2024-12-03 18:27

主要观点总结

哈尔滨为迎接冰雪旅游季加强各项准备,推出多项举措吸引南方游客。商家们为游客提供特色服务和商品,展示本地文化和特色美食。政府也在为改善城市环境和保障旅游市场正常运行进行整治和管理。虽然哈尔滨的旅游热度高,但由于冰雪旅游周期短、投入大等原因,仍需扩大宣传并延长旺季时间。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哈尔滨备战冰雪旅游季

哈尔滨为迎接即将到来的冰雪旅游季进行各项准备,包括建设主题分区、推出新景点和活动、加强城市管理和社会秩序整治等。

关键观点2: 商家特色服务和商品

商家们为吸引游客提供特色服务和商品,包括美食、纪念品等。一些商家还推出创新吃法,满足南方游客的口味需求。

关键观点3: 政府管理和整治

政府为改善城市环境和保障旅游市场正常运行进行整治和管理,包括加强城市管理执法、部署启动社会面市场经营秩序集中整治等。

关键观点4: 哈尔滨旅游依赖自然禀赋

哈尔滨的旅游依赖于自然禀赋,特别是冰雪景观。虽然热度高,但旺季时间短,投入大,需要延长旺季时间并扩大宣传。


正文

2024年12月1日,冰雪大世界正在加紧建设中。(视觉中国 / 图)

全文共 4198 字,阅读大约需要 10 分钟
  • 除了暖手贴、手套、棉袜等御寒物品,以及冰箱贴这些纪念品以外,一家酒店还预备了乘坐大滑梯用的坐垫,免费派送给顾客。

    不少哈尔滨2023年的花式整活又有了升级。“比如冻梨,去年给做了切片、摆盘。我们今年给你切成玫瑰花。”

    原以为生意会越来越好,可是发现管制越来越严,还没等到“冰雪大世界”开门,一名商贩就歇业了。“说是集中管理,要交摊位费。”

    “哈尔滨的旅游,太依赖自然禀赋。”宋兴文曾呼吁,应该借着冰雪爆火的机会,大力宣传哈尔滨的文化历史禀赋,这样可以把旅游旺季周期和产业链拉长。


本文 首发于 南方周末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


文| 南方周末记者 李在磊

南方周末实习生 龚涵孜

责任编辑| 何海宁


“整个哈尔滨,都笼罩在家里来且(指客人)的氛围中。”2024年11月29日,哈尔滨一家四星级酒店的经理这样对南方周末记者感慨。

距离标志性景点“冰雪大世界”正式开门,还有半个月时间。错峰出行的一些外地游客,已经陆续出现在哈尔滨街头,汲取2023年爆火后手忙脚乱的经验,这名经理已经发动员工准备起来。除了暖手贴、手套、棉袜等御寒物品,以及冰箱贴这些纪念品以外,酒店还预备了乘坐大滑梯用的坐垫,免费派送给顾客。“很多人就是冲着冰雪大世界来的,肯定要坐大滑梯。”

作为一名文旅从业者,他刻意观察、询问过身边人对哈尔滨爆火的反应,都是欣喜、欢迎的态度,“毕竟不管直接,还是间接,对哈尔滨所有人都有好处”。平时开车出门,见到穿着雪地靴、浅色羽绒服,戴着厚帽子的人,他都会摇下车窗问一句:是不是“南方小土豆”?“是南方小土豆的话,我就问要去哪?顺路带一下。”

“南方小土豆”是本地人对外地游客的昵称,他们为哈尔滨带来泼天流量。同程旅行数据显示,未来3个月哈尔滨当地酒店的预订热度环比上涨78%;在去哪儿平台上,哈尔滨搜索量较10月增长三倍;据美团11月数据,12月到次年1月的文旅预订,哈尔滨位居目的地城市首位。

继2023年爆火之后,哈尔滨再次成为冬天最热门的网红城市。据当地媒体报道,为了迎接八方游客,哈尔滨将利用145万平方米区域,建设“冰雪启航”“江上飞舟”“冰雪竞速”“冰雪远航”四大主题分区,每日可接待游客9万人。

哈尔滨再战冰雪季,这几乎是一场“全城皆兵”的奋战。

2024年11月29日,超级冰滑梯项目进入冰体砌筑阶段。(视觉中国 / 图)

1

不得恶意涨价

刚一入冬,哈尔滨一家事业单位的退休职工周凤西便又开始忙碌起来。退休后,他培养了摄影采风的业余爱好,这两年开始响应市里的号召,发挥余热为文旅事业做贡献:拍摄文旅建设的新项目、新成就。有时候拍下好的作品,还会被报社和政府官方使用,所以特别上心。

“几乎每天都有新举措出来。”周凤西加入了单位退休职工的“余热群”,群里每天都能看到市里传达的新精神、新举措。“上上下下都在忙这个事,投入很多人力物力。”他说,自己也参加过不少会议,大家都铆着劲要把工作提前做好。

这些日子,他每天都奔赴在不同“新闻现场”的路上。11月26日,哈尔滨降下了第一场雪,当天冰雪大世界正式开始施工,这个始建于1999年的大型冰雪主题游乐园,已成为哈尔滨的标志性旅游景点。周凤西拍完工地上货车拉冰块,便又去江边拍雪景;11月29日,他又去拍了马家沟河道,这里将要打造“十里冰雪长廊”,还拍摄了儿童公园的小火车,这是哈尔滨的一大特色。

“刚开完会,小火车冬天也不停。”周凤西说,在以往天气一冷,儿童公园的小火车就会停运,为了让南方游客也能感受到这一大特色,首次实现冬季运营。

11月29日,哈尔滨市政府举行“2024—2025年哈尔滨冰雪季”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发布会透露,本次冰雪季,哈尔滨阿城区将借助2025年2月第九届亚冬会这一契机,举办滑雪节、雪地百锅杀猪菜、铁锅炖千人品鉴体验等活动;道外区将呈现百年航运冰雪欢乐世界、“中华巴洛克·尔滨故事”等文旅惊喜大礼包。

“我们也去开了不少会,工商的、文旅的都有。”上述酒店经理介绍,各项会议的中心思想,除了要做好服务之外,还要求商家不能恶意涨价。手套、棉袜和纪念品便是在落实会议精神,这一整套礼品需要几十元钱,成本并不低,但是为了让顾客有更好的体验,这项支出非常值得。

他说,2023年游客忽然暴增,有一些接待细节并没有考虑周全。比如,以前本地人对室内暖气比较自信,结果不少游客反馈,室内温度没有想象中那么高。2024年,集中供暖加大了供暖力度,酒店曾用测温枪做过测量,房间内温度比2023年高了两三摄氏度。“我们还准备了电辅热,放在房间里备用,顾客自由选择。”他说,感觉整个哈尔滨,都在准备迎接“南方小土豆”。

为了迎接南方游客,中央大街一家烧烤酒吧的店主尹智,决定延长营业时间。他介绍,哈尔滨冬天太冷,而且天黑得早,当地人晚上入睡很早,但是南方游客晚上也还在大街上逛。“半夜还在中央大街溜达,不能饿着他们。所以我们营业结束时间改到2点。”他说。

尹智介绍,该店八百多平方米,有三四十张台,2023年最火爆的时候,一天翻台七八次。2024年,他们一早配置好人手,给店员涨了工资,货品准备齐全,准备接下来的硬仗。

2024年11月29日,圣·索菲亚教堂前,旅游团在拍照。 (视觉中国 / 图)

2

整活升级

尹智介绍,作为餐饮企业,他们还需要在出品和服务方面做足功课,才能赢得顾客青睐。“大家来哈尔滨,还是希望玩一些、吃一些我们本地特色的东西。”他说在刷短视频时,看到不少哈尔滨2023年的花式整活又有了升级。

“比如冻梨,去年给做了切片、摆盘。我们今年给你切成玫瑰花。”他说,冻梨切片吃法的由来,主要是发现南方人不会“啃”,为了吃起来方便才做了加工。方便实用的问题解决了,下一步当然还要考虑美观。

除了吃法上的花活,食材上的惊喜也令人眼花缭乱。例如,尹智店里的烤玉米有5个品种,为了让游客品尝到各种口味,他们把5种玉米串在一起烤。他介绍,还有桦树汁啤酒、马迭尔烤面包和烤哈尔滨红肠。

哈尔滨在细节方面精益求精的整活,被网友称为“媚南”。由此,网友戏称哈尔滨市的市格为“讨好型市格”。这样的花式整活“媚南”行为,比比皆是。据媒体报道,为了在首场降雪前及时妥善布置好地下通道防滑地毯,中央大街管委会在11月初就搞起了“试验田”,升级铺设方案:精心裁切过的硬丝地毯与台阶完美贴合,以金属边条封边既美观又耐用。

中央大街不仅铺设了防滑地毯,还为地下通道扶手包裹上了温暖的“红色绒衣”,方便市民、游客通行时扶握。此外,地铁座位上的加热功能也开启了,铺着大花棉被的主题火车车厢也上路了。

哈尔滨极地公园是中国屈指可数可以大量看到企鹅的主题公园。为了让“特种兵”游客能够近距离观看到企鹅,公园打造了文旅IP“淘学企鹅”巡演。2024年,企鹅数量由3只增加到了10只,公园定制了2辆保姆车,40余名工作人员保驾护航,在各大网红景区巡游。

“有时间,就去公园里看;没时间,就在户外看看我们的巡演。”极地公园副总经理张志铭介绍,2023年巡演观众好评不断,但是网友反馈在后排看不清楚,所以连夜赶制了看台。2024年,还在户外做了暖房,提供姜糖水,供排队游客暖身。

做锅包肉特色菜的郑树国,是哈尔滨非遗传承人,他们家饭店不仅顺应潮流,把锅包肉剪成小块,供食客食用,还复刻了《闯关东》剧情里的“油炸冰溜”吃法。郑树国解释,其实很多创新做法,是顺应顾客习惯的顺势而为。

据他观察,这两年又有一个新趋势,南方游客来哈尔滨过除夕,吃年夜饭。“有这个需求,我们就满足。”他说,年夜饭包厢会挂上对联,电视里会放上春晚,还会送一些东北土特产。“没感受过这种氛围的,都很喜欢。”

2024年11月28日,圣·索菲亚教堂前,游客穿着特色棉袄。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