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5年来,全国旅游业,一直保持着15%的增速,是难得的好行业。但判断投资文旅产业项目是不是好生意,还要关注以下几点:
1)可复制性,决定行业天花板;
2)独特性,决定利润高低和定价权;
3)新项目运营能力,决定产品生命周期长短和成长性。
在这三个方面上来看,常州恐龙园的优势较为明显。
首先,是它确实具有可复制性。常州恐龙园的董事长沈波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时表示:“如果这个项目发生在北京、上海、广州,那算不上成功。因为北上广的成功模式无法被各地复制,常州的成功意味着这种模式可以在全国绝大多数地方获得成功,所以,模式的可复制性就是恐龙园的最成功之处。”几句话就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常州恐龙园这种模式的特别之处,可复制性高。
常州恐龙园的独特性与新项目运营能力也不弱,特别是IP的打造。沈波在以往采访中,曾透露过,“形象、内容、渠道、体验、衍生,是这条产业链的5个环节”,但这种链条在中国缺失,恐龙园也如此,“先做主题乐园,然后再做形象和内容,然后再做衍生。” 所以中华恐龙园在2007年就开始着手研发主题动画片,从《恐龙宝贝》系列一到四部,到《米多龙》《小龙甜品工房》等,恐龙园一直不遗余力地塑造和传播自己的文化品牌形象,并积累了众多恐龙“粉丝”。
从恐龙园园区内所有的布局和娱乐项目看,都是组成各个IP故事的重要情节和组成部分,可以说,这些娱乐设施都是服务于特定的IP故事的。这使得游客一进园区,就能亲身参与进这个神秘恐龙基地的一系列历险和故事。这种全方位的沉浸式体验也是未来主题公园发展的大势。
但令人担忧的是,常州恐龙园游客人次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数据显示,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1-9月,其入园人次分别为236.58万人、234.32万人、230.04万人、197.74万人,购票人次分别为200.93万人、197.36万人、196.12万人、159.53万人,人数逐年下滑。
反观国内几家知名主题公园,运营杭州乐园、杭州宋城景区等知名景点的宋城演艺2014年至2016年的游客人数分别为1456万人次、2234万人次和3000万人次,年复合增长率为43.54%;同样在新三板挂牌的华强方特(834793)同期游客人数分别为911万人次、2309.30万人次和3000万人次,年复合增长率81.47%。
图:中华恐龙园今年游客人次对比(制图:品橙旅游)
有业内分析师表示,南方人造景区对“黄金三月”的依赖,决定了业绩好坏。如每年的7月、8月和10月,受良好的气候条件、学生暑假、“十一”长假等因素的影响,园区游客数量明显高于其他月份,2014-2016年,此3个月合计接待的游客量分别占各年游客总量的51.63%、49.54%和45.47%,属于公司的经营旺季,而每年12月至次年2月,游客人数较少,属于公司的经营淡季。
就主题公园IP问题,业内人士表示,国内知名IP的可塑性缺失,部分主题公园不够主题,容易受到国外知名IP的主题公园冲击。中国旅游研究院研究员宋子千就此问题发表了较为中肯的意见:“常州恐龙园在业内有一定知名度,在区域市场有一定影响力,但从全国范围来看知名度和影响力都一般。自创品牌是比较艰难的,其坚持自主研究、自有知识产权,这是值得鼓励的,但他们选择的主题领域也非主流如海洋世界之类,也对业绩造成一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