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乌鸦电影
同样的电影,不同的解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独立鱼电影  ·  杨紫新剧又爆了?先别急着吹 ·  3 天前  
独立鱼电影  ·  四大女神合体,这开年大剧稳了! ·  5 天前  
电影工厂  ·  痴恋9年,知三当三,如今她被曝怀孕?!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乌鸦电影

黄暴台突破尺度!被封杀也要拍,不愧是24年度最佳!

乌鸦电影  · 公众号  · 电影  · 2025-01-16 12:23

正文



眼下,正值盘点的高峰期。

国内外的网站、影评人、自媒体,纷纷给出了不同评价体系下的“年度最佳”。

纵观这些《查漏补缺指南》,乌鸦发现,一部由HBO出品的剧集,恐成最大遗珠。

明明下足猛料,却热度不高。

不过,剧中的一些片段,也许你曾刷到过。

比如,一名男厨师说,女人就该乖乖当厨娘,而不是做什么女权主义者,毁了国家和家庭。

女候选人选择致敬上世纪60年代的抗议活动,给出掷地有声的回应:脱下胸罩,当场焚烧。


比如,女儿怒气值拉满,指责忙事业的母亲“渎职”,无法满足自己对母爱的期望。

母亲的回答字字铿锵。

“我花了这么多年心血去打造自己的作品集,不是为了大家只记得我母亲的身份。

人人都能生孩子,但是能和团队一起拿下三次普利策奖的人寥寥无几,我的讣告会以事业成就开头,而亲爱的,你排在最后。”


在这个价值观崩塌、舆论生态恶化、人人追逐“正确”而非真相真理的时代。

它的敢讲,幸运又难得——

《大巴上的女孩》


故事发生在美国中西部的爱荷华州。

随着四年一度的大选拉开帷幕,各大媒体迎来一场马拉松式的高强度、高密度报道。


4名不同肤色、不同年龄段、持不同立场的女记者置身漩涡,面对6位总统候选人,挖掘每一个可能造成巨大影响的谎言、丑闻、黑历史…

萨迪——


才华横溢,热情大方。

出自她手的文章极富感染力,但习惯性的个人偏好让她的文章饱受争议。

同时,做事缺乏稳重感。

在长达7个月的报道周期内,惹了一堆麻烦事。

格蕾丝——


目光如炬,笔锋锐利。

驰骋舆论场多年,光是在报道美国大选的路上就奔波了30载,绝对的事业强人。

金柏莉——


拥有一腔热烈的新闻理想,永远充满动力,但不受器重,前途未见光明。

拧巴的一点是,身为黑人女性的她,选择在一家信奉白人至上主义的媒体工作。

洛拉——


Z世代自媒体创作者,推特粉丝量碾压《华盛顿邮报》,年轻人的意见领袖。

但受到了媒体圈的全方位鄙视。

她们有各自支持的候选人,但碍于职业的特殊性,并不会直接参与投票。

候选人的猛料接二连三。

随便拎出来一条,都能宣告候选人提前出局。

比如,涉嫌非法经营色情俱乐部…

比如,故意向公众隐瞒健康状况…

她们看好的候选人,随时有可能经历道德塌陷。

而每当这时,她们依然要秉持客观公正的职业态度,搜集事件细节,为民众还原真相。


在如此复杂多变的局面下,萨迪突然收到神秘人送来的一部手机。

对方扮演起线人角色,不断给出线索,引导萨迪揭露热门候选人的黑历史。


入局越深,风浪越大。

当萨迪亲眼目睹,呼声高涨的候选人因黑料和性别歧视而遗憾出局,反而是当选希望最小的候选人胜出。

她才意识到,线人的爆料是一个多重陷阱。


正奋力拼凑真相的萨迪,将面临权力与资本的围追堵截,事态渐趋失控…

她能全身而退吗?

《大巴上的女孩》于去年3月上线,共10集。

本剧改编自《纽约时代》记者Amy Chozick的畅销书《Chasing Hillary》,由梅莉莎·班诺伊、卡拉·古奇诺等人主演,豆瓣评分8.5。

Chasing Hillary: Ten Years, Two Presidential Campaigns, and One Intact Glass Ceiling

虽说讲的是职场和政治,但它并不是一部不苟言笑的正剧,轻松活泼的轻喜剧风格充满了对美国社会的戏谑和讽刺。

涉及到总统选举的部分,编剧把流程和内在逻辑写得深入浅出,极大地降低了观剧门槛,很多细节都能让人联想到刚过去的“川普秋招”…

剧中,四位主角没有一个工具人,每个主角都有相对完整丰满的故事线,人物弧光相当出彩。

她们对立过、争吵过、迟疑过,在一桩桩丑闻里,建立了既是竞争对手又是家人的特别感情…



国产职场剧——

一个总能平等创飞所有观众的剧种。

医生、律师、翻译、公关、谈判官、房产中介…

几乎每个职业都有关注。

但压根儿看不到多少有活人感的职业困境,统统走向一出出塑料感十足的“共浴爱河”。

图源:DT财经

《大巴上的女孩》里,四名记者也都有各自的感情线,但没有一条冗余,而是帮助角色实现自我成长的通道,可以作为“职场剧该不该谈请说爱”这个问题的参考答案…

1973年,蒂莫西·克劳斯创作的《大巴上的男孩》一经发售便登上畅销榜,书中讲述了一群为1972年美国总统选举奔波的男记者。

《大巴上的男孩》

不论是剧名还是故事,《大巴上的女孩》都像是该书跨越50年的社会回响…

在新闻媒体领域,男性从业者的话语权和机会显然要比女性大得多,尤其是像跟踪报道总统大选这样重要的工作。

即便闯入了舆论场的核心,她们依然要面对此起彼伏的职业困境,比如同工不同酬、歧视、贬低。

工作中,萨迪遇到了不欢而散的暧昧对象。

再次产生交集,让两人有机会重新审视过往矛盾,随着沟通的深入,两人旧情复燃。

但萨迪并不知道,此时对方已被候选人聘请为新闻发言人。

行业的第一条禁忌,就是与线人发生关系。

一夜情之事正巧被嫉妒萨迪的男同事得知,如果传出去,萨迪面临着被全行业封杀的命运。

思来想去,萨迪还是选择主动向上级坦白。


不出所料,萨迪被停职,一时间变成了威胁整个民主体系的罪人。

何以至此呢?

反观男记者,想睡谁就睡谁,永远不受规则所限,最后还功成名就,被奉为“英雄”。

而萨迪,完全不同的性质,轻易就被批成“祸乱朝政,罪不容诛”。

女性不常参与规则的制定,却总是被规则误杀。

从古至今,都是这样…


格蕾丝面临的困境,是那道永恒辩题——

事业和家庭,该作何取舍?

格蕾丝的繁忙十年如一日。

她必须绷紧神经,时刻保持一名资深记者该有的敏锐,往往一个电话就要飞向另一座城市。

这就导致格蕾丝与女儿的沟通总是滞后的。

一通通未接来电,一条条语音留言,在母女之间堆砌起一堵日益高厚的墙。


女儿抱怨格蕾丝,永远缺席自己的成长。

连月经棉条,都是父亲去买的。

在女儿眼中,格蕾丝的忙碌是对母职的玩忽,是对家庭责任的逃避。

格蕾丝被质疑:竞选比亲生孩子都重要?


但,理所应当的索取就是更亲密的爱吗?明明格蕾丝已经付出了很多,尽管与全职妈妈的标准还相差甚远。

她几十年笔耕不辍,为的是摆脱将来的讣告对自己的定义。

身为女性,她要冲破很多桎梏。

需要耗费比男人更多的心力,才能让主体性的身份写在母亲之前。

格蕾丝对女儿的唯一期待,就是不必活在任何人的期待中。


而与此同时,社会、家庭、职场,总会对女性有更多更高的期待,只不过这些期待大多数是建立在盘剥之上的。

比起称职的妈妈、职场女强人…

她们,更想成为自己。


剧中,洛拉遭受了大量异样的目光。

在推崇精英阶层、生产虚伪底层关怀的传统媒体从业者眼里,这位散漫的Z世代大脑空空,硬挤进严肃的新闻领域,目的是带货。

强大的社媒号召力,换不到一张入场券。

但新旧更迭,未来始终是年轻人的,她们对政治的看法和关注,就不重要吗?

事实上,正在消亡的纸媒为了吃口饱饭,也和社交媒体搞起了暧昧,洛拉植入的润滑油、护臀霜广告,是纸媒求之不得的长生不老药。


尤其在这个信息透明打骨折的时代,对于不严谨、不深挖的新闻而言,一篇微博求助帖的影响力很可能是碾压级别的。

越来越多的案例证明着。

舆论发酵,是解决问题的最高效途径。

这一喜忧参半的现象,有很多值得反思的地方…


网红——一个日渐沦为贬义词的称呼,轻松定义了洛拉的工作。

但洛拉的自我认识,是内容创作者。


她通过广告获取收益不假。

当她倾听年轻人的意见,用互联网的视角和逻辑凝视关乎民主体系、国家命运的大选时,却被无限矮化。

回看我们,缺乏优秀的内容创作者、优质的内容吗?答案是否定的。

我们需要的,是一片更肥沃的土壤。

让他们(它们)成长、开花、结果,不断蓬勃,成为精神富足的保障性食粮。

就这点而言,《大巴上的女孩》不仅发出了声响,而且掷地有声…

萨迪身上的孤勇感,让人看到很多新闻工作者未受干扰浸染的,那份使命感。


有句台词乌鸦印象深刻——

不是你选择生活,而是生活选择你。

从我有记忆起,我的梦想就是淌过生活这场漩涡,写下真正重要的文字…

遗憾的是,正如前文所写,这是一个追逐“正确”而非真相真理的时代,蠢货不是浑水摸鱼的人,反倒是兢兢业业、坚守原则的人。

上司对萨迪说,所剩无几的纸媒读者里,只有7%的人还愿意相信看到的东西。

哪里还有真相…


但萨迪始终坚持内心的看法——

身为记者,我们必须告诉这些读者,真相是什么。

尽管他们不愿意相信,尽管我们也不愿意相信。

其他三名女记者,也有同样的坚持。

这些表达,未免太过理想化。

对公平正义的呼唤从未停止,但公平正义却往相反的方向,越走越远,走成迷途…

探寻真相的心,真的分文不值吗?

即便是在这个失序、异化、衰落、全世界都是草台班子的时代,这段引领萨迪继续探寻真想的话,也依然受用——

我们让安逸的人受苦。

也让受苦的人得到安慰。

追寻事实,对抗恶龙。

找出真相,公之于众。

这比工作重要…



点击下方卡片关注我



点亮这个世界需要有人探寻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