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谈心社
网易新闻原创栏目《谈心社》,这是20多岁年轻人谈心的地方。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谈心社

每次想嘲笑万茜的时候,就去看看她

谈心社  · 公众号  ·  · 2024-07-12 12:04

正文

▣公号:宛央女子(ID:Apple1990-kun)

万茜最近又在风口浪尖。我发现了一个规律,就是每次万茜因为作品大出圈的时候,她的人生里总是会发生一些很有争议甚至会引发嘲笑的事情。最近是婚姻,上次浪姐翻红则是因为一场访谈,再之前是因为她在知乎上关于【明星不红有什么好处】的小作文:
“可以坐地铁……可以自由出入公众场合……可以随意出入菜市场砍价和挑挑拣拣……其实说这么多,无非就是自由,是隐私,是可以最大限度的接触人群和观察生活的百态。
尤其年岁渐长,沉淀得越来越厚实,对生活的理解越来越深,做演员才知道,这些都是财富,都是加持我们身上厚重感的东西,是我们在塑造一个角色时,必不可少的东西……只有对生活有更多的理解,对人生百态有更多的认识,热爱一切小小的快乐,记住或大或小的悲伤,才能将我们理解的生活一点一滴地渗透到角色身上。
总之,红有红的好处,不红,生活和时间就是我的财富。”
这篇小作文,放现在,大家一定会说万茜清醒,但在当时引来的却是相当大一部分人对万茜的嘲笑,认为万茜这是典型的不红心理,言语间隐藏的其实还是对红,对流量的嫉妒。

不知道该说什么好,我自己觉得万茜应该是真的更想做演员,对所谓流量没那么在意,所以每当她被群嘲时,我都想说,与其嘲笑万茜,不如去看看她的这部电影,如果看完了,你还是对这种踏踏实实演戏的女演员满是不屑的话,那对不起,有些好作品真的就和你没缘分。

这么多年来,万茜作为演员,一直是我心中的白月光(另一个是郝蕾),就是因为这部叫作《柳如是》的电影。
电影演什么?再容易理解不过:秦淮名妓柳如是的一生。对,就是那个“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的柳如是。

5岁起,便被家人卖入归家院学艺,如货物一样被人挑来拣去,半点由不得己。

说起来,总算可以有点选择的自由倒是在入教坊司为妓之后。
色艺俱佳的柳如是,初入风尘,便名声大噪,令无数男人拜倒在石榴裙下。人生风雨几时来,她没得挑,但至少她有了挑选男人的资格。

那个一开始被她挑中的男人叫陈子龙,由后来很红的冯绍峰饰演,不要因为冯绍峰而错过这部好电影,那时年轻稚嫩的冯绍峰还不油腻,是非常非常标准的清俊小生。

柳如是爱上他出口即诗篇的才华,不介意他在功名上的落魄,男才女貌的组合,完全是韦庄《思帝乡》里的旖旎风光:

“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欢爱盛极之时,柳如是还为陈子龙写下一首《男洛神赋》,极尽对他的夸耀。
可他们的后来,还是应了那句“总被无情弃。”
当柳如是为自己赎了身,决定从良嫁给陈子龙时,那个男人退缩了。是啊,欢场女子,在他们这些自视甚高的男人眼里,玩玩是可以的,恋爱也是可以的,娶回家那就要背上“自甘堕落”的骂名,为世人所不容了。
一生浮沉的柳如是不是不懂,她只是对自己的眼光还抱有期待,柳如是一生都学不会两个字:认命。
柳如是和陈子龙这段恋情的收场是:考取了功名的陈子龙,连谈恋爱也不愿意和柳如是谈了。他给柳如是的理由是,不方便带女人赴任。
柳如是接下了这个台阶,成熟女子的智慧是:永远不会让自己太尴尬。
伤,肯定是伤的。
但柳如是说自己从来不是顾影自怜的人。那个男人离弃她,那么她也选择离弃那个男人,将生活继续推进下去。

大名鼎鼎的钱谦益(秦汉饰演)在这个时候进入她的生活。

钱谦益这个人在历史上的评价很复杂(感兴趣地可以自行去了解),但说到才华学识,陈子龙连给他提鞋也不配,说到对女人的温厚和怜惜,陈子龙更是无法与之相提。
更难得的是,钱谦益对女性是尊重的,也是无偏见的,她特别能体谅柳如是这类女子的飘零之苦。之前,他对董小宛并无男女之情,但也会在董小宛最艰难时,为她搭把手。不管放在哪个时代,能共情女性命运的男人,都是稀缺品。
更何况,他现在面对的是他一直欣赏的柳如是。那个用一句“桃花得气美人中”撬开他心扉的柳如是。

即使时光过去这么多年,用最严苛的眼光去审视,恐怕也得承认柳如是这句“桃花得气美人中”写的是真好。
钱谦益和柳如是之间倒没多少客套,他对柳如是的承诺是:想给她安稳生活。

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他做到了,甚至何止安稳,柳如是在钱谦益这里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尊重、理解,以及浪漫有情趣等多少女人向往的高级情绪价值。
了解柳如是对才学的追求,钱谦益以她的名字新建了一座书室——我闻室。取如是我闻之意;

知柳如是对故乡的记忆唯有离家时那开满山道的九里香,他便为她种满了九里香。
那时候娶青楼女子,都是见不得人的事,仪式要挑在夜半无人时举行,电影中冒辟疆娶董小宛就有这样的凄楚感,但柳如是不乐意。
柳如是一生都锐意进取,要做个扬眉女子,受不了这种畏畏缩缩偷偷摸摸的嫁人。

那是一种内心对自己的极致认可:我,柳如是,从来不丢人。
钱谦益愿意满足她。于是他以“匹嫡”之礼,光明正大地娶了柳如是。什么是“匹嫡”之礼呢?电影中有给出解释:就是按娶大老婆娶正房来办。

当然一定会引起轩然大波,前来观礼的百姓大骂他们不要脸。可是,钱谦益不在乎。他把娶柳如是称作为“送尽平生百岁忧”。

这里要说明一点,请不要用现代人观念把柳如是视为破坏家庭的“小三”,因为当时的男人几乎都是三妻四妾。

所以柳如是她们在意的,并不是去争去抢什么正房名分,她们求的不过是被当作一个正常女子来看待。要的是万人唾骂中,那一点点的尊重。
我每次看这个电影,都特别为万茜这一段的演绎动容。她完完全全演绎出了一个女人被尊重后的扬眉吐气,又在一些不经意的表情里流露了青楼女子永远散不去的寂寞。

两个人的婚姻生活甚至可以用琴瑟和鸣来形容,达到了精神上的高度融洽。

一起饮酒作诗,品茶对琴,赏花钓鱼……
如果你觉得沈从文已经很会写情诗了,那么钱谦益的这一句情话恐怕没有几个女人能消受得了:

“我娶你来,不是让你来做家务事的。不想写诗不想读书不想操琴,你就听风看云晒太阳。”

说他们是另一种程度的李清照和赵明诚也没错。
甚至,连感情的拐点也是一样的。如果没有战争,李清照和赵明诚定然是最完美的伴侣,同样如果没有战争,钱谦益和柳如是则为神仙眷属。
可惜,个人命运的飘零往往和山河破碎相关。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