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在阿里成立18年之际,强调公司目标不是超越谁,不是成为巨型普通公司,而是超越地理界限、基于互联网的全球最大经济体之一
阿里巴巴集团成立18周年年会上,马云再次提出将阿里巴巴定义为经济体,而非公司。“阿里巴巴今天已经是一个经济体,从规模来讲已经是全世界第21大经济体。再过19年,我们希望能够打造全世界第5大经济体,”马云称。
马云在阿里巴巴集团成立18周年的年会上讲话。图/阿里巴巴提供
他指出,阿里巴巴从18人创始人拓展为54421名员工,来自70个不同的国家,在21个国家和地区有办事处。目前,阿里巴巴集团市值全球第六,但马云认为公司实力不能进入全球前十。而阿里的目标也不是超越谁,成为全球第三的公司,而是要成为全球第五大经济体。
马云认为,经济体和普通公司的差别是,公司以考虑自身利益为主,而经济体要担当社会责任。二者不是规模、利润的差别,而是担当和责任的差别。他希望,在阿里巴巴成为世界第五大经济体的时候,能为全世界解决1亿的就业机会,服务20亿消费者,为1000万家中小企业创造盈利平台。
在近半个小时的演讲中,马云强调“家国情怀”和“世界担当”,并称这是公司赢得尊重的关键。
在马云看来,未来5到10年,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处在非常关键的时刻,变革成为重要力量。而中国有14亿人口,巨大复杂的差异性使得变革变得非常得困难:“政府任何文件的下达未必一定能达到效果,除了政府的职能之外,商业企业也必须担当起推进社会进步的效应。在改革和变革的过程中,需要有市场的力量,有创新的力量,有技术推动的力量。而阿里巴巴必须担当起市场、创新以及技术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
过去两年,马云在公开场合多次提到的阿里巴巴集团战略重点包括国际化和农村。在被视为“成年礼”的年会上,马云再提国际化和农村,并指出将进一步加大技术投入:“未来的阿里要靠技术获得利润,不是靠市场规模赢得利润,未来的阿里要靠创新赢得市场,而不是靠预算赢得市场。”
马云反复告诫阿里巴巴员工,可以骄傲不要骄横,追求自我实现而非单纯的升职加薪。
■
附马云演讲全文(财新记者整理,略有删节)
我们要感谢这个时代、感谢互联网、感谢中国、感谢所有的同事,包括那些曾经在阿里巴巴工作过哪怕半个小时的人。
18年来变化最大的,是我们从18个人变成了截至昨晚54421名员工,来自70个不同的国家,我们在21个国家和地区有自己的办事处。以前创业的时候我们天天都开员工大会,现在开员工大会起码得筹备一年,搞得满城风雨。当年创业的时候,我们18人的创业团队讲总有一天,阿里巴巴会美女如云,良将如草。现在,阿里巴巴已经拥有了22000名“美女”和超过30000名“良将”。我为此感到特别骄傲。
当年我们有很多的梦想,早上在巴黎,下午在伦敦,晚上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吃完饭,但是现在发现这个理想也是灾难。我去年一年在空中飞了870个小时,但是去年一年,阿里人在空中总共飞了68万个小时,相当于77年的时间在空中,谢谢大家的付出。
18年以来我们最大的成就是拥有了大家,从18个人到了5.4万多人,我们最大的财富也是因为有了你们,我们最大的骄傲,最大的资产就是因为有了5.4万多名员工,以及以往为阿里巴巴做出点滴片刻贡献的人。
我们为什么要开年会,把大家聚集到一起,不是为了显示我们的成绩,彰显我们的实力,不是炫耀,我们做了多少事情。而是需要冷静的思考,我们需要反思,需要复盘,我们需要统一对外来的认识。因为我们已经18岁了,已经成人,客户和各界对我们的期待已经发生了变化。
我们所有人要清醒得认识到,今天的阿里巴巴的市值是全世界第六大公司,但绝不等于我们的实力进入了世界前十强。我们离那些伟大公司的路还非常遥远。我们绝对没有别人想象的那么强大,更没有别人想象的那么无所不能。
跟未来相比我们还是孩子,但和18年前相比,我们俨然是庞然大物。18岁的阿里和所有18岁的人会犯的错误、无知和狂妄,我们都有。但这正是我们今天聚在一起,需要思考,需要改变,需要迎接未来的挑战。
18年以前,我们18个人聚在一起,相信互联网,相信电子商务,相信我们合在一起一定能做些事情。之前我听人讲觉得很有道理,说:“绝大部分人是看见而相信,很少部分人是因为相信而看见”。过去的18年,阿里是因为相信才有今天。
18年之后,数万名员工再次聚集杭州,需要重新思考,我们为什么?有什么?需要去做什么?什么需要坚持?未来的路在哪里?
18年前我们看到的是机会,现在我们看到的是挑战。这个世界的挑战会越来越大,无论是政治、经济、文化、宗教,各种冲突加上技术的变革和社会的变革,在未来30年会非常之大。一直让我担心的是贫困、环境、疾病和不公平的问题会越来越突出。甚至由于技术的变革和发展,很多人会失去就业机会,就业必须寻找未来。
阿里巴巴今天有五万名员工,超过25000名工程师和科学家,我们拥有强大的技术能力和资源,客户,以及有一定影响力。我们要思考,面对未来的问题,我们应该做一些什么。因为我们拥有了别人没有的东西,这不仅仅是财富,更是责任。
让阿里巴巴坚持18年的是因为我们有理想主义,坚持理想主义使阿里巴巴走到了今天。我最担心的是我们的员工,看到自己拥有这一切的时候,忘却了理想主义。如果人没有了理想,这个人会活得非常无趣。而由人组成的组织失去了理想,一个公司失去了理想,就只是一部赚钱的机器。
这个世界上永远会有公司比我们更赚钱,永远有公司比我们模式更好,但是这个世界需要每一个人都非常明确知道自己有什么、要什么和想做什么。所以阿里巴巴可以失去一切,但是不能失去理想主义。
今天的阿里巴巴已经不是一家普通的公司,已经是一个经济体,一个新型的经济体。以前的经济体以地理位置界定:长三角经济体、珠三角经济体、加州经济体。但是今天在互联网上,正在诞生新的经济体。我们希望通过这个新的经济体,及其搭建的基础设施,让全世界的年轻人、中小企业能够做到全球买、全球卖、全球付、全球运和全球邮。我们希望能够让更多的发展中国家、中小企业和年轻人都能够分享自由贸易和全球化的快乐,尝试创业创新的快乐,享受技术进步的好处。
阿里巴巴今天已经是一个经济体,从规模来讲已经是全世界第21大经济体。但是未来的梦想再过19年,我们希望能够打造全世界第5大经济体。而第5大经济体,不是因为规模,而是责任,更是担当。我们希望为全世界解决1亿的就业机会,我们希望能够服务20亿的消费者,我们更希望能够为1000万家中小企业创造盈利的平台。
这个经济体创造的价值就是能够让世界经济更加普惠、共享,更加可持续发展,更加健康和快乐的成长。
经济体和普通公司有差别,公司以考虑自己利益为主,而经济体是要担当社会的责任。它不是规模的差别、不是利润的差别,而是担当和责任的差别。
未来5到10年,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处在非常关键的时刻。当然,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永远处于非常关键的时刻。世界必须改变今天去迎接未来,而变革是最痛苦的。今天在中国,14亿人口,巨大复杂的差异性使得变革变得非常得困难。政府任何文件的下达未必一定能达到效果,除了政府的职能之外,商业企业也必须担当起推进社会进步的责任。在改革和变革的过程中,需要有市场的力量,有创新的力量,有技术推动的力量。而阿里巴巴必须担当起市场、创新以及技术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
我们要成为各行各业发展推动的鲶鱼,18年前,我们的理想就是做一家让世界尊重的中国公司。那时候,我们想干嘛就可以干嘛,而今天,我们不能想干嘛就干嘛。因为我们必须考虑到时代、国家、社会和全球。因为我们拥有了别人没有的东西。
我们未来必须要有“家国情怀”和“世界担当”,必须考虑自己的家、考虑每个人的家,考虑这个社会,考虑这个国家,考虑世界的担当,阿里才会赢得尊重。
未来5到10年,我们不是要超越谁,也不是要当世界前三,而是要为未来解决问题,要为中小企业、为年轻人、为我们当年“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这个承诺去付诸于行动。这个世界没有大而不倒的企业,这是幻想,只有好而不倒。阿里巴巴不是要做大,而是要做好,做好最重要的标准是客户对我们的信任。
未来阿里巴巴将全力投入全球化、积极推进全球化。我们必须用全球的眼光看问题,必须用全球的能力、整合各方资源,解决社会、世界未来的问题。全球化势不可挡,我们不应该阻碍全球化,阿里巴巴有责任去完善全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