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网络贩售产品成为了风尚,“微商”一词应运而生。但也有这么一些不法分子,假借“微商”的名义干的却是不法勾当。日前,贵州警方通报破获一起涉及12.78亿资金的特大网络传销案。
△视频:打击“微商”传销
频频炫富,假借“微商”推销产品
今年3月份,贵州省铜仁市思南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执法人员在进行网络监察的过程中,发现微信中一位网名叫“红玫瑰”的网友,通过微信朋友圈视频,推销一款名为“妇宝宁”的产品,宣称能治疗女性疾病。同时还发布了大量的炫富视频、照片,煽动网友加入这款产品的网络销售。
为了查明该网友是否涉嫌传销,执法人员多次通过微信接触这名网友,终于获得了“红玫瑰”的信任,并参加了该组织的“家庭聚会”。
在所谓的家庭聚会上,活动发起人在众多新人面前,拿着数万现金现场点钞,并说明销售“妇宝宁”产品只有蝇头小利,另一套营销模式才能让参与者赚上大钱,那就是加入组织,通过发展下级“分销商”,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
每个人只要支付最低4030元的入会费,便成为公司会员。随着发展的会员越来越多,个人最高可获得现金奖励40万元。此外,公司还有对优秀员工“海外旅游”、“车房奖”的巨大奖励。
活动组织者还当场拿出返利资金现场发放给下线人员,并且现身说法告诉大家她在加入组织之后,短短几天便已经获利十万。
传销骨干幕后遥控,会员网站成案情突破口
初步确认了这是一个传销组织之后,3月29日,贵州铜仁警方随即立案对该传销组织成员构成、传销组织资金流向分别进行排查。随着调查的深入,办案人员发现,与以往传销组织不同的是,这个传销组织头目,竟是通过网络远程组织发展下线成员。
经过分析,办案人员决定加大网络线索的排查力度,并把传销组织建立的网站当成主要突破口。多次尝试后,警方通过技术手段突破了网站,并下载了网站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大量注册会员的实际身份信息和整个传销组织网络也随之浮出水面。
组织疯狂成长,四个月会员增长四倍
让办案人员吃惊的是,整个传销网络构架,如同蜘蛛网一般覆盖在中国大陆版图上,涉及全国所有省市,甚至境外。而且随着案件侦办时间的推移,加入这个网络的底层传销人员人数也在疯狂增长。3月份警方立案侦查时,网站上仅四万多会员,到了7月份时,网站会员人数已经增长到了二十万,短短四个月增长了四倍。
随着网络会员真实身份的逐一确认,一直隐藏在网络背后的传销组织的骨干成员构架也显露了出来,犯罪嫌疑人王某、郑某等十八名传销组织头目,在北京一家名为肽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里,以网络销售假冒的“妇宝宁”作为幌子,大肆发展非法网络传销活动。
在掌握了这些传销骨干的行动轨迹之后,警方五个行动小组分别在北京、黑龙江、河南、四川和贵州五个省份同步行动,将涉案的犯罪嫌疑人王某、郑某某等十八名犯罪嫌疑人一举抓获。
现场扣押冻结涉案资金4000余万元,扣押涉案车辆14辆,扣押涉案电脑60余台,查获传销产品上万件,银行卡500余张,各类首饰、名表、房产等涉案财物近亿元。自此,这起涉及全国所有省份及境外多地、涉案金额共计12.78亿、涉案人数6万余人的特大网络传销组织案成功告破。
在思南县公安局的证物存放室里,记者看到了这款名为“妇宝宁”的妇女内置药用丸剂,包装盒十分精美,并且标价580元一盒。但执法人员介绍,这个传销组织售卖的“妇宝宁”是三无产品,包装上五花八门的内容全是虚假信息,并且已经有消费者服用后,出现了不良反应。
在高额返利的利益驱使下,这些传销人员早就将良知放入了自己的盲区,不顾他人安危,只图自己利益。同时也提醒广大民众,对发展下线提成这样的传销活动一定要高度警惕。
打着“微商”名义搞网络传销,如何辨别?
近年来,网络传销违法活动日益突出,打着所谓“微商”“电商”“多层分销”“消费投资”“爱心互助”等名义从事传销活动屡见不鲜。
那么,怎样辨别你朋友圈里那些刷屏的人是微商还是传销呢?
据中国消费网介绍,当前网络传销主要有以下五种表现形式。
1.“电子商务”式。不法分子首先注册一个电子商务企业,再以此名义建立一个电子商务网站,并以“网购”“网络营销”“网络直购”等形式从事网络传销活动。
2.“免费获利”式。社会上出现不少“免费获利”“增值消费”式传销行为,宣称“消费不用花钱,免费购买商品”,“消费=存钱=免费”“消费满500返500”等,欺骗性强,诱惑力大,引起不少人的兴趣,最终上当受骗。
3.“网上创业”式。打着“一边上网娱乐,一边上网赚钱”、“吃着火锅刷着微博,月收入10万元”的宣传旗号。一些网络传销分子抓住年轻人急于创业、渴望成功的心理,以“在家创业”“网络创业”“网络资本运作”“网络投资”为诱饵,欺骗、引诱年轻人上当,从而达到发展会员进行网络传销的目的。
4.“网络博弈”式。以玩网络游戏、网上博彩为名,发展会员从事“游戏股票”“幸运博彩”等游戏充值卡业务,以直销奖、销售奖为诱饵发展下线。
5.“爱心互助”式。某些网站宣传一些有“特别功效”的生物保健品,宣称入会后就能便宜或返利,以此进行网络传销。
为了防止成为传销链条的一环,从上当受骗者成为参与传销的违法人员,损害个人信用和声誉,工商总局还提醒大家,应理性选择合法投资渠道,不要被所谓快速致富诱惑:
一方面应慎重寻找投资对象,选择网络加盟商、渠道商之前,不但应查询其登记注册、经营资质等基本信息,还应认真分析其利润来源,判断所谓高额回报是否符合正常经营规律;
另一方面,多方了解投资项目,对网上宣传的基金、股权、股票等,应通过证监、银监、工商等部门核实,了解国家对其是否设定准入门槛、有无限制性规定等。
来源:中国经济网(ID:ourcecn)、央视新闻(ID:cctvnewscenter)、中国消费网
本期编辑:田丰、范昊天
觉得不错,请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