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大飞码字
在国内知名互联网公司工作快十年了,平时喜欢思考一些事情,所以开个公众号跟大家分享一些想法。欢迎给我留言,我尽力回复。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大飞码字

知乎启动上市!腾讯,快手,百度都抢着入局,周源终于等到一个IPO

大飞码字  · 公众号  ·  · 2021-03-10 17:47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谢邀,人在美国,刚下飞机。”

知乎十年熬一汤,终于迎来了资本的狂欢盛宴。

就在美东时间2021年3月5日,知乎首次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了IPO申请,计划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代码为“ ZH ”。


在互联网的大家族中,较之于那些成立2~3年就成功上岸的时代宠儿,知乎的脚步似乎有点慢。

为了这场资本狂欢,知乎走了十年。


知乎诞生,创始人完成角色转变


1980年,周源出生于贵州的贵阳。

1999年那年,周源先后考取了成都理工大学计算机系以及东南大学软件工程专业硕士学位。

大学毕业后,他顺利地入职了上海一家软件公司,负责底层数据库开发的工作,从此走上了一条程序员之路。

原本以为,程序员这条路会一直走到他的35岁,但这份工作干了一年之后,周源渐渐发现,尽管自己很喜欢写代码,但这离他最初想开一家科技公司想法相去甚远。

2005年春节期间,周源有一天在老家路边等人。为了打发无聊,无意间买了一本杂志--《IT经理世界》,里面有篇报道讲述了很多改变未来商业世界的技术变量和改变的逻辑。

这让周源感到十分震撼。也是因为这篇文章,让周源知道,原来记者才是站在站在浪潮之巅,看潮流翻滚的人。

为了拉进与梦想的距离,于是,他毅然辞掉上海的工作,来到北京。

那一年,百度刚上市,李开复去了谷歌。周源也成为了《IT经理世界》杂志社的一名记者,成功实现了从程序员到记者角色的转变。

在杂志社当了两年记者后,周源渐渐发现,当一个记者可以发现、采访、写作和发表,但始终无法去验证,没有办法让自己变成让事情发生的人--程序员总是想做点什么改变世界。

这与他当初的想法不符。

这一次,他决定重新洗牌,寻找新的出路,寻找能把想法落地的途径。创业的念头,也渐渐涌现了出来。

于是,周源决定裸辞,去勇敢追梦。

2008年,周源开始人生的第一次创业尝试。他带领的团队,开发了一款叫“Meta 搜索”的管理软件。这款软件可用于帮助企业做搜索引擎广告投放使用。

但很不幸,由于没有融资,Meta搜索的现金流很快就出现了问题。在经过痛苦的挣扎后,公司还是无可避免地走向了“关门大吉”的命运。

周源的第一次创业,不得不宣告失败。

经过对这次失败经历的复盘,在几个月后,周源重整旗鼓,打算开启第二次创业。

周源想起曾经在无意间接触过一款海外名为Quora的产品。那时Quora的风暴席卷中国互联网,他曾经和朋友张亮合作开发过apple4.us网站。

而Quora让他眼前一亮。他发现行业牛人会跑到Quora上讲各种各样有趣的故事。

“是它了!”

灵光乍现之后,周源第二次创业的目标逐渐清晰--在国内做一个高质量的问答分享社区。

于是找上张亮以及曾经合作过的几个伙伴,一起来干一件大事--创办知乎。

他们很快就找到了一个天使投资人投资了150万人民币。

2010年底,在经过138天的筹备后,知乎终于进入内测阶段。

2011年,周源刚满31岁,“中国版Quora”知乎诞生--1月26日正式上线。

上线后,知乎上第一个的问题诞生了,但问题编号不是0,或 1,而是一串熟悉而又陌生的数字“ 19550224+1”。而这串数字,正是乔布斯的出生日期:1955年02月24日。

知乎最开始的时候,只邀请了200多位用户。例如,李开复、王兴、王小川、徐小平和马化腾等。他们在知乎发展的前40天里,曾为知乎创造下8000个问题和2万个回答的记录,并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保证了回答质量。

2013年4月,知乎开放注册。仅一年时间,用户翻了10倍,由40万增长至400万。

如今,十年的知乎,也从最初的小众精英聚集地,逐渐走向了大众化社交平台。


文火熬汤,融资历程回归



据招股书显示,知乎2020年总营收13.52亿 ,2019年营收6.71亿,同比增长101.7%,亏损收窄59.2%; 毛利为7.58亿,相比较2019年毛利3.12亿,同比增长142.7%。


两年账面亏损15亿!这...... 知乎一边亏损,一边上市?知乎,惊乎?


没错!因为知乎上市 被资本看好。


据获悉, 知乎 在申请上市前,至少经历过7轮融资,差不多是每年一轮的飞速节奏,被投资人抢着给钱, 融资金额累计超过8.8亿美元。


其中,不乏大量VC/PE和互联网巨头的捧场,包括创新工场、赛富投资、启明创投、腾讯投资、搜狗、今日资本、华兴资本、快手、百度等超10家知名VC/PE机构和互联网公司。

根据招股书显示,知乎IPO前,创新工场为第一大股东,持股为13.1%;第二大股东为腾讯,持股12.3%;启明创投、赛富投资次之,分别持股11.3%和9.3%;快手持股为8.3%;创始人周源持股为8.2%。


知乎获得了第一笔融资,来自于2011年创新工场的天使轮投资,随后资本纷纷争先入局,知乎开启了飞速融资的节奏。


知乎融资历史上最大的一笔,要数是2019年8月的F轮融资,共完成4.34亿美元的融资。

据说快手CEO宿华和知乎周源一起吃盒饭,差不多一小时,就敲定了投资;

李彦宏明知知乎是百度自家的竞品,还是要抢着入局,投资了知乎。


十年慢跑,终迎来资本狂欢


诞生于2011年的知乎,毫无疑问,仍然是中国最大的问答式在线社区。

据招股书显示,2020年第四季度,知乎的平均月活用户数达7570万,同比增长33%。

截至2020年12月31日,知乎累计拥有 4310 万内容创作者,已贡献 3 .53亿条内容,其中包括 3.15 亿个问答。

知乎自2016年正式启动商业化之后,随着商业版图的不断扩张,目前变现途径十分多样化,包括广告、付费会员、电商以及在线教育等。

其中,知乎最重要的收入来源仍然是广告。即使疫情之下,经济萎靡,但知乎似乎逆流而上,在2020年的线上广告收入达到8.43亿,同比增长46%。


在付费会员方面(盐选会员),在2020年第四季度,平均月付费会员更是达到300万......

1999 年的冬天,周源在成都到北京的火车上,跟别人谈起自己的理想。那个时候的他,准备一直写程序写到35岁,然后去研究天文。

一年多以前,在互联网逐步下沉的市场大环境下,知乎成功拿下了百度、快手的投资。

如今,已步入不惑之年的周源,文火熬汤,十年磨一剑,终于等到了一个IPO。

他曾说过:“找投资不仅是找钱,更是找队友,可以一起走得更远”。

现在,他们终于一起走到了美国纽交所的大门前。


最后


周源在全体信中表示,“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感谢团队的努力和付出,我们取得了阶段性的成绩。IPO将对我们提出更高的要求,期待我们成为更开放,更创新和更强大的公司。”

对于知乎来说,上市只是迈向新征程的开始。知乎上市后,又将会有怎样的新故事发生?

谢邀,知乎上市,“答案”请拭目以待。



推荐阅读:
要不要跳槽,看完就懂了
令无数打工人泪奔的一件事情

创业后的一些思考和感悟!

奋斗逼又来了!
程序员高薪盛宴背后:程序员正在消失?
大厂的学历歧视?你关心的学历问题都在这里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