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吴越。
作者授权早读课发表,转载请联系作者。
微信公众号:三节课(ID:sanjieke)。本文由三节课联合早读课共同发布。
编辑:Juvae
欢迎到早读课投稿,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2016年12月,三节课在微信公众平台发起了一场针对2016年度中国互联网从业者生存现状的大调查。经过两个多星期的时间,我们一共回收了一共3780份完整的问卷。
根据问卷里的所有回答,我们整理出了一份
《2016中国互联网从业者生存现状报告》
(下载链接见文末)。
和其他同类型的行业报告相比,这份报告最大的特点在于,
文中所有的数据都来自于互联网一线从业者自身的感知和反馈。
我们认为,相比公司年报或者咨询公司的第三方报告,来自互联网一线从业者自己的声音,或许能够帮助我们从一个不同的视角认知互联网。
在这个视角中,我们更加关注互联网“人”,我们的过去、现状、面临的问题和困惑、还有未来的一些可能。
在下文中,我们整理出了报告的10大亮点,它们包括:
-
什么类型的互联网人薪资更高?
-
互联网人真的是跳槽狂魔吗?
-
北京的风口倒了,下一个风口在杭州?
-
大数据行业要火?
-
如果进不了/不想去BAT等等巨头的话,哪种规模的互联网公司是最佳选择?
-
产品经理到底是不是每个公司的“那个背锅侠”?
-
运营最重要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
互联网行业是否存在性别歧视?
-
互联网人如何才能早日脱单?
-
缺乏引导和学习正成为互联网人工作中的一大难题。
感谢问卷的所有参与者,3780位不知姓名的互联网小伙伴们。同时,感谢3w互联网深度精选 ( ID : studywww ) 、互联网er的早读课( ID : zaoduke ) 、姑婆那些事儿( ID : gupo520) 、鸟哥笔记( ID : niaoge8 ) 、互联网分析沙龙( ID : techxue )对本次调查的支持。是你们,使这份报告成为可能。
从总体来看,互联网人薪酬的中位数落在5k到10k这个范围内。只有14%的互联网人拿到了超过15k的高薪,依然有20%的互联网人月薪不到5k。
但令人欣慰的是,随着工作年限的增加,互联网人的薪资大幅提高,工龄超过5岁的互联网人平均薪资15k。
根据调查,我们发现高薪资的互联网人都具有以下这么几个主要特征:
互联网人员流动快,一年一跳几乎成为常态。
在调查中,超过六成的互联网人有在近六个月中跳槽的打算
。只不过,其中一大半处于“想跳槽,而又不敢轻举妄动”的状态,只有27%的互联网人已经为跳槽大计做好了准备,并打算付诸实施。
什么时候跳?工作1年以下的互联网人一般还没想好究竟是跳槽还是不跳,而工作1-3年的互联网人跳槽意愿最高。
除去工资太低、不开心等等常见原因外,我们还发现了两个跳槽的重要原因:
互联网行业是一个高度集中在一线大城市的行业
。北上广深杭承包了全互联网3/4的从业者,其中北京一座城市就容纳了全网36.7%的从业者。
但再仔细从总体观感、人员流通、薪资以及个人成长四个维度仔细分析各大城市的数据,我们却惊讶地发现,
杭州似乎才是那个最值得被看好的互联网城市
?
杭州的小伙伴对待互联网大环境态度最乐观
。1/4的杭州互联网人“感觉自己正坐在风口上分分钟要上天”。而在同项调查中,只有11%的北京互联网人表达了同样的看法,是各大城市中比例最低的。
关于公司的发展态势,也是杭州人民给出了最高分
!将近6成的杭州人民给出了正面评价,远远超过了其他城市。
在今年找工作/换工作的难易程度上,也是杭州互联网人态度最乐观
,北京互联网人态度最悲观。
57%的杭州互联网人表示公司正在招募更多的新员工,是各个城市中最高的。
工资上,杭州互联网人在高薪段(15k+)的人数比例仅次于帝都
。超过17%的互联网人拿到了15k以上的薪资。
并且超过半数的杭州互联网人的薪资在过去一年中大幅增长(10%+)。
杭州互联网人觉得自己过去一年成长最大。
在各大城市的对比中,杭州人幸福指数最高。
看到这里,是不是对杭州非常动心?哦对,但当然,
杭州也是加班最疯狂的城市
。微笑。
看完了城市我们再来看看细分行业。同样是从总体观感、人员流通、薪资以及个人成长这四个维度分析,
大数据行业堪称2016年的明星行业
。
大数据行业的从业者们最感觉自己正处于风口上分分钟要上天。
比较来看,大数据行业的从业者们认为公司发展良好的比例也最高。
从人员的流入上来看,大数据公司今年招了更多新员工。
从人员的流出上来看, 大数据行业的互联网人跳槽意愿最低。
大数据行业从业者的薪资位居前列。
大数据行业从业者今年的薪资增幅也是最大的。
大数据行业的互联网人觉得自己成长最大。
大数据行业的互联网人在公司内部最有人引导。
大数据行业的互联网人幸福指数最高。
5. 如果进不了/不想去BAT等等巨头的话,哪种规模的互联网公司是最佳选择?
50-200人的中型互联网公司或成最佳选择。
提及互联网,必然BAT,然而其实中小企业也许机会更多。根据调查,
中小互联网企业(200人以下)提供了六成的互联网就业岗位。
从总体观感来看,随着“互联网下半场”的到来,50人以下的初创型互联网公司由于规模小、抗压能力强,最自感生存日益艰难。
而50-200人的中型互联网公司,具备了一定的抗压能力和发展势能,则自我感觉较为良好
。
从员工变动情况来看,50人以下的小公司招人比例最低,
而50人-200人的中型公司招人比例最高
。员工的流动情况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公司的发展现状。
从薪资来看,50人以下的小公司工资最低,加薪比例也最低;
而50人-200人的中型公司舍得高薪招人,也舍得给老员工加薪。
从个人成长来看,50人-200人的中型公司的互联网人感觉自己成长最快,幸福指数最高。
6. 产品经理到底是不是每个公司的“那个背锅侠”?
是。
每10个产品经理中,就有1个认为,背锅也是自己工作的主要组成部分。 关爱产品狗,从我做起。
哈哈,开玩笑的啦。虽然产品经理常常被认为是一个关于宏观思考和大方向把控的“玄学”,
然而落到日常工作中,产品经理的日常工作还是以大量重复的技术性工作为主。一个典型的产品经理的日常主要工作包括:画原型(46.7%的产品经理选择了此项,下同),讨论方案(37.9%),写文档(35.9%),以及管理需求(34.8%)。
内容。
做内容正在成为互联网运营最主要的工作
。超过40%的运营同学认为,写文案是他们日常的最主要工作。能够写出一手好内容的优势和重要性愈发凸显。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在渠道为王的时代,渠道推广曾经是运营的主要工作。而在2016年,只有14.5%的运营同学表示,他们日常的主要工作内容中包括渠道推广(包括SEO,SEM)。
正如我们在《运营简史:互联网运营的20年发展与演变》一文里概括的那样:“
内容的价值正在回归
。”2016年中整个互联网世界里“内容付费”、“知识变现”、“网红经济”等概念的火热可以证明这一点。调查问卷中反映出的,互联网运营从业者日常主要工作重心的变更,则是另一个证明。